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脱贫攻坚的价值蕴含

2020-05-11 05:55许静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滩区菏泽市菏泽

许静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提出了“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的明确要求,菏泽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在工作中勇于创新, 不断探索创新脱贫攻坚的思路和办法,走出了一条具有菏泽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自2014年以菏泽来累计减贫170多万人,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我国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分析总结菏泽脱贫攻坚的价值蕴含,对于提振士气、坚定信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菏泽的脱贫攻坚实践,以及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菏泽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实施企业家认领贫困村、“两代表一委员”认领贫困户、爱心人士认领留守儿童和贫困生、志愿者认领孤寡老人为主的“四认领”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身心投身到扶贫事业中。

1、“两代表一委员”主动参与。菏泽市积极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广泛开展“扶危济困、奉献爱心”助推扶贫活动,认领贫困户结对帮扶。“两代表一委员”帶头参与、主动投入各类帮扶活动,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通过联村联户、结对帮扶、捐资助困、兴水修路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扶贫工作。

2、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大力开展村企挂钩,集中组织帮扶企业与贫困户共同分析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帮扶需求,以及各企业的经营优势,进行双向选择、有效对接、“强强结合”,提高了企业参与社会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3、社会组织爱心助力。菏泽市精心打造扶贫公益品牌,不断完善扶贫信息服务,大力发展扶贫志愿者组织,构建志愿者服务网络,实施扶贫志愿者扶贫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志愿者组织、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员、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农村留守人员、老年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按照“结对+接力”的模式,结对帮扶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提供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心愿达成、学业辅导和感受城市等服务,实现和贫困家庭的高校学生、重病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特困人群“点对点”的精准帮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

4、爱心人士回报社会。开展社会扶贫行动,是为广大爱心人士建功立业回报社会搭建的重要平台。几年来,菏泽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秉承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等精神,与党和政府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积极开展回馈行动,大力回报社会支持,充分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初心体现

1、脱贫攻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菏泽市脱贫攻坚战,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体现使命所在。

2、脱贫攻坚是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的现实需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菏泽市创建“双向承诺”机制。针对部分贫困村、贫困户存在着安于贫困的宿命心理、面对困境的悲观心理、等靠要的懒惰心理等情况,创立了精准扶贫帮扶到村、到户的双向承诺机制。先后选派1569名第一书记、1780个驻村工作队、9万余名驻村干部和责任人进村入户开展帮扶,4.9万名干部与22万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到户双向承诺书。“双向承诺”机制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鼓起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勇气和信念,树立早日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菏泽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具体体现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1014.6万。菏泽市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场,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会、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等先后在菏泽召开,山东省脱贫攻坚现场会连续四年在菏泽召开。在菏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体现了菏泽干部、菏泽人的创新、担当精神。

1、探索“扶贫车间”脱贫新平台。创办“扶贫车间”,让群众忙时务农闲时务工, 探索出富有菏泽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径,实现了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破解了脱贫“没门路”的难题。扶贫车间源自菏泽市基层扶贫干部群众的探索,这一模式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扶贫车间也成为当地外出务工群众返乡创业、回馈家乡的平台。目前,菏泽市已建成扶贫车间3063个,截止2019年底,累计带动26526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为了让“扶贫车间”模式持续健康发展,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由1.0版升级到4.0版,确保群众顺利脱贫。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于2015年、2017年先后两次到菏泽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对菏泽市编制扶贫地图、建设扶贫车间、推行双向承诺机制、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扶贫车间”的做法被列入学习案例之一,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推广;参与编写的《全国扶贫车间工作指南》和《山东省扶贫车间标准》,为全国、全省全面推广扶贫车间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2、电商扶贫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积极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近几年,菏泽市农村电商和“为村”平台建设工作走到了全国前列。在做大做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创业致富思维转变,提高贫困人口电商创业就业能力,初步探索出一条推动贫困村转型发展、贫困户致富增收的电商扶贫新路子。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共有307个村成为淘宝村,带动48万人就业。其中57个省定贫困村发展成为淘宝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8月29日-31日,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山东惠民举行,菏泽市曹县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学平在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菏泽经验”。孙庄在孙学平的带领下,努力发展电商,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从2014年至今,全村无一个青少年失足犯罪、全村无一名留守儿童、无一名空巢老人,成为一个令人称道的“三无”村庄。

3、滩区迁建实现滩区群众“安居梦”。2017年,山东省提出用3年时间,通过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等五种方式,全面完成60多万滩区群众的迁建任务。菏泽市是黄河入鲁第一市,境内共有黄河滩区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居住14.7万人。滩区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能力受限,让滩区贫困群众住上安全的房子、能有稳定的收入成为菏泽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菏泽坚持边迁建、边脱贫,立足滩区资源,推动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带、黄河文化旅游区、休闲农业示范区,确保滩区群众既可以安得住,又可以能发展、能致富。目前菏泽28个村台的淤筑工作已全部完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更加需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下一步要理清工作思路,继续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为了菏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作者单位:274000中共菏泽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滩区菏泽市菏泽
清代黄河滩区治理与区域社会研究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捉迷藏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Leadership Change: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
黄河下游滩区社会经济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