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山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武威凉面以其醇厚独特的风味而享誉西北。武威本地有一位郭师傅,其祖传的凉面手艺在武威一带家喻户晓,食者之众,几令兰州拉面减色。郭师傅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就业于酒泉钢铁公司,郭师傅便随儿子将自己的凉面摊搬迁到了长城脚下的嘉峪关市。可是,在这块新的土地上,郭师傅的凉面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吃香。尽管郭师傅在制作工艺上严守以往的配方和程序,甚至干得更加卖力,却仍然无法让“郭凉面”三个字在嘉峪关市亮起来。郭师傅的儿子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原因所在。原来,武威凉面的卤汤尽管味道醇厚,但颜色浑浊,所以,在饮食方面讲究色香味俱佳的嘉峪关人并不喜欢。
郭师傅的妻子和儿子都建议让郭师傅改变武威凉面传统的卤汤配方,以适应嘉峪关本地的饮食嗜好。但郭师傅说,如果卤汤配方改变了,那就不是武威凉面了,那样一来,虽然嘉峪关市多了一个普通的凉面摊,世界上却少了一个“郭凉面”。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思路点拨】
评论具体事件的文章,极易陷入就事论事的泥潭,到头来越评越乏味,越论越没趣。表面上看是紧扣事件,深入剖析,实际上是牛入泥潭,头尾俱陷。原因何在?因为,一件事之所以值得咀嚼,是因为事中有理。如果撇开事理不谈,单对事件本身滔滔不绝,就好比把一颗槟榔放进嘴里,不知咂摸其味,而是嚼烂了咽下去。故而,如何把握事与理的关系才是写作此类文章的关键。
郭师傅遇到的问题往小里说是一个凉面销售欠佳的问题,往大里说则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在遭遇逆境的时候,我们是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还是应该特立独行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解决郭师傅本人的生活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如何做凉面才能赚钱,那么作为一篇文章,其思想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样的文字,不论理由如何充分,论证如何严密,文辞如何精美,充其量也和粉丝们谈论明星八卦没有太大区别。因此,能否看到事件中的理,从根本上决定了文章立意的高度。换言之,只有能辨析出事件中藏着的道理,这样的文字才是有写作价值的。
但是,我们在辨析这个“理”的时候,又不能完全脱开“郭师傅的凉面”这个事件本身;否则,就成了失去具体依托的空谈。也就是说,你要跳舞,舞姿尽可以漂亮,舞步尽可以潇洒,但必须站在“郭师傅的凉面”这个舞台上;否则就成了远离具体平台的空洞表演。
那么,郭师傅是应该“改变”还是应该“坚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其实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为什么”,即你是如何辨析的。如果你的观点是郭师傅应该改变凉面配方,那么你可以以“改变的意义”“不改变的后果”“如何改变”等为分论点;如果你的观点是郭师傅不应该改变凉面配方,那么你的分论点可以是“坚守的价值和意义”“坚守需要的品质”“坚守下去的希望在哪里”等为分论点。不论你选择哪一个观点,改变和坚守之间的辩证关系始终是文章写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见证作者辨析事件能力的關键部分。
【佳作展示1】
转身
刘国瑞
郭师傅应该怎么做?我想,最聪明的选择当是通权达变,与世推移,改变自己,超越自己。
历史悠久的武威凉面尽管是一种特色、一种文化,但在新的环境里,如果一味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显然只能画地为牢,坐以待毙。那么,郭师傅该怎么做呢?诸多智者的选择或许会对郭师傅有所启发:乔布斯发现自己不可能在微机市场上与比尔·盖茨分庭抗礼,便转身开发触屏电脑,不久后,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便成了世界上最时髦的商标;马云发现自己不可能从实体经营中白手起家,便转身开发电子商务,不久后,一个叫阿里巴巴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任正非发现国产手机不可能在技术创新上领先于欧美,便博采众长去做现成技术的集大成者,不久后,设计简约、功能完善、价格优惠的华为手机击败了苹果和三星,成了销量排行榜上的世界第一。这些成功者都通过一个转身而离开了旧战场,开辟了新天地。同理,如果郭师傅也懂得转身,在武威凉面的传统手艺中融入嘉峪关市的地方特色,或许可以使“郭凉面”从“山重水复”的困境步入“柳暗花明”的新村。对于“郭凉面”来说,这岂不是一种升华?对于凉面文化而言,这又岂非一份贡献?
