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理想信念筑牢人生信仰之基

2020-05-11 11:49高长峰
青年与社会 2020年8期
关键词:信念信仰理想

摘 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信仰是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正确的理想信念是筑牢信仰职级的根本。

关键词:理想;信念;信仰

信仰是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人生的支柱,是践行使命的精神力量,如方志敏烈士所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而坚定信仰根本是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只有堅定正确理想信念,才能筑牢人生信仰之基。

一、理想信念释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可以说,理想是对未来的规划,这种规划决定着这个人的努力和判断方向。《庄子·秋水》中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说明,一个人的志向和理想会受到所处环境、空间的限制,井蛙、夏虫、曲士虽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怡然自得,但这是苑囿式的理想,如果指望他们志存高远,是不可能的。理想的价值目标取向广泛,它不只局限于物质层面的追求,更是精神旨趣的满足。照亮人生道路,给予人生希望,并且给人以不竭勇气的理想,是真、善、美。有理想并且为之一直坚持、努力奋斗的人充实而伟大——“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人一旦丧失理想,哪怕是英雄豪杰,他的人生就失去了目的,精力亦随之枯竭。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信”意为“崇奉”;“念”意为“心中想法”。信念就是个人坚信不疑的想法,是实现理想的精神支撑与前进动力,没有信念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如果人失去了信念,困难就会给人戴上枷锁。

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支柱,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念,以何种信念做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决定了这个人精神境界,也是这个人行为与思维方式的体现。当今社会文化多元,信念亦然,有其变化、特点与走向,作为国家、民族、政党要有提倡与发扬的精神信念,这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国家与政党的精神核心与价值导向有重要意义。

二、理想信念对人生信仰的意义

(一)理想信念是人生信仰之本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不同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轨迹。理想信念之于人,犹如身体筋与骨,筋骨存则人立。一个有理想信念的人,会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纷繁复杂的外界干扰中不会迷失方向,无论顺境逆境,前进的步伐都坚定不移,立不易方,甚至于致命遂志。孔子因为坚信上天不会丧失斯文,所以才会不遗余力推广文化;司马迁因为坚信人生有“三不朽”,才会忍辱负重将心血倾注于《史记》。毛泽东十七岁离家,改诗赠父:“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于艰苦卓绝中成就千秋伟业。因此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正是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给予人的无尽力量。中国共产党前仆后继,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建立人民国家,靠的就是永不磨灭的理想信念。

缺乏理想信念的人犹如被抽筋断骨,如粪土之墙不可圬,蝇营狗苟没有做人做事的底线,孔子所说的“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之“小人”,就是失去理想信念的人,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没有家、国、天下、社会的意识,沦为橡皮泥、稻草人,也丢掉了最起码的尊严。

失去理想信念,人生信仰将失去动力和方向:严以修身无所寄托、严以用权无所以恒、严以律己无所作为、谋事要实不知所以、创业要实不知所由、做人要实不知所安。因此,理想信念是人生信仰之本。

(二)理想信念推动人生信仰的树立

人生要有所选择。追求什么?为什么而活?想得到什么样的人生?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追求不同,人生结局也必然不同。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曾放言:“生不能五鼎食,死即五鼎烹。”他追求的是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结果倒行逆施,事败身死。屈原在《离骚》中说:“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追求的是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洁如蝉蜕、皎如日月的道德情操,并以生命加以诠释——“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为后世所景仰。

《周易·系辞》说:“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德行浅薄却居于尊位,力量很小想谋划大事,力量很小想承担重任,很少不及于灾祸的。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拥有权力而无理想信念,那么在谋事、用权、律己、创业上将无所约束,甚至为所欲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枉道速祸,败家丧身。理想信念如明灯一般照亮人生,给人以明确目标。它要求在谋事、创业、用权、律己之前必先修身做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身做人就是“利其器”的过程,让我们悟道、明理,懂规矩、守纪律。人之“德”与“才”如“弓弩”与“箭镞”,“才”之“箭镞”要由“德”之“弓弩”发出才会百发不失。同样,人生信仰之“箭镞”要由理想信念之“弓弩”发出,才会目标正确,强劲有力,理想信念会强力推动人生信仰的树立。

