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云
(贵州省黔西南州林业局,贵州兴义562400)
随着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宣贯及实施,造林工程已经成为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工作的常态化。要想林业工程发展取得显著性成果,必须加强苗木的培育及移植工作,从而有效促进林业工程顺利推进,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及林业发展态势,本文就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展开分析,实现高效,科学造林。
苗木栽植地的选择对于苗木的生长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不同类型的苗木对于土壤及生存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灌木类的苗木喜欢潮湿性的生存环境,而杉木类则喜欢干燥性的生存环境,如果在苗木栽植地不能够精确的选择,则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光照等因素也会影响到苗木后期的生长,因此,在苗木栽植地的选择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才能够确保苗木培育工作高质量完成。
苗木种子处理是苗木培育工作中的第二道工序,针对苗木种子的筛选极为重要,首先,育苗工作人员必须对种子的外形及抗病能力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专业的现代化设备进行严格筛选;其次,开展苗木种子的催芽工作,在确保消毒工作完成后给予种子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确保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适应的条件,同时在种子发芽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准确记录。
土壤的状况对于种子的发芽及苗木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苗木生长前期必须对土壤进行相应必要的处理,比如土壤的湿润程度和酸碱度对于苗木的生长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在土壤的酸碱度测试过程中土壤偏向于酸性,则需要在土壤中增加草木灰和生石灰等物质进行中和,确保土壤处于中性环境,如果土壤呈现出碱性,则需要加入草炭土混入到土壤中,从而降低土壤的碱度,同时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除此之外,在播种前期应该对土壤进行相应的杀毒处理,确保土壤中的寄生虫等死亡,从而使得种子处于适应的环境中生长。
在种子播种前期应该及时关注天气状况,确保在种子播撒后期具备较好的墒情,比如在喜好湿润环境的种子,则需要大雨前期及时播种,反之,则需要在旱季进行播种。除此之外,播种前的温度测试工作也极为重要,工作人员可以对有需要的种子进行灌溉方式或者覆盖地膜的方式进行播种,从而有效提升播种质量,确保种子的发芽率。
施肥工作是育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对于苗木的生长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苗木具备较好的生长状况,则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施肥作保障。比如在施肥过程中,对于发酵型的肥料则需要在苗木周围均匀铺洒,同时在苗木生长的旺季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好追肥工作,这样则可以确保苗木在生长的期间具备较好的肥力,确保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有着较好的肥力储备。
苗木培育期间的科学管理尤为重要。在苗木的培育生长期间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记录,如果在生长期间发现异常,比如缺水等情况的出现,则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确保苗木健康的生长。
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移植时间的选择,为了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在苗木的移植时机来看,一般情况均集中在三月份,因为在这个时间段自然关照及雨水较为充足,这些条件对于苗木的生长极为有利。由此可见,苗木移植过程中的时机选取尤为重要,其对于苗木的移植成活率及生长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密度控制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密度的控制与苗木种类有着重要关联,比如大型的苗木在移植过程中则需要控制较大的密度,一般距离控制在120cm 左右最佳,相反之,对于小型的乔木在移植过程中密度一般控制在30cm 左右即可。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苗木的密度控制必须根据苗木的种类进行分析。
在苗木移植过程中对于苗木的规格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因为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苗木都适合移植。一般而言,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一般选取胸径在3cm的苗体,对于小型的乔木而言,其高度一般要求在40cm左右,对于较为大型的苗木一般要求在120cm 左右,因此在苗木的移植过程中必须根据苗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保苗木移植具备较高的成活率。
植被移植后,对于植被的密切观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部分苗木在移植初期处于较好的状况,但是在苗木的生长后期则出现苗木死亡的情况,这些苗木大部分的死亡原因均为根系保护不当,造成苗木的营养汲取出现问题,最终出现死亡状况,因此在苗木移植后期必须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关键关节,在不同季节苗木会出现不同的状况,比如在冬季为了防治虫害的侵扰,可以在苗木的根部喷洒药物,确保苗木在不同的季节均能够处于健康的生长环境,实现苗木移植工作高效稳步推进。
本文主要对林业工程下的苗木培育及移植进行分析,在现阶段的苗木培育及移植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的前期分析及后期的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苗木的培育及移植工作高效完成,促进林业工程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