或许郭师傅会问:难道武威凉面的特色和风味不需要坚守吗?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一种没有多少顾客的食品工艺,值得去坚守吗?我们鼓励坚守的精神,但反对不知变通的坚守。否则,所有忠于爱情的人都有可能像尾生一样淹死在河中,所有追求胜利的人都有可能像夸父一样渴死在荒漠,所有热爱国家的人都有可能像岳飞一样屈死于风波亭。不知顺应时代的坚守是刻舟求剑,不能适应环境的坚守是画地为牢。如果愚公今天还要坚持移山,定会被环保局告上法庭;如果武松今天还要重演景阳冈的壮举,必会被公安局抓进监狱;如果大禹到了非洲还要为如何治水夜不成眠,迟早会有精神病医生登门拜访。
如果郭师傅心中还有疑惑,我想请他去逛一遍大街小巷的时装店,让他亲见在电子商务的时代大潮下固步自封的实体店日益凋敝的残酷现实;如果郭师傅心中还有顾虑,我想赠给他一部诺基亚手机,给他讲述曾经风靡全球的诺基亚公司因不知技术创新而被淘汰的悲惨故事;如果郭师傅心中还在犹豫,我想请他去游览故宫博物院,让他亲睹固若金汤的千年帝制在民主革命中土崩瓦解的历史遗迹。改革大潮“不尽长江滚滚来”,因循守旧的经营模式“无边落木萧萧下”。那么,在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面前,顾客寥寥的“郭凉面”岂会“风景这边独好”?
古人云:“穷则思变。”那么,郭师傅该如何改变呢?
我想,郭师傅必须虚心向嘉峪关本地的凉面工艺学习,才有望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小溪不辞滴水,才有了“清泉石上流”的绵绵不绝;江河不择细流,才有了“大江东去”的滔天气势;大海容纳百川,才有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博大壮阔;中华饮食文化正因为有兼容并蓄的包容力,才有了享誉世界的满汉全席。
我相信,郭师傅在经过一番反思和自新之后,不仅会使“郭凉面”昔日的荣光再现于边镇雄关,甚至能让色香味俱佳的嘉峪关凉面回访西凉古镇。我觉得,小凉面中藏着大道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如果都懂得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那么,富强民主之梦将不再是梦,文明和谐之花将开遍中华。
【点 评】
在剖析事理的过程中,这篇文章并未摆给读者一个抽象的逻辑推理骨架,而是充分引用鲜活的事例来说理,使论证过程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血肉丰满。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作者清晰地认识到,古事与今事之间,小事与大事之间,其实是可以以理相通的。比如,小小的凉面师傅与乔布斯、马云、任正非等名人貌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可以通过“不适应便立刻转身”这个理联系在一起;如何经营凉面摊与诺基亚公司、封建帝制等看似远隔重洋,却可以通过“不能自新便会被淘汰”这个理联系起来。作者从生活小事中咀嚼出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在辨析这些大道理时,又不脱离具体生动的事例,真正做到了依事论理,理不离事;援古说今,事随理转。
古今虽殊,却能以理通之;小大虽异,却可一以贯之。所以,很多名篇在阐述深奥道理时才能深入浅出,以小见大。比如,《种树郭橐驼传》由种树言及安民,《马说》从养马谈到待贤,《捕蛇者说》以蛇祸引出暴政,《卖柑者言》拿甘橘比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等等。这些文章都言近而旨远,语浅而意深。此文与之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佳作展示2】
我就是我
任 倢
我欣赏郭师傅说的那句话:如果卤汤配方改变了,那就不是武威凉面了。那样一来,虽然嘉峪关市多了一个普通的凉面摊,世界上却少了一个“郭凉面”。
如果郭师傅还在为家人的劝说而苦恼,我要为他读《史记·南史氏》,告诉他,鲜血淋漓的刀剑并没有改变史官们坚守史实的信念;我要为他读《百喻经》,告诉他,望而生畏的毒针并没有影响僧人救助蝎子的善行;我要为他读《梵高传》,告诉他,长年累月的贫穷并没有阻碍画家对艺术至境的探求。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真”需要用生命坚持,“善”需要在危险中呵护,“美”需要在清贫中追求。同样,武威凉面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也需要对凉面工艺心怀执着的人去继承和发扬。
我要让郭师傅的家人知道,没有了风味独特的武威凉面,嘉峪关凉面迟早会被吃腻。如果郭师傅的儿子心中还有疑惑,我会告诉他,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酒都是贵州茅台,所有的车都是兰博基尼,所有的饭都是中式大餐,那么,世界将不会趋向完美,反而会更加单调。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将不再有泸州老窖的醇厚、山西汾酒的绵长,不再有韩国现代的大气、日本丰田的精巧,不再有兰州拉面的简约、北京包子的素净。一言以蔽之,毁灭了个性,就毁灭了丰富;消除了七彩,就消灭了阳光;没有了秋的肃杀和冬的冷酷,四季之美也就无从谈起。
我要让郭师傅的家人知道,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改变,但在改变时必须懂得什么需要坚守。孟母三次搬家,其实是在坚守母亲的责任;陶潜辞官归隐,其实是在坚守心灵的自由;李白辞别帝都,其实是在坚守文人的气节;李清照再嫁后又离婚,其实是在坚守不向世俗屈服的天性。他们貌似在改变,其实是在坚守。改变的是外在的方式,坚守的是心中的信念和价值观。不懂变通的坚守是胶柱鼓瑟,毫无坚守的改变是随波逐流。郭师傅的凉面在嘉峪关不受欢迎,可以把凉面摊搬到酒泉去,搬到张掖去,甚至再搬回武威去。可是,如果改变了凉面的配方,那就不是“郭凉面”了。一个丢弃了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凉面摊岂能再厚颜挂牌“郭师傅”?
