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日娇
(广东省丰顺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和植物检疫站,广东丰顺514300)
如今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茶叶生产种植方面,生态化茶园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所谓生态茶园,简单来说就是日常管理多采用一些绿水无污染的管理技术,在保证了茶园生产产量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茶叶种植污染,生产出更多绿水无污染的茶叶,因此更加受到市场欢迎,有助于提升茶农种植收入。
从当前茶叶种植园发展现状来看,很多都是选择在山区进行茶园建设,并进行茶叶种植。然而由于山区以往林木砍伐较为严重,当前虽进行了及时的补种,但绿植均为新种,以幼树为主,导致山区水土流失加重,然而由于茶树本身锁水能力比较弱,在日常生长过程中,难以抵挡水土流失的速度,最终对茶园生产效益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一些以茶叶种植为主的地区,茶叶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一些农民缺乏长远发展目光,一味追求种植利益最大化,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增加收入,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虽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良好的防病虫害及高产效果,但长此以往,不仅导致茶叶本身化肥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同时残留的农药化肥对于茶园土壤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对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增加了后续茶叶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生态茶园管理,引入一些绿水无污染的茶园技术,从而既能够保证茶叶生产食品安全,又能够提高茶叶产量,推动茶叶种植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茶园土壤的土质优劣将能够对产业生产种植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开展生态茶园土壤管理时,主要目的是有效的保留土壤水分于养分,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影响茶叶正常生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草铺于茶园的行舰,还可以采用套种方式,完成绿肥的覆盖,在实际进行茶园铺草时,主要选择合理的时间,最好在雨季来临前进行,选择铺草的茶树最好是幼茶树。另一方面,还应做好茶园土壤的合理耕种,及时做好松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还能够加快土壤的熟化速度,更有助于茶树根系的更新生长,茶树耕种深度可控制在30cm左右,每间隔一年耕一次,如有必要,还可以在茶树土壤中认为放置一些蚯蚓,借助蚯蚓活动,更好的疏松土壤,提升土壤肥沃度,给予茶树充分的养分供应。
在生态茶园经营管理中,做好施肥技术的实施也非常重要,茶树施肥主要包含两种,分别是施基肥和追肥,同时对化肥使用要求比较严格,通常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从而确保土壤中矿物质、营养元素得到及时的供应。在施有机肥时,可以选择农家肥、秸秆、杂草腐殖物,化肥最好采用茶叶专用肥、生物钾肥、矿物磷肥等绿色化肥,在使用化肥时,必须要深施,有助于提升化肥利用率,防止肥料残留造成污染。做好有机肥与化肥的养分比例控制,一般在7:3以内。基肥深施后,应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做好追肥处理,不断的补充茶树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在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时,可以采用“黑光灯”进行害虫灭杀,每台黑光灯有效害虫灭杀范围为2.3hm2。在生产淡季时,可以采用将石硫合剂进行茶园的全面喷施,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区分茶园的生长状态,合理选择喷施药的浓度:若茶园已经投入生产,应喷洒0.3至0.5Be石硫合剂140 ~160 倍液;若茶园仍很多都是幼苗,应降低浓度,可喷洒0.1~0.3Be 石硫合剂190~210 倍液。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绿水无污染的生物农药进行茶叶病虫害防治,比如可以采用苏云金杆菌(Bt)绿色农药,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苏云金杆菌农药能够对蚕食茶树树叶的鳞翅类(蛾和蝶)幼虫,如卷叶蛾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当前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相当令人满意的成果。与此同时,针对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害虫的防治,还可以基于不同的害虫吗,选择针对性的干扰素进行灭杀,这些干扰素一般能够对害虫生殖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干扰其正常的交配,通过采用该类绿色农药,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害虫所带来的问题,能够有效提升茶叶种植产量。
相较于普通的茶园,生态茶园在种植管理方面,更加注重保护茶园种植生态环境,通过采用绿色化的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避免造成过量农药化肥残留,污染周围环境,在病虫害方式上,以绿色无污染的防治技术为主,比如黑光灯的灭杀等,从而在提升茶园种植产量的同时,降低对茶园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