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勇夫
2019年的高考作文I卷,有一题是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我指导小学生写了这篇高考作文,多数写得不错,让一些刚走出考场的高三小哥哥小姐姐都自叹弗如。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些高中生缺少对劳动的切身体验和深刻认知,缺少感人细节和有说服力的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思想和观点。他们写这篇作文多数是对于劳动的空泛议论,缺少对自身的检讨,缺少个人命运与劳动的联系。
我们看一下高考前校外培训机构和学校的海量高考作文刷题、押题就知道了,高中生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考试训练、做题训练,少了最核心、最关键的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对创业实践的参与和体验,结果是做题越多,高考作文写得越不理想。
高考作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结果,是高三学生从记事那天起,到走进高考考场书写高考作文答题卡的那一刻,整个成长过程的一次思想和才情的总喷发、总表达,是一次与时代与社会的共鸣。高分作文靠的是綜合实力、文化底蕴、政治素质,好书好文的阅读量,人生阅历与思想的积淀,对家庭生计、社会生活的关注、体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正确价值观,独立思考能力,创意创新能力,思辨能力,高尚情怀……
今天的高考已经不再只是选拔人才的考试了,还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们的狂欢节、成人节。而高考作文是孩子人生中最隆重的一次总结汇报,是人生宏伟蓝图的规划,是成人节盛典上的一次精神洗礼。
若想取得高考作文的胜利,从一年级就要开始准备,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学会观察、思索、幻想、同情、怜悯,学会讲故事,学会记录生活。每一天清晨的第一时间或是晚上睡前的半小时,把脑海里漫天星斗般、节日焰火一样的文字、符号、事件、想法,倾泻于纸上,宣泄于电脑、手机屏幕上,记录在与朋友交流的对话框里、微博里、微信众公号上……
作文从来就不应该是逼孩子们机械地往作文纸上硬性填满合乎语法规则的300、600或800个方格子,作文要能给孩子丰富的情感,帮他们构建美丽的精神世界,催生孩子的梦想,为他们植入可支撑他们一生的永不熄灭的原动力,给孩子顽强斗志,让孩子思想之泉、写作之泉永不枯竭,令他们对身边充满无限好奇,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探个究竟。作文教育应给孩子一种美好情感、一种优雅情趣,让写作、演讲、踏实做事成为中国少年的习惯。
如果我们每年的高考作文都让考生可以根据给出的材料,任意选择角度,发散思维,只要求在此材料的基础上,有独到见解,有思想深度,价值观正确,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甚至出其不意;或者要求高中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人生规划的作文,让他们自主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样的话,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会迸发出无数的智慧火花,甚至可能产生许多有关科技发明、社会进步的好创意。因为,作文孕育人类创意与思想,高中正是最有创意的人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