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青年”现象剖析及其引导对策

2020-05-11 11:49陈颖刘新玲
青年与社会 2020年8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

陈颖 刘新玲

摘 要:近日,在国内网站上,“社畜青年”现象引发了众多年轻上班族的共鸣:起早贪黑,疲于奔命地加班,修改不完的案子,这仿佛成了中国上班族的日常写实。“社畜青年”被广泛热议的主要原因是当代青年压力危机、中国正在“被”进入“低欲望”社会、是一种情感的过度消费与过度媒介化的综合效应。因此,应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培育青年积极向上的奋斗观,强化主流社会思潮宣传,积极引导“社畜青年”成为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为理想拼命拼搏。同时,引导青年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奋斗观,有利于弘扬习近平新时代奋斗幸福观,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社畜青年;奋斗观;理想信念

从马云的“996福报”到日剧中的“职场受气包”桥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会舆论和影视题材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热爱画饼善于推脱责任的老板,办事无能做人两面三刀的同事,加班加点也干不完的工作,按时打卡迟到扣钱的硬性坐班制度,一天两次的沙丁鱼式地铁高峰体验。“社畜青年”一词也从最初年轻人靠自嘲聊以自我安慰的流行语,变成了“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悄声无息”的代名词。

一、“社畜青年”的相关界说

(一)“社畜青年”的内涵界定

社畜,是日语里结合会社与家畜而来的新词,是日本用于形容上班族的贬义词,指在公司很顺从的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比喻舍弃自尊、为公司做牛做马的底层上班族。“社畜”带有自嘲意味,类似于汉语的“房奴、车奴。这个词大热,是因为最近大火的日剧《我们无法成为野兽》。在影片中,新垣结衣饰演的一位女白领,因为顺从,经常会身兼多职,被上司当牛马一样压榨,还常常承受甲方无厘头的要求,无休无尽的加班。因此,被工作占据了几乎全部日常生活的她,常在剧里呼唤“人间不值得”。

(二)“社畜青年”的现实特征

1、进取与焦虑共存的心理状态

当下,新时代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身处不断前行、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所感受到的焦虑也前所未有地强烈和频繁了,中国似乎已经进入了全民焦虑的时代。有人说,当代青年有一种普遍性的焦虑情绪 :他们为了工作而焦虑,为了找对象而焦虑,为了买房而焦虑,为了赡养父母而焦虑,为了生养小孩而焦虑。各种焦虑相互渲染、相互交织在一起,让所有的青年人忙于应付、疲惫不堪。

2、无奈和忙碌交织的工作状态

人还未到公司,工作内容已排满;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待命;在上下班高峰地铁,挤得生无可恋;因为顺从,被强塞各种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不时地替同事收拾烂摊子;每天很早到公司,深夜才下班。这一幕幕都刻画着当今众多上班族的日常,同时也饱含着每一个在职场浮沉的工薪族的无奈。

二、“社畜青年”现象生成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高速发展对青年压力的放大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初入社会的青年们为了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需要準备各种考试跟上万人共同竞争一个岗位,除了应对繁忙的工作,还要面对越涨越高的房价和婚恋上的棘手问题,这让青年一代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们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并在经历过从热情到无奈的生活感受之后,尝试着对生活“自筹”,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收获简单的快乐,降低对工作的真实抱怨,在网络上抒发自嘲式的压力,以此来寻求内心的安慰,从而获得能轻易触碰到的轻松感与满足感。

(二)青年焦虑心态的普遍化

当前,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剧烈变动不仅影响着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催生着青年的焦虑心态危机。从“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该怎么办”的迷茫,到暮气沉沉,丧文化等的青年“早衰”现象,无一不反映着青年群体无处安放焦虑的危机。当代青年正陷入一种对自我认同感的焦虑,崇尚独立却在懒散和苦闷之间徘徊。眼看自我实现无望,又无法撇开身上的压力与担子,“社畜青年”看上去是青年群体对自我的调侃与嘲讽,其实也是对“现实的我”的被迫认同。如同近几年流行的“屌丝”一样,是青年群体自我接纳与自我认同的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是被动完成的。

