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0-05-11 05:54刘萍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后疫情武汉时代

刘萍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这段时日耳畔常回响起艾青的诗句,每当我想到深爱的土地,每当我哼唱起《多情的土地》,总是心潮起伏满怀热情。作为教育工作者,“后疫情”时期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构建学生的精神信仰与民族自信,让“国士”成为孩子们精神世界的真英雄

今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开始席卷蔓延至全国,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战疫情。同时“钟南山”这个响亮的名字也再次回归到公众视野。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中国人都会记得这个名字,是他坚持科学真理,拯救了中国亿万人的生命,让我们国家在“非典”时期没有走弯路,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了那场疫情,打赢了人民战争。

他,今年84岁,镜头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在机场步伐依然矫健,连续奔走奋战在疫情第一线。他号召民众“能不去武汉就不去”,但是他却义无反顾地去了。“国士无双”民众信他,他是真“国士”。他理智地面对电视机前的观众分析疫情,指导防护,他镇定沉稳。唯独在面对武汉“封城”第七天,大家相约高唱国歌时,他哽咽了,他说全国人民的劲头上来了,就能够面对,武汉一定能够过关的!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和钟南山院士一起奋战的还有一位74岁的老人,她是李兰娟院士,2003年“非典”时期就在一线抗战疫情。他们在国之危难时挺身而出,与不知明里的病毒去抗争,在疫情面前抢回生命。他们是和平年代的勇士!还有那些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有了他们在前方抵抗,才有“宅”的祥和安宁。他们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真英雄!

我的孩子说:“妈妈,我怎么觉得我们都是不肖子孙呢!疫情当前,全国人民看着,我们让八十多岁的老人冲在前面!” “妈妈,钟院士都84岁了,应该安度晚年,却奔走在抗战疫情第一线。太令人感动。”(这是孩子的简短的对话)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呢?怎么才能不做“不肖子孙”?孩子们,敬仰英雄、致敬英雄,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以后科研救国,科技护国,我们的祖国终有一天会交到你们手上,你们要给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家园呢?

我们的教育请让民族自信融入孩子们的血脉。每天的疫情实时播报,我们党和国家各行各业的人民都显示出大无畏的精神。我们看到党的各级政府和领导都奋战在第一线。新闻里、朋友圈都是领导们身先士卒检查、部署的身影。我的朋友里有提前结束假期赶回工作岗位的;我的医生朋友有请战出征的;我的教育同仁们“休假不休工”密切关注着每一位孩子;我们居住的小区、楼道每天都有志愿者消毒和到户访查,凡此种种实例,枚不胜举。这是怎样伟大的民族!

医生不是天使,共产党员也是肉体凡胎,领导也不是钢铁侠,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不怕吗?他们都没有妻儿老小吗?但是,他们冲在第一线。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情怀!

孩子们,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能把这样重大的公众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这样好,世界上只有我们国家能够做到,只有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可以勇敢面对。要相信党和国家,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敬畏自然!

二、新时代的“数商”和“信商”教育

我们的教育已经走进了“新时代”,可是“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新时代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机共教”的未来教育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快速到来,加速了AI教育的新挑战。

近期华丽转身当“主播”的教师,“线上教育”“空中课堂”“云升旗”在磕磕绊绊中走过两个月的“云教育”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慌乱呢?

“新冠病毒”在肆虐,铺天盖地的新闻和消息,还有间或夹杂的一些假消息或者谣言。为什么我们被信息裹挟又深陷其中呢?因此,数据分析能力,信息汇总能力,信息分类参考能力等等都将成为新时代中小学生必须加强的能力。

长江学者李政涛在讲座中提到“数商、信商”,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大约在2017年前后,我在讲教师培训课时也曾反复提到要重视对学生“数商”“信商”的培养。今年,面对重大疫情,大数据“神力”显现,现在更要加强对学生在这两方面素养的培养。

关于“数商”,是与大数据相关。人工智能时代脱胎于大数据时代,两者相伴相随。数据是人工智能赖以运行的基础。“数商”与当下倡导的“数字化胜任力”有关,表现为对数据的敏感与热情,对数据的搜集、整合、分析、利用和生成的能力,更体现为创造新数据的能力,同时也是将数据转换为个人素质与核心素养的能力。大数据时代我们要培养更多具有合格的“数据精神”的公民。

关于“信商”,是与信息时代相关。除了数据之外,我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新闻、学习、娱乐、时事等信息更加势如潮水。面对这些信息,我们的学生同样需要具备“信息化胜任力”,比如怎样检索、辨析、判断、提炼、整合、利用和生成各种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避免被信息裹挟,失去方向、不明真假、丧失自我。要让学生成为能够辨别和主导信息,而不是被信息主宰的人。

新时代“守脑如玉” 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教给孩子们最重要的必备品质。

三、“宅教育”的新样态问题

春节没有拜年和出行,整个春天都在宅家的生活学习中度过,一段时间后人的精神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小神兽”们的居家日子,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可以免费观看学习。陕西省教育厅的名师资源库、微课程涵盖了中小学4000多个知识点,全部免费开放,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市教育局教研室推出了“空中课堂”。还有部分学校开设的“网络课程”,学校也都利用“钉钉”“希沃”“腾讯课堂”等软件支持开设了“云课堂”直播课,大部分也都作息时间规范,下午四点半结束当天学习,学习任务不重,合理引导学生。然而,我们的地区差异、校情差异、教师使用“直播”课的水平差异,也不容忽视,必然会引起一系列后续的教育问题。

反观,我们发现: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那么,疫情过后,我的教育同行,还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时候应该把开发“线上”课程的规划提到重要的位置了。“人机共教”“AI教育”已经来临,良莠不齐的现状必然会对孩子们未来的教育产生影响。

四、单一课程与跨学科教育并进的必要性

在“抗击疫情”最焦灼的那段日子,钟南山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疫情控制和治疗,必须要有传染病专家和重症学专家一起作战,实行联合医疗救治。医学领域如此,其他行业呢?这将是未来各行各业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么教育领域呢?教育必须也要由单一学科的教学专家和跨学科綜合性教育专家的并进发展。比如陕西省正在推进的STEM教育,跨学科综合性学习,事实上是我们培养“全人”践行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新时代也是众筹的时代,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一个具有核心素养的未来公民,应该具备完备的知识储备和通盘考虑问题、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也应该是新时代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五、品德修养课要跟进和加强

武汉人是同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湖北人、武汉人做出了牺牲,病毒肆虐侵害着人民,这个时候武汉人接受“封城”,他们是同胞,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要全民一心抵抗病毒。我们应该多一些善心和同理心,去思考问题。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应该是这样慢慢在实践中养成的,而不是停留在口号里。

大我战胜小我。口罩磨烂面颊的医生,身患绝症行走在医院一线的院长,剃光头发的小护士,请战书上那一个个红手印,是一颗颗火热的心,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除夕夜毅然奔赴前线的军人,还有在“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的施工者,从全国各地千里驰援武汉的各行业人员。

相信科学力量。回望抗击疫情的日子,科学家在日夜奔跑,和病毒赛跑,抢救更多生命。告诉孩子们,请相信科学的力量。要知道科研兴国,科技护国。未来的世界需要你们更多的科学探索,用你们的科技能力和科学力量来守护我们的家园。

作者单位:宝鸡市高新区教研室

猜你喜欢
后疫情武汉时代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后疫情”机遇(经济茶座)
特朗普强势开启“后疫情”竞选集会
“后疫情”时代河北省智慧政务系统建设思考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行车产业的蓝图与现实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