如果我有幸见到郭师傅,一定会掏钱尝一碗他的凉面,顺便鼓励他:在这个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因不被世俗认可而惶恐不安,又有多少人因难耐寂寞而改变初衷;可是,那些内心强大的人却决不会被生活的风浪所动摇。王勃被逐出宫,比他还贫穷,但王勃却慷慨高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苏轼屡次遭贬,比他更困窘,但苏轼却坦然轻咏:“一蓑烟雨任平生。”辛弃疾报国无门,比他还要伤心,但辛弃疾从未放弃收复河山的初衷,总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陆游临终之时,比他还要遗憾,但陆游给儿女的遗言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若一个人因畏惧和顾虑而没有勇气做自己,那何异于任风吹摆的墙头芦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才是郭师傅应有的风范;“不要人夸颜色好,留得清气满乾坤”,这才是“郭凉面”应具的品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才是在世俗白眼中特立独行者应有的信仰。
当郭师傅将自己的凉面摊摆在雄关脚下的时候,人们或许还会习惯性地去买一碗嘉峪关凉面。然而,请记住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我也想说一句:刚来嘉峪关的武威凉面或许没有市场,但时间久了,也就有了市场。
【点 评】
这篇文章与上一篇文章相比,虽然在观点上针锋相对,但在写法上却异曲同工。此文仍然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旁征博引以明主旨。比如说,在第二段论证“坚持自我需要付出代价”这个理的时候,作者列举了《史记》《百喻经》《梵高传》等作品中的故事;在第三段中论证“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丰富”这个理的时候,作者列举了酒、汽车和饮食等方面的事例;在第四段中要说明“在改变时必须懂得什么需要坚守”这个理的时候,作者列举了孟母三迁、陶潜归隐、李白辞京、易安再嫁等几个典故。这些事例与武威凉面虽然世殊时异,但事理却是相同的。此外,作者所选取的这些事例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引入文章做论据,不但强化了作者观点,而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文章的精神品位,从而将一个凉面师傅的生活问题升格成了文化传承的问题,化俗为雅,化小为大,取得了点石成金的效果!
这两篇文章的观点乍一看针锋相对,实际上却不仅都能自圆其说,而且能毫无冲突地共存,原因何在?是因为它们都对有关的关键概念作了明确界定,且对自己的观点作了必要的深入解读。
比如,《轉身》的第三段中说:“我们鼓励坚守的精神,但反对不知变通的坚守。”表明自己反对的不是所有的“坚守”,而是“不知变通的坚守”。再比如《我就是我》中说:“他们貌似在改变,其实是在坚守。改变的是外在的方式,坚守的是心中的信念和价值观。”显然,作者特别指出,自己所主张的“坚守”并非反对一切“改变”,而只是不允许放弃对核心价值的“坚守”。这样一来,两个原来看似“不共戴天”的观点打到后来才发现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同一个题目,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树立观点展开论述,最终竟然在貌似会发生冲突的中心地带会师拥抱了,同时还催生出了很多闪烁着辩证光芒的语句,诸如“不知顺应时代的坚守是刻舟求剑,不能适应环境的坚守是画地为牢”“不懂改变的坚守是胶柱鼓瑟,没有坚守的改变是随波逐流”等等,不禁令人叹赏!
[作者通联:甘肃嘉峪关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