(三)理想信念引领追求完整人生

什么是完整人生?每个人都在书写历史,这就要牢记“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完整的人生包括两部分:生之时与死之后。一个人生得其荣,死得其美是完美人生。如果两者不能得兼,那么身后荣光要胜于生前荣华。生命有限,历史绵长,用一生光耀后世是伟大追求,也是完整人生。孔子虽一生郁郁不得志,但矢志不渝成为万世师表;杜甫终其一生颠沛流离,却用胸中锦绣与笔底之花成为诗圣;李沆旋马家声,去世不久即有圣相美誉;司马直为国家以死谏君,留下心怀天下大丈夫之美名。这都深刻揭示,成功人生并不在于生时荣华富贵,而在于死后流芳千古。一个人生前荣华,死留骂名,是一个断裂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蔡京掌权时,吃一次鹌鹑羮就要杀三百只鹌鹑,一顿饭就相当于几十户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但随着北宋王朝的日益衰败,这位著名的贪官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相传蔡京被罢官后,百姓们对他非常憎恨,以至于流放途中的蔡京很难买到足够的食物,最终饿死。秦桧作为一代奸相,去世时曾被追赠申王,谥号忠献,但51年后被追夺王爵,改谥谬丑。所以理想信念是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之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会改变未达之志向,不会改变平生之所坚守,努力追求完整人生。

三、正确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的要求

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像明珠,无论在光明之中还是在黑暗之中,都会熠熠生辉,给人以指引,给人以信心、勇气和力量,激发人的潜力,让人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书写光辉人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应当是既有传承性,又具时代性,对党员干部而言,其要求也是分层次性。

(一)追求浩然正气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基本要求

孟子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天地赋予人的一身正气。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一切的诱惑、威胁,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这种正气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倾情赞美:“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浩然之气是一种为国家、民族、社会、他人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是一种嫉恶如仇、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胸怀。正气能鼓舞士气、激发活力、增强团结、凝聚合力、奋发向上。一个人如果有了浩然正气,是非自明,正义自现,会坚定理想信念,不会自甘堕落。浩然之气在不同情势之下表现不同:谭嗣同为变法宁愿主动流血牺牲,希望以自己的鲜血唤醒国人,是浩然正气;隐士阶层坚持道统高于君统、追求真理,是浩然正气;周恩来少年即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浩然正气;孔子所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浩然正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浩然正气。浩然正气尽管表现各异,但殊途同归,给人以力量与方向。如果党员干部能以浩然正气为信念,国之将兴,可计日而待。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时代要求

对于一个时代来讲,共同的理想信念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社会进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我国,党员干部要做时代理想信念表率与坚定的践行者。邓小平曾经说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共同理想信念能够引导人们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凝聚和激励作用。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课题:一个是争取国家独立,人民自由;另一个是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完成第一个历史课题,历代仁人志士为此前仆后继,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心壮举,最终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随之被提上日程的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时代要求。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表述就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当代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的理想信念。自近代以来“中国梦”在每个阶段表述不同,但期核心内涵一以贯之。在清末称为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孙中山称作“振兴中华”;毛泽东叫做“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时期称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被概括为“中国梦”,归根结底讲的是创新兴国、特色兴国,独立自由,国强民富。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面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国家不能有丝毫懈怠,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负重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最终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的实现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高度的发达基础上才能实现,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跑步进入”。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作为共产党员,应当不断强化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饱满的热情和不竭的动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老子·庄子精译[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 臧知非.论语[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司马迁.史记[M].岳麓书社,1986.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高长峰(1971- ),男,辽宁瓦房店人,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本科,东北财经大学法学研究生,现任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和国学文化。

猜你喜欢
信念信仰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为了信念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你是我的理想型
发光的信念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