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桂北地区红心蜜柚品质提高技术

2020-05-11 06:01韦川弘
农家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技术

韦川弘

摘 要:红心蜜柚树势强健,适应性强,易于管理,挂果率高,具有良好的丰产性能,同时,红心蜜柚肉嫩皮薄,多汁柔软,酸甜适度,因此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品种。桂北地区适宜的土壤条件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红心蜜柚,进行产业化发展。但是在当地种植实践过程中,种植户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对果实品质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对当地红心蜜柚种植过程当中影响其品质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掌握品质提升技术,对促进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以桂北种植红心蜜柚较集中的地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探讨基础,结合实践对品质提高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心蜜柚;品质提升;技术;桂北地区

红心蜜柚,肉色鲜红,酸甜可口,汁多味美,富含大量的胡萝卜素,与琯溪蜜柚相比,红心蜜柚B-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分别高出46.8倍和55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品种,受到市场热捧,销量大,且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近年来,桂北地区充分发挥本地气候和土地等优势资源,扩大红心蜜柚种植,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创新的渠道,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广西北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把红心蜜柚做为一个重要的扶贫产业,截至2019年种植面积约6万亩。然而,在当地红心蜜柚种植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实易于“木质化”的问题,有的地区,特别是环江县北部乡镇,种植的红心蜜柚,果肉颜色变淡,同时果肉偏酸,对种植效益造成很大影响;并严重阻碍当地红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提高红心蜜柚品质,下文结合当地种植情况及科技项目研究与示范,对影响红心蜜柚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提高红心蜜柚种植品质的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一、影响红心蜜柚品质的主要因素

红心蜜柚特异性状遗传基因虽然能稳定遗传,但果肉中呈色色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是在果实发育过程逐渐积累的,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并且果肉糖酸含量、木质化程度、水分含量、口感和果实耐贮性也与栽培条件、土壤、环境条件等关系密切。

1.气温、光照和海拔。在红心蜜柚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即6月中旬至10月中旬),日平均气温越高、平均日照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果肉类胡萝卜素的形成和积累,成熟时果肉红色就越深;反之,果肉类胡萝卜素的形成和积累就越少,果肉颜色就越淡。在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日平均气温越低,则果肉类胡萝卜素的形成积累就越少,果肉颜色就越淡。

2.苗木、树龄和树势。多个地方出现了红心蜜柚变异单株,其遗传稳定性有差异。因此,不同接穗来源,其果肉呈色程度也有差异。不同砧木对果肉呈色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据观察,同一地块种植的红心蜜柚,随着树龄的增加,成熟果肉红色也会随着加深。同一地点种植的红心蜜柚,衰弱树不但果肉着色较差,果肉甜度、口感也差;树势较强壮树的果实不但果肉着色较好,品质也佳。

3.果实大小和采收时间。据观察,同一株红心蜜柚树的果实大小不同,果肉着色程度也不同。一般单果重大于2.25kg或小于1.00kg的果肉着色较差,单果重1.00~2.25kg的果肉着色较好。单果重在2.00kg以上时,果实愈大,果肉“木质化”愈严重。红心蜜柚太早采收,则果肉糖分、类胡萝卜素积累都较少;太迟采收,则果肉有退糖现象,大果易“木质化”,较阴冷地方果肉颜色还会变淡。

4.土壤和栽培条件。在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沙壤土种植的红心蜜柚,果实不但糖度较高,果肉颜色也较深。在贫瘠、易板结的土壤中种植的红心蜜柚,果实品质就较差。在同一地区,多施有机肥、增施钾肥、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等的果园生产的果实品质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偏施氮肥、滥施化肥、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农药、排灌条件差的果园生产的果实品质较差。偏施氮肥易使果肉品质下降,缺硼易发生果实“流胶”现象,缺钙易发生裂果。

