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的展览传播

2020-05-11 13:45赵寒琪
神州·上旬刊 2020年5期

摘要: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推动作用,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带来了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对科技的认识,也不只是从理性的工具角度,科技本身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物质环境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对文化的接受和吸收产生了新的要求。接收美的方式变得多样、具体和直观,传统的被动性接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审美接受的诉求。多种新媒介正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多变的魅力影响着如今的传播形式。

关键词:新媒体展览;媒介传播;大众审美

近年来,国内的多媒体艺术展层出不穷,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当北宋画家张择端完成《清明上河图》时,一定没想到,在几千年后,它会以数字形态展示和传播开来。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清明上河图3.0》展演对外开放4个月,累计观展人数已突破100万人次。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化之所以得到高度的认可和传播,究其根本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这件作品内容是对当时社会生活场景的反应,本身具备影像记录的功能。然而不是所有中国画都以记录场景为出发点,创造性的、主观的、有强烈个性化特征的内容怎样以数字化形式准确的传达艺术信息,我们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在新媒体时代传承中国文化?

一、媒介艺术与传播主题

以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社主办的“不忘初心·致敬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品展”为例。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华儿女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征程,昂首迈入了新时代。本次展览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媒体呈现的一次探索。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及其在新时代的社会性,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1.艺术作品的社会性

艺术是对生活的反应,也是表现当前社会文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中国画在延续传统文人思想结构的同时反应当下艺术家社会性的一面。展览邀请与新中国70年发展同行的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注他们对文化、艺术和社会的思考,传达社会发展与文化、艺术的相互作用,展现70年历史进程。

2.展览线索的叙事性

展览以叙事性为本体展开讲述。从新中国70年岁月中选取17件重大历史事件贯穿,包括国旗国徽的设计、开国大典、五四宪法、两弹一星、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北京奥运会、“一带一路”倡议、雄安新区等。这些大事件按照情节逻辑安排在观展线路中,随媒介表现手法发生变化。展览与观众的联系,正是通过这些时间脉络上的叙事语言传达的,多种媒体技术的特性赋予观众足够的空间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依时间顺序展示的艺术品与叙事性的主题共同作用,记录下一个个重要时刻,为新中国发展变化留下鲜明的历史印记,更形成新时代的文化品格。

二、媒介手段与展览形式

自古文人多傲骨,中国画是小众的、具有文化阶级特性的,曾是精英文化的象征,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活跃在特定领域。展览为大众服务,相比于过去艺术家作为展览的主要生产力,如今借助新媒体,艺术作品、展览方式与展陈设计等均成为展览传播的重要推动力。在视觉文化背景下,艺术展的展览体制已经发生改变,艺术品的欣赏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1.艺术作品的文化性

艺术作品的文化性体现在有人类劳动和智慧凝聚其中。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承载了艺术家的经历、思想、文化,也反应了当下社会的进程。在展览前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挖掘作品背后的信息和故事,能够体现展览的深度和广度。新媒体手段使蕴含在作品内的文化和社会历史信息浮上水面,更容易被大众看到,起强调和延展作用。但新媒体无法复制作品所蕴含的所有信息,也无法代替原作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所以在把艺术作品信息化之前,准确的把握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作品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是进行新媒体探索的根基。

2.信息化创作

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展览展示体验中,对于丰富展陈形式、诠释展陈内容、增加观众体验,起到巨大的作用。本次展览借助信息技术发展进行媒介语言的整合,使传统文化得到重塑,为艺术作品赋予新的力量。我们把这些作品数码采集后,进行新媒体的二次创作,以多元的视角对作品艺术信息进行动画性探索,并配以声音、光影等辅助手段,从早期静态展示的视觉信息传递向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人体感知信息传递发展,构建一个从单向展陈向沉浸式全方位展陈发展的场景,使每一幅作品以新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和作品独有的艺术性格。

3.形式共生

本次展览实现了传统展览形式与新媒体形式共生的结果。新媒体作品中云的穿行、鹰的翱翔、水的流动,人的嬉闹,都可在原作中寻找到定格的一瞬。观者不仅能近距离端详原作的静谧深沉,更配以声光电的酣畅淋漓。70载光阴流动和新时代社会变迁,亦动亦静,形成时间与空间交替变化的思维错觉,赋予传统艺术作品以新生,使人置身其境、身在画中。

三、互动与体验

1.互动的意义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性之一。体验媒介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创造感官体验及情感认同的可能性,以此来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力,改变以往单向的美学传播行为。使大众观者能直观的体验美并参与其中,即时作出反应,使观展过程中达成传递、反馈、回应、再接受传递的循环。观众不仅在展品外观看展览形式,还可以进入作品中,参与作品呈现效果。展览与观众之间进行积极的双向交流,形成了不断互通信息的过程,这个相互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大于接收到的信息本身。

2.互动的局限

在数字技术革命中,互动媒介也有其局限性。由于新媒介展示通常选用多种视角,交互设计、影片播放与时间脉络等集合展示,导致观众观看顺序、时长都不一致,最终接受的信息也可能是跳跃式的、碎片化的。因而保存传统展陈设计优势的基础上,适时、适度的融入新媒介与互动媒介,使之与传统媒介形成化学反应而不只是相加关系,得到全新的接收结果,才是互动的根本。

四、新时代媒体传播

英国吉莉恩·罗斯曾在《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一书中讲到,“数字影响的本质正在改变当代的视觉性。”数字化为展览提供了多种传播方式。通过网站、社交平臺或专属app,观者可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也有了沟通交流的新渠道。

1.线上展览

线上展览是对实体展览时间和空间的补充,能够展现展品更多的文化信息,使观者对艺术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展品资源的开放和共享程度。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接触和欣赏到展品、观看展览。同时也提供了双向互动机制,可根据观者的访问时间、访问习惯进行数据分析,对展览受众、展品关注度等进行研究,及时调整云观展的细节和服务。数字观展的目的是实现观展人群从专业人士到普通公众的结构性转变;从深入探索到包含普遍审美培养在内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人们提供更容易、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

2.审美教育

在后现代思潮中,不少思想家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他们认为“日常生活”单调、刻板、重复、无趣,只有“艺术”能承担“救赎”的使命,弥合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列斐伏尔说:“让生活变成一件艺术品”。

展览承载了艺术教育的职能。传统文化欣赏从某种意义上打破了束之高阁的形象,更加频繁的与大众与社会联系、交流。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互相融合中,传统文化的展示不代表需要背弃深度探索的初衷去迎合大众最基本的娱乐、消费需求。平衡大众娱乐与艺术探索,有效把控展览的质量,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大众审美的提升。

当下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崇德尚艺”是对美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德”“艺”作为重要的美育精神,在当前社会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美育不仅仅是让大众懂艺术,还要让他们拥有美的心灵和美的修养。使大众以审美的态度、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自然、社会、自身、他人,让更多的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林崇华,杨井芝.叙事性展陈空间设计的叙事本体探究[J].艺术与设计,2019 (11):42-44.

[2]夏颖翀.博物馆数字媒体展陈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思考[J].美术观察,2019 (10):80-81.

[3]单晔.新媒体时代博物馆陈展互动探析[J].大眾文艺,2019 (5):41.

[4]牟婷箐.经典与体验——沉浸式展览视觉模式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9.

[5]杭间.设计的善意[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赵寒琪(1985.12-)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研究方向:美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