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嘉慧
著名语文教育家孙绍振先生说:文本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矛盾作为客观存在,形成了文本的独特张力,使文本更具独特性和魅力。教材中的文本往往存在一些矛盾,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理解矛盾存在的意义,用“矛盾探析法”,带领学生寻找矛盾,探索矛盾背后的深意,并用它来创建问题,可以使阅读教学逐渐走向精准,有效培养学生思考力,加快提高教学效力。
一、于“自我矛盾”中探析现实背后的事实真相
所谓“自我矛盾”,是指文章中主人公表现出的言行举止,或前后矛盾、或令人匪夷所思、或与其本来个性出现偏差……如同在很多经典电影里,都会有类似的“经典自我矛盾桥段”出现,以调动观众的感官兴趣,激发探究兴趣。
孙绍振先生说:“所谓文本的阅读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只有把文本当中“自我矛盾”的原因揭示出来,进入形象深层的理解中,才能收获不一般的阅读效果。纵览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許多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会出现“自我矛盾”的状态,为的是把事实真相掩藏在文字的背后,达到更深层次的和谐统一和境界提升。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发现和把握课文中的矛盾,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多走几步,破解语言中的密码,从而打开阅读教学智慧的大门,准确深刻理解文本的真谛。
例如,笔者在教授朱自清的经典作品《背影》的时候,就发现处处体现着父亲矛盾背后的深沉的父爱,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理解那“言行不一”的父爱,教学镜头如下:
生:老师,我觉得父亲的信中好像在说谎。
师(表现出兴趣):咦?真的吗?这么经典的文章里的父亲,怎么会说谎呢?你说说看。
生:信里开始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既然“身体平安”,正常我们都会认为身体没有大碍,可是膀子疼痛厉害,甚至到了连筷子和笔这样轻巧的物体都拿捏不便的地步,可见,已是病入膏肓。之后,他又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所谓“大去”再一次证明了生命已经走向尽头。他的信中说的话,前后矛盾。
师:你读文章很细致。那么,你想,既然父亲已经病入膏肓,他为什么还要说自己“身体平安”呢?
生抢着答:因为父亲不想让儿子为他担心,隐瞒了实情。
师:既然打算隐瞒,为何后面又告诉他“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呢?
生沉默。
师补充背景知识,PPT呈现: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激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2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主动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生:原来父亲很想在临死前,缓解自己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再见儿子一面,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担忧,一方面又很想他回来看看,情感矛盾着,所以才出现了信中前后矛盾的言语。
师:你读到了语言自我矛盾背后的真相和深情,请大家看看文章之后还有没有类似的“自我矛盾”的表现?
生1:我发现文中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里看来对于父亲而言,事情还没那么糟糕,未来还有希望。可是当时的事实是“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不仅有“丧母之痛”,还有“失业之苦”,家庭经济的拮据。父亲压力之大、心情之痛苦,可想而知。矛盾的话语,却是对我的关爱,希望压力都让他自己一个人承担,这是一种深沉的父爱。
生2:父亲处理家事,其实很忙,且我也不小了,但他还是要送我,文中说“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可见父亲,还是担心别人照顾儿子不够细心、妥帖。“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又一次前后矛盾,还是父爱胜过一切。
生3:家里不是拮据吗?父亲的衣着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但是作者是“紫毛大衣”,这里也矛盾。据记载,“我”的外套是“紫毛(猫皮)、水獭领”。我父亲为“我”做了这件外套,且花了点功夫。面对这样一个经济拮据的情况,父亲仍然要这样做,父爱不言而喻。
师小结:《背影》是一篇至爱至情的佳作,其表达的至爱之情充盈在字里行间,尤其是文章的矛盾处。希望同学们掌握“矛盾探析法”,也能像这样走进其他文本的深处。
在文中出现自我矛盾的不只是《背影》,还有《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点,王君老师在其《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里早有提及。而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也提出了类似的疑惑:
师:同学们,关于于勒,你们有什么疑问没有?
生:老师,你觉得于勒真的在那边赚到钱了吗?
师:这个问题可把老师难住了!我们只能去文章中寻找证据,其他同学,你们认为呢?
生炸开了锅。
生1:这封信里有证据,他自我矛盾了。
生2:是的,我发现了!于勒一开始说他的生意不错,后来又说“等我发财了再回哈佛尔”,并说“希望不远”。这就是矛盾,我们可以看出他根本没有发财。
生3:他为什么会去长期旅行?他不是生意很好吗?生意很好哪里有时间进行长期旅行呢?他不要生意了吗?这个举止很奇怪呀!
生4:就算是旅行,为何会“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呢?旅行不是很轻松吗?也可以写信呀!
生5:又说是长期旅行可见时间很长,又说是“我希望为期不远”,这不是自我矛盾吗?
师小结:大家都发现这封信多处“自我矛盾”,凡是矛盾,必有隐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究这样的一个于勒,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写出了一封处处矛盾的家书。请大家再一次朗读书信。
可见,经典文本大都不是浅显到一望即知,看似普通的文字背后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备课时,我们要擦亮眼睛,找出人物的自我矛盾,读出文本应有的深度。
二、于“对话矛盾”中探析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所谓“对话矛盾”,是指人物语言对话中,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对话矛盾往往分布在文本的不同地方,教学时,我们可以整合这些对话矛盾,升华文本主题,使教学系统的各个部分形成有机的整体,相互渗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力。
笔者在参加片段教学赛课的时候,就选择了《老王》这篇课文的一个点——《于对话矛盾中见真情——品读<老王>中的对话语言》切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附录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老王有了初步的印象,尤其是很多同学关注到了文章中的语言对话。文中出现了六次对话,而且基本上都是一问一答,虽然每一句表面似乎都合情合理,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回答都不是按照提问的思路来的,这就形成了一种答非所问的“对话矛盾”的现象,请同学们去找出矛盾所在,提出问题,仔细品读文字背后的深意。
生1:文中作者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这里答非所问了,应该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呀!
