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
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员,为繁荣和发展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曲艺是我国各民族说唱表演艺术的统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我国传统的曲艺作品中,“伦理道德”和“人格建构”一直是曲艺表演艺术家致力于追求的主题,这些作品中的人文轶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等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思想精华。有鉴于此,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推动传统曲艺“走出国门”,致力于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播得更深入、辐射范围更远、影响面积更广阔。
一、中国传统曲艺对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以相声的境外传播为例
说起相声的境外传播,就不能不提到翻译问题。在我国,涉及相声的翻译与跨文化探索虽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迄今为止,与此相关的译介活动仍然比较罕见。这主要表现为,有关相声的外文译本还相对比较缺乏,而对其外译所做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具体来说,截至目前,直接而系统的相声译介屈指可数,但在这其中,有两个事件曾产生过较大反响:一是由中国文学出版社于1981年陆续出版的旨在推动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的“熊猫丛书”。这套丛书包含了两本专门针对相声的译作,即《单口相声故事选》(Traditional Comic Tales)和《对口相声选》(Comic Sketches)。《单口相声故事选》包括《珍珠翡翠白玉汤》《连升三级》《日遭三险》《糊涂知县》等14部优秀的单口相声,由汉学家戴乃迭(Gladys Yang)翻译完成;《对口相声选》是由《买猴》《钓鱼》《夜行记》《婚姻与迷信》等16部经典对口相声的英译本组成,译者是西蒙·约翰斯通(Simon Johnstone)。这两部译作在英语世界得以传播,叩启了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幽默艺术的大门。二是2014年9月15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文艺》栏目播出了以“使人发笑的秘诀”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该节目首次将中国传统相声配上英文字幕向全球各地播出,此举一度引发了西方媒体和民众对中国喜剧表演方式的关注。
除了向西方国家主动推介之外,在一些华人众多的东南亚国家,中国的传统曲艺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发展。具体到相声来说,根据相关学者调查,“中国的相声目前主要流传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个国家。这两国都有许多长期定居的中国移民,他们在共同的社会背景下發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在那里得以流传,其中就包括相声在内。”①相声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主要是以举办“华人文化节”以及参加相声比赛等娱乐活动的方式加以推进。新加坡的相声则十分重视新作品的创作,而且普及程度更加广泛,在大、中、小学都有相关的相声活动。例如,具有30年左右历史的“新风相声学会”,其成员大多是青年学生,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学会工作,但却十分具有敬业精神,并且每年都会筹办新加坡的“华族文化节”。
最后值得提到的是,自2015年以来,由我国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领衔的“姜昆‘说相声”系列巡回演出正式启动。时至今日,这一巡演已经经历了5个年头,在这5年的时间里,剧团分别在北京、上海、连云港、深圳、沈阳等国内主要城市以及温哥华、拉斯维加斯、洛杉矶、墨尔本、海牙和新加坡等十几个地区进行了精彩的展演。
二、当前加强中国传统曲艺对外传播的契机
(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传统曲艺的对外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我国的文化政策,不再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单纯构想,而是我们社会文化发展务实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当今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强音,是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传统曲艺是世界公认的中华优秀文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曲种蓬勃发展,无论是表演技巧还是艺术理论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然而,曲艺的国际化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传统曲艺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在世界大舞台展现中国文化风采,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国曲艺发展不应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必须与国家的宏观文化政策衔接,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同步,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培育具有中国文化独立品格的文艺特质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曲艺的域外传播铺设了道路,创造了环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为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曲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党和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文化发展给予大力支持,这不仅体现着一种舆论氛围的营造,还意味着从政府层面给文化发展以更多的政策、资金、渠道等扶持。据此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曲艺正面临着境外传播的绝佳发展机遇。
(二)繁荣的社会经济条件为传统曲艺的域外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民间曲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段历史当中,很多曲种经历了大起大落,它们有过辉煌的成绩,也曾没落凋零。然而,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在我国,大多数曲艺表演形式在经过“复兴”之后,正在迈向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现阶段优秀的曲艺作品层出不穷,高素质的青年曲艺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传统曲艺在大众娱乐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另外,从文化商业的角度来讲,在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的文化市场也已凝聚成为新兴的发展潮流。综上说明,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为曲艺的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故而,我们应该努力抓住当下机遇,积极扩大传统曲艺在海外的影响。
