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有效问题”成为课堂的驱动力

2020-05-11 06:09王卫涛朱佳栋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问法有效问题语文课堂

王卫涛 朱佳栋

作为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进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同时,还要发展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而要达到课标的这一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学生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而要主动的获取。而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却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课堂驱动力不足。

课堂驱动力不足,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前推动的节奏感就不强,就显得课堂张力不够,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难以融入课堂。而要解决这一现状,改变这一现状,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有效问题”来驱动课堂,来提高课堂的推动力。那么如何让“有效问题”成为课堂前行的源动力呢?

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上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问题角度要变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角度,一般会来自于这四方面:一是教参书,一是课后题,一是学生,一是教师自编。而大部分教师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教参上的问题,而教参上的问题也都是经过前人“千锤百炼”后得出的,所以教师们会采用,表面看起来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这些共性的问题,适不适合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学生感不感兴趣,问题的针对性强不强,就都无从得知了。如果教师一直只是按照这样的问题来进行教学,那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是很难提升的。所以,笔者提倡从另外几方面来获取课堂要提的问题。

从课后题来获得课堂上要提的问题。即在上课前,教师先要自习阅读分析课后问题,以课后问题为课堂提问的主问题,再结合学生的现状,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现状的问题,从而确定课堂上要提的问题。

从学生处来获得课堂上要提的问题。这一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课前让学生们把自己读完课文后的问题都提出来,交给教师,教师再在中间找寻质量较高的、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采纳,作为课堂讨论的重点问题。

教师自己设计问题。这个做法就是教师在备课时,对照文本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教师的问题若能高屋建瓴,就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这一做法虽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但这却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着力点。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自编出质量较高的问题,课堂将会充满驱动力。

结合学生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针对性强的问题,课堂的内驱力将加强。

二、设计问题质量要高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性会发现老师在提问时,问题的质量不高,随意性较大,较为琐碎,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过于随心所欲的现象。这些问题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向。更有甚者,提问时总采用“填空式”的问法,学生跟着老师在课堂表面滑行,学生的思维在浅层次滑过。这样的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毫无意义。

例如,有老师在上“烛之武退秦师”时,这样问学生:“烛之武什么秦师?”学生回答“退秦师”。再例如:你觉得烛之武厉害不厉害?学生回答“厉害”。试问这样的提问方式,这样的问题质量,这样的回答,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怎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如此状况,久而久之,学生能对语文课有好感才是咄咄怪事。

三、设计问题梯度要明

其实,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管是来自于哪个方面的,最终我们都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大类,那就是:1.记忆性问题;2.思考性问题;3.探索性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若能提的“有效”,有较高的质量,就能成为课堂驱动力。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讲,探索性问题要比思考性问题和记忆性问题在课堂上的推进力更强,学生的兴趣更高,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课堂的张力更大。所以,一节好的高中语文课的设计,主要在于得设计一个或多个非常好的探索性问题。

但上面的结论并不是要说记忆性问题和思考性问题就不重要。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往往就是通过不同的记忆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来解决的。对于课堂来讲,这三类问题是可以同时出现的,但不管是同时出现,还是单个出现,都需要语文教师有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尽力在语文课堂上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来,进而用这样的问题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们在设计的问题时,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梯度。也就是说问题的设计都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这一点,老师们应该心中有数,否则,提出的问题太过于随意,没有层次铺垫,学生的接受就会出现很大的障碍。

当然,“教无定法”,设计有时也可以“剑走偏锋”。有时我们也可以倒走楼梯,由难到易,用一个很有张力的探究性问题作为“主问题”,然后再提出其它“辅问题”寻本溯源。这样的做法有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为课堂增添不少亮点。例如:笔者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在学生已经读完课文,已弄清前因后果时,课堂已经处于一种“平淡”时,笔者给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林冲杀人的场面是那样的血淋淋,为什么我们并没有感到不适,相反,竟然还有快感,难道是我们嗜血吗?然后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寻答案。由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这一探究性问题,确实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个问题不但能“逼迫”学生阅读文本并深入思考,还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文本中更广阔的未知领域。所以说,成功的课堂一定是依靠有质量的问题来驱动的。

四、设计问题术语要准

在平时的考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看不懂题意,不知道题干在问什么,这一现象也就自然导致了学生在答题时无从下手,不知道问什么也就自然不知道答什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象呢?这和我们平常的语文课,教师问问题时,往往过于口语化有关。所以,建议老师们在提问时,尽量采用较为专业的问法来问学生,“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可以改为“如何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如何看待这个人?”变为“请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请大家翻译诗歌。”变为“概括诗歌的内容。”老师们的问法精准了,专业术语运用到位了,学生在考试时见到那些较为专业的问题时才不会产生“陌生感”。

五、设计问题切入要细

近年来,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问题设置给老师们亮起了红灯。高考后,很多学生告诉自己的老师,试题中的问题没有见过,自己不会回答。笔者对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学生说的没有见过,其实是没有见过这样的问法。

例如,小说阅读——阿成的《赵一曼女士》中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再如老舍的《有声电影》中设计的问题是: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我们在对这两道题分析后就会发现,实际上这两道题都是在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第一题是给出了人物形象的结论“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学生只要在文本寻找相关支撑这一结论的语句就可以了。第二題是问“具体心态”是什么,也是在进行人物形象中的人物心里的分析,只要考生找出相关事件,分析事件反应人物何种心里就可以了。可为什么学生对于这两道题就觉得陌生,就无从下手,不会回答呢?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我们平时的训练,问题的问法太常规,无变化,学生形成了定式思维,这就导致“问人物形象”会分析,问别的就不会了。二是问题设计较为细致,具体,由原来较为“粗放式”的问变成了“细致,具体”的问,学生考前复习时没有走心,不会变通,自然不会了。

高考试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是在“倒逼”我们的语文老师,“倒逼”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我们还不改变课堂上提问技巧和方法,不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不解决课堂提问的随意性,不把问题问的具体、细致,还在按部就班、得过且过,那么不光是语文课堂毫无推动力,只怕我们会一直是劳而无获,在做无用功了。

让“有效问题”成为课堂的驱动力,就要改变问题设计的角度,提高问题设计的质量,增加问题设计的梯度,用准问题设计的术语,从更细的角度设计切入,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我们也才能在语文课堂真正落实语文课的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王卫涛,陕西咸阳育才中学;朱佳栋,陕西咸阳郭旗寨学校]

猜你喜欢
问法有效问题语文课堂
换一种问法
从丰田“五问法”看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由数列想到语文的概括题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