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洛嘉
人们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我觉得,单单读书,不劳动,那岂不个个都会变成书呆子?“百无一用是书生”,指的就是虽有满腹学问,却不善于劳动的人。
我们中小学生对劳动的看法,有几大误区,让我来澄清一下。
劳动占用学习时间论。
有一位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只学习,生活起居全由父母和保姆包办,上大学去了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他的成绩从来都是第一。可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他处处碰壁,因为从小到大长期不劳动,丧失了自理能力,他只得回国。年纪轻轻刚走出大学,却只能回家啃老,当父母离开他后,他该怎么生活呢?
劳动可以花钱雇人论。
我花钱雇人,你花钱雇人,他花钱雇人,大家都花钱雇人,那最后谁给你雇呢?听邻居奶奶说,我们小区里就有几个“高四生”“高五生”“大五生”“大六生”,还有一个40岁的大学学历的“待业青年”,他们以复读、考研、等待创业时机为名,靠父母养着。他们说得特别硬气:我有父母靠,干吗不靠?
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论。
我要告诉大家,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所有人类劳动,那至少还要等到N年之后。再说了,人类的思想、情趣不可能由人工智能替代吧?况且,人类劳动全部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那一天真的来到,那也许是人类的末日,想想看:人类统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小便不用去厕所,擦屁股都有人工智能帮忙,就連我们想去乡下山溪摸小虾抓小鱼都由人工智能代替,那人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可言?那时候的人类只用大脑劳动,有个想法马上人工智能给你解决,手脚都不用了,身体也不用扭动,腰也不用弯,呼吸新鲜空气、消化人间美食都有人工智能代劳,人类什么都可以不做了,那时候的人类世界不是“死魂灵”的世界了吗?
所以我倡议:学习不是我们的全部,从我做起,每天扫扫地、拖拖地、刷刷碗,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既锻炼身体,又从小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劳动为我们创造一条进步之路、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