徐巧玲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培养小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通过教学手段的调整与教学内容的创新,让小学中年级学生建立全新的数学学习观念。有利于其个人数学学习习惯的改变,也能创新学习模式,促进数学教育改革成果丰富。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年级;素养;能力;实践
前言:
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少。如怎样改变教学模式,设置什么样的学科创新发展方向等。创新的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促进学生个人能力提高,也是改革问题。从学生数学素养入手,将内容与方式对准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才能推进素养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关注数感培养,提升数学素养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小学低年级是重点,但数感的形成,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个人数学学习能力提高也至关重要。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数感培养的重要性。只顾着讲解知识,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解题,提高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对数字、数量等对应的数量关系有基本认知。像组织学生调查:“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远?你到学校大约要多长时间?教室面积多大?”等这样的问题,就与数感有着密切关系。数感,对个人的生活、思想有直接影响,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影响。可以说,数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很多学生在入小学之前就学习了数,知识很多数字,但这些数字大多来源于生活经验。他们对数字的认识相对肤浅,并不了解数字的内涵。在讲解有关于数字的内容时,教师要通过现象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数的意义与其对应现实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感。
比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提供一张正方形的纸,并引导学生将其看成“1”。让学生思考,如何在上面表示出1/10。这样的数学意义,可以用什么样的数字来表示,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理解“0.1”的实际意义。在讲解“大数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我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看“1个人”、“10个人”、“100个人”、“1000个人”、“10000个人”的图片,通过视觉感觉,了解数字之间的不同,了解大数对应的现实情况。培養中年级学生的数感,能够刺激他们的数学想象力。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好地想象,衡量问题的轻重,提升问题解决方式的实效性与可行性。
二、培养符号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学科不易学,是很多小学生共同的想法。之所以难,是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特点不符。数学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公式、定理,其中有许多数学符号。这些符号对于数学来说是特有的,它既是数学的语言,也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数学的方法。数学符号在数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意识,是减弱数学学习难度的有效方式。符号化思维,便是数学式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符号表达出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培养符号意识,需要老师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符号与数学现象的联系,引入生活中的符号,让学生了解符号的价值。
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生看到厕所的符号会马上反应到对应的内容,看到公交车站的符号,可以快速对应上实际。数学中的符号与生活中的符号意义相同,像在学习“加法运算律”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算式,发现其中的规律,推导出加法运算律。并用“a、b、c”这样的字母和“+,=”这样的符号去表达普遍规律。通过多个算式的罗列,让学生意识到“a、b、c”这样的字母其实代替的是任意一个数字,了解“+,=”这样的符号代替的是一种运算规则,数学符号就不再抽象,而成为数学学习越来越方便的工具。让学生正确对待数学符号,认可符号在学科中的存在价值,并积极使用,欣然接受,才能让其数学素养水平快速提高。
三、关注空间理念,提升数学素养
空间理念的培养,是让学生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的前提。强硬记忆空间概念,是不能真正解决学习问题的。在教学中,老师不能只将现有的理论告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强硬使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起探究知识的来源,一起探究数学定理的产生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感受空间概念,形成空间理念,才能切实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数学素养方面的提高。
比如在我在教学“平移”这一节内容时,我要引导学生了解并认知平移现象,理解平移的本质和平移的相关概念,能够利用平移图分辨现象,了解平移的特征。这一节内容的动手操作价值较大,因此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欣赏存在平移现象的图片,发现平移前与平移后图片之间的关系,认识平移现象。然后我给学生分组,并给每组提供同样的素材,一张较大的方格图,和一些彩色的元素,如:草、车、房子、云朵、人、狗等。将这些元素统一排放在方格图的左侧,让学生用平移的方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图片。在移动过程中,学生更加理解了平移现象。再让学生用形如“将云朵向上平移几格,将车向右平移几格”等数学语言去描述自己的操作,不仅让自己的思路清晰,也帮助听者理清数学知识中所包括的逻辑。着眼于数学素养,关注多方面能力提升,才能让数学学习更有乐趣,更有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丰富,不仅要提高教学水平,还要更多考虑学生的需求。从学生个人需求入手,推进中年级教学改革,让数学理念和思想走进课堂,才能让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成为可实现目标,为学生个人数学能力的提高而服务。
参考文献:
[1]袁宏芳.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J].魅力中国,2019 (25):57.
[2]曹传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魅力中国,2019 (49):411-412.
[3]钟圆.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 (1):168.
[4]查静.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 (1):27.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