(三)自媒体条件下亚文化传播的从众化

自媒体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机会和方式,另一方面也成为人们抒发自身情绪状态的宣泄口。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和主力军,青年是网络社会中最活跃也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群体,不断创造、消费以表情包、网络流行词为代表的“新符号”成了青年群体最突出的标签。以互动共享为基础的关键点在自媒体条件的带动下,又会不断向四面八方扩散,吸纳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亚文化”的传播链中来,一场热闹的网络自嘲讨论会也就形成。“社畜青年”便是在这种背景下,由一部普通的影视剧,经过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层层发酵,在青年群体的大量响应和发声下,最终形成的一场青年自嘲狂欢。“社畜青年”的流行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本源和时代特质,但自媒体条件的助力无疑为“社畜青年”的快速发酵和疯狂传播添了一把大火。

三、“社畜青年”现象的效应解析

(一)“社畜青年”现象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1、嘲讽自己,娱乐大众,舒缓压力

青年人以“社畜青年”自称,是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青年的生存压力愈发的大,他们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压力舒缓途径,而在网络上以“社畜青年”自嘲就是一种十分方便的方式。青年人学会自嘲式认同,调侃自己为“社畜青年”,这实际上也是用较为轻松平和的心态自嘲式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外在压力。因此,也可以视之为一种在严峻生存状态下,青年们情绪上的自我舒缓,这样而言它有积极的作用。

2、社会交往在情感交流中得到共鸣

其实一开始,所谓的“社畜青年”只是个别青年在看了某部电视剧后在网络上的自嘲式抱怨,但随后迅速在网上传播,并在不少青年朋友中即刻形成共鸣,进而成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青年亚文化和社会文化现象。一旦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传播的速度和力度将越来越惊人,正好比“社畜青年”的流行,它已成为当下青年自我群体认同的亚文化,青年们愿意在这种亚文化的共鸣中寻找群体性慰藉。

(二)“社畜青年”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1、丧失斗志,迷失方向,理想信念不坚定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教育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育[1]。”然而,由于“社畜青年”现象的影响,部分青年群体形成了抱怨工作、缺乏奋斗目标和激情、混日子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2]。”但“社畜青年”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都比较被动,缺乏应有的激情和斗志。

2、社会责任感弱化

责任感是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社会责任感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的重要人生阶段,其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变化,青年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独立扮演社会角色的压力也会随之而来。由于青年的认知、思想和经验不成熟,对社会责任没有足够的认识,想要寻求逃避现实、缓解压力的应激行为和情绪表达方式。而“社畜”的出现让一些青年认为工作都是受到外界的支配月与压榨、没有发自自身的奋斗动力,认为对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持被动被迫的态度,因而缺乏主动为社会和集体奋斗与奉献的责任精神,社会责任意识自然就淡化了。

四、“社畜青年”现象的引导对策

(一)重视青年群体的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

马克思说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青年的思想是如此,青年的社会心态也是这样。之所以会从一部普通的电视剧中派生出“社畜青年”这样的词汇,并且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同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青年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进而在现实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培育青年健康的奋斗观念,就必须高度重视青年群体的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青年除了有物质需求,还有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后者在青年的需求體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集中表现为青年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迫切愿望。“社畜青年”流露出的无奈又焦虑的社会心态,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对青年群体的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方面,不仅仅是从经济上对需要帮扶的青年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青年的价值和需要。通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引导青年自觉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统一起来,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他人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另一方面,针对一些青年出现的不和谐甚至极端的心理现象,要及时加以关注和疏导。通过加大心理服务宣传力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心理咨询志愿服务体系,及时疏导青年的不良情绪,切实提高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发挥习近平新时代奋斗幸福观的引领作用

新时代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以“五福”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传统幸福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中国共产党传统幸福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不懈奋斗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目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幸福观。这种幸福观是对以往幸福观的弘扬和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最新诠释和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奋斗一词成为习近平讲话中频频出现的字眼,在十九大报告中奋斗出现了30 次,在 2018 年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总书记 22次论及奋斗,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多次对奋斗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进行阐释,可见奋斗的重要性。“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6]在新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将个人奋斗与全民奋斗、个人对幸福的追求与国家社会的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最广泛的动员,动员人们通过奋斗追求幸福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五、结语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强调:“我们将忠实地同我们的全世界工人同志们站在一起,为无产阶级共同的国际事业而奋斗!”[7]面对新时代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幸福。对于青年学生的我们更是要将个人的幸福目标和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相统一,将幸福与奋斗相连。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8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2.

[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2-27(02).

[6]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01-01(00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

作者简介:陈颖 (1995- ),女,福建霞浦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刘新玲(1966- ),女,河南新乡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政、党建、新农村建设。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以习近平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思想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从严治团:把理想信念挺在前面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国梦的融合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