三、推动中国传统曲艺“走出去”的时代意义
中国传统曲艺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审美意境及非凡的艺术价值深深地扎根于普通大众之中,它既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构建世界文化多元化、多样性必不可缺的因素。因此,推动中国曲艺“走出去”既是对传统文明的弘扬和光大,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构建的贡献,意义十分重大。详细而论,首先,推动传统曲艺“走出国门”有利于我们自身文化的兼收并蓄。具体来说,强调曲艺的对外传播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提升其影响力和凝聚力,其实质在于增强中华文化定力,保持民族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发掘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将其与当代文化紧密联系,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开创当代文化新态势。其次,加强传统曲艺对外传播有利于为世界提供一种来自东方的审美视角。我国曲艺作为东方思维的一种表征方式,它的流布可以弥补西方文化思维之不足,尤其是可以与西方戏剧展开对话,并为其提供一种具有东方色彩的艺术体验,贡献东方文化智慧,促进世界文艺繁荣。最后,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鼓励传统曲艺“走出去”的意义还在于提升我国国际文化领域的话语权,维护国家形象。话语权的获得,除了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以外,文化因素是一个最容易利用但不容易用好的东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僵化的形象和符号,不理解其价值精髓。文化的弱势,造成了中华文明语境在国际社会上的失语状态。中国曲艺“走出去”为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文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能够有机会客观公正地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为我国争取更多的东方文化语境和话语权,发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主导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促进中国传统曲艺域外传播的途径
(一)提升翻译数量,注重翻译质量。前文提到,译介体量偏小、翻译质量欠佳是当前传统曲艺“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适当扩大曲艺的对外译介规模,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培养一支具有一定曲艺素养的专业翻译队伍,如在曲艺学校或相关专业开设翻译及跨文化课程;(2)拓宽译本的选材范围。目前对外译介的曲艺文本大多集中在以平铺直叙为主的经典曲目上,而以展现“唱”“念”“诵”“学(方言)”等传统曲艺表演技巧的译作则鮮有问世。鉴于此,应当加强翻译方法的研究,将更多带有鲜明特色的精彩节目推介出去。此外,在推动曲艺外译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强调“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要对读者负责,“它主要体现在译者对译文质量的把控上。”概而言之,只有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同时取得进步,才有可能改善曲艺对外译介的境况。
(二)创新传统,提高节目的可接受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而要使如此丰富的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学会批判性地继承,而且还要进行创造性转化。”这意味着,对传统曲艺而言,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我们要对其进行适时的改造和创新。在此方面,相声在我国台湾地区的“改革”或许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详细而论,由台湾戏剧家赖声川领衔的“表演工作坊”利用传统相声的形式与内容,加之以戏剧化思维的编排和演绎,创造出了“相声剧”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具体来说,“相声剧”是将相声这一幽默曲种应用到现代戏剧创作当中,并同时吸收了两者精华的。“相声剧”在保留我国曲艺传统的基础上增添了西方戏剧的冲突性和矛盾性,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主题意蕴及表演形式,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相声剧”在台湾地区大受欢迎,它的成功经验在其他传统曲艺形式的对外推广方面亦值得我们借鉴。
(三)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扩展传播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信息的传播渠道发生了深刻变革。微信、微博、短视频、手机APP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已逐渐建立起新的沟通方式。而这些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所展现出的便捷性和便携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为扩大传统曲艺的影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利用好各种新媒体手段,积极促进各个曲种的对外传播。例如,将中国曲艺经过改写并配上合理的翻译字幕,通过网络进行推广,可以被更多的国际友人欣赏。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传播配有翻译的视频或者尝试制作曲艺APP(英文版)都有助于曲艺艺术的传播与推广。总之,我们应竭力调动各种新媒体的传播资源,使传统曲艺能够在娱乐休闲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取得新进展。
五、小结
文化“走出去”战略方针为传统曲艺“走出去”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了发展环境。通过文化“走出去”,曲艺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向世界传达中国的思想和文化精髓,加深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改变世界对中国的偏见,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同时也能使曲艺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唐文婷:《当代中国相声艺术的境外传播研究》,《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第8期,第107页。
(作者: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