生2: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们一般说“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老王“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那里充其量就是他的栖身之所而已,不仅生活窘迫,还没有家人。
生3:有一个地方特别打动我,老王帮我把钱钟书扶下车时,却坚决不肯拿钱。作者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按照常理,我要给老王钱,老王的回答可能会说“钱先生是个好人,平日里对我这么好。他生病了,我免费送他去医院是应该的”,可是他没有。这里令我很疑惑。
师:那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来看看当时的背景(PPT呈现):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妻子背叛丈夫,儿女背叛父母,连杨绛的女儿要回去看望父母,也要先贴大字报,说我跟钱钟书、杨绛思想上彻底划清界限。
师:可是,这个时候老王却不管这些,还问杨绛有没有钱,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善良、真诚、淳朴。
师过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瓶香油和一二十个鸡蛋是多么珍贵的食物!对于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苦命人而言,这些简直就是救命的灵丹妙药!善良的他却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了作者,当作者收到这个鸡蛋的时候。说了什么?
生齐读: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
生1:老王就是在答非所问。
师:你能换句正常的回答吗?
生1:对,都给你们吃!这是我专程为你们准备的!
生2:老王没有这样说,显然,老王不想强调是自己专门节省下来的东西,那有炫耀自己对对方特别照顾之意,老王回答就是真真切切的实情。从对话矛盾的背后,可以深切地看出老王真是一个善良淳朴的人!
师小结:从对话矛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老王都是在用善良对待善良!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拼寸寸灰!只要拥有真情,卑微的生命即使在尘土中也依旧开出了花来。
可见,笔者有意指导学生聚焦文本对话矛盾处,在矛盾处驻足流连玩味,让学生在品读词句中细心揣摩文中人物“为什么这样说”,以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三、于“文本矛盾”中探析难于言说的个中深意
所谓“文本矛盾”,是指文章中,各项内容之间产生的前后矛盾。一個经典文本其前后真正自相矛盾之处自然鲜见,而作家有意为之的矛盾和反常之处倒是俯拾皆是。这些矛盾和反常处恰恰是作家的匠心独运,它们以非常规的面目出现在文本中,无时无刻不在召唤读者去品味和探究。
比如笔者在教授《湖心亭看雪》的时候,就特别关注了文本矛盾,当然,学生在朗读几遍后,也产生了类似的疑惑:
师:现在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内容上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
生1:明明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也就是说还有几个舟子一起陪同,为何作者说自己是去“独看雪”?
生2:当碰到人“问其姓氏”的时候,却“曰金陵人,客此”,显然答非所问,前后矛盾呀!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解答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先看第一个,明明有舟子相伴,作者为何说自己是“独”去看雪?
生1:我觉得这是张岱个性孤僻、特立独行的体现。张岱能在“人鸟声俱绝”且“大雪三日”的晚上还去赏雪,一般人都会在家烤火,可见他的个性真的与常人不一样。
生2:他可能认为舟子与他不是同一类人,有一句话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想,张岱虽然与舟子一起,还是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一个人吧!感觉茫茫然天地间没有志同道合之人的一种孤单。
生3:更是一种活在自己精神世界中的孤独吧!苍茫的大雪中,自己又很渺小,感觉到他很伤感。所以,即使有人陪伴,也丝毫不觉得有陪伴的温暖吧!
师:按照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总结为这是以中国可以避开世俗群相的孤僻、茫茫然天地间无志同道合者的孤单,甚至还有其他深刻的感情,请大家看到前面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金陵是什么地方?
生齐答:明朝故都。
师:可是现在已经到了清朝了呀!他竟然还敢提旧都?
生惊喜发现:对呀!他前面还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呢!可见他根本没有接受清朝,他心里还活在故国里。
生补充:金陵是旧朝故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答非所问,是有隐情苦衷;用笔曲折,饱含故国之思。距离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过去了十几年,却仍用明代纪年,说明张岱心中的明朝始终未亡。可见他对故国有一种深沉的怀念,隐藏在文本的前后矛盾中。
师:讲的太好了!大家来看看作者的《陶庵梦忆》也有证明(PPT呈现,生齐读)。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陶庵梦忆序》
师:所以从文本的矛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张岱最深的不被世人理解的是故国远去今朝却不属于自己的深深的孤独。
文本内部矛盾是文本解读的重要依据,指引着文本解读的正确方向,一旦进入教学视域,文本内部矛盾也就自然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展开的凭借。紧紧抓住文本的内部矛盾,准确而深入地解读“这一篇”,其实也是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借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凸显文本的教学价值。
当然,“矛盾探析法”只是解读文本的方法中的一种,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运用。陈思和教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更长远的路:“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学会寻找缝隙。文本不是笼统地讲故事,我们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读出作家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陈教授提及的文本缝隙是除了文章的矛盾处,还有空白处、重复处、冗杂处、破绽处……我们可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探究,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大幅提升阅读教学的效力。
[作者通联:长沙市怡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