5.病虫害。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果园,不但果实外观差,果实品质也会受影响。如受天牛、根线虫、黄龙病等为害出现“黄化”的红心蜜柚树,所结果实基本失去商品和食用价值。

二、提升红心蜜柚果实品质的关键技术

1.园地与苗木选择。应选择在年平均日气温19℃以上、晴天平均日照时间8h以上、海拔500m以下较佳、土壤较肥沃地方建园,山地则应选择东南向或西南向的坡面种植。选择接穗来源清楚且是纯种红心蜜柚品种,所用砧木以沙田柚或酸柚实生苗为佳,苗木质量要求无检疫性病虫害的优级苗。

2.樹体培育。投产树冠应培育成有4~5个分布均衡主枝的开心形,且树冠中下部及内膛的枝叶均能被阳光照射到,树高要基本一致且一般不超过3.0m。挂果树在每年的冬季要进行1次重修剪,时间在11月下旬至翌年12月下旬。修剪顺序为由树冠上部往下剪,先定留4~5个分布均衡的主枝,然后将所留主枝上部的过强、过长枝剪去,中下部则剪去交叉枝、病虫枝和徒长枝,留下的分枝应层次分明且上下错开不重叠,保证树冠中下部及内膛均能被阳光照射。修剪前应根据气候情况,对涨势较旺的柚树环剥,抑制徒长和促进花芽分化。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株施有机肥15~30kg,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轻氮、适磷、增钾补微,重视钾肥以及铁、锌、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在埋施有机肥时,应结合施用有益的微生物菌肥,既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抑制根线虫的为害,利于根系生长。

4.温光调节。红心蜜柚果实膨大期和充实期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是影响果肉类胡萝卜素、糖分等养分积累的主要因素。有条件的可在果实发育期对果园进行地面薄膜覆盖,既可提高土壤温度,又可利用薄膜反射光增加树冠下部光照。促进果实“红色素”(类胡萝卜素)和糖分含量的增加。

5.果实大小调控。在做好促花保果后,对结果多的树要进行2次疏果。第一次在定果期,疏去单个花穗结果过多的果及病虫果、畸形果等。第二次在果实膨大中期,疏除发育过大或特别弱小的果,使整树果实能较均衡发育,大小较一致。将单果重量控制在1.25~1.75kg为宜。

6.套袋保护。果实发育中后期进行套袋保护,可防止日灼伤、减少裂果、防止病虫鼠害、减少用药和促进均匀转色。套袋起始时间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三红蜜柚应提前到6月上旬进行套袋,保证外观红润色泽。低海拔、气温较高的地区宜套遮光性良好的三层纸袋。套袋前要对全园喷药防治病虫害,采收时才解除套袋。

7.适时采收。桂北地区红心蜜柚成熟期且品质最佳时期一般在10月上旬,中秋节及国庆节期间。低海拔、气温高的地方采摘期要早些,海拔高、气温低的地方采摘期要迟些。同一果园,可根据果实大小分2批采收,重量1.25kg以上成熟果先采,未采的小果会继续长大,间隔15~30d后可将第二批果全部采收。

8.分级保鲜。红心蜜柚果实大小不同,其耐贮性不同。一般根据果实大小分3级,单果重大于2.00kg的果要在采收后1个月内销售,单果重1.25~2.00kg的果可贮藏30~60d,单果重小于1.25kg的果可贮藏60~90d。同一地区不同海拔生产的果实耐贮性也不同,在适度范围内,种植地海拔越高,果实耐贮性越强,但果肉酸度也越高。红心蜜柚的病虫害防治及其他栽培技术可参照琯溪蜜柚进行。

参考文献:

[1]黄贤进.红心蜜柚的特点及标准化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6):113-114.

[2]陈风兴.红心蜜柚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东南园艺,2012(1):28-30.

[3]梁冰,李巧芬.浅谈红心蜜柚栽培管理技术[J].新农村,2018(12):167-167.

猜你喜欢
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