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馆君
中国人曾经很穷。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普罗大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无妄之灾。勤俭节约,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几千年不变。
如今,中国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同等上升。
罗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儿发黑,局部有点儿腐烂了,赶紧给吃了。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过了两天,又发现有两根开始腐烂了,罗奶奶赶紧又吃了……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
喜欢这样做的,可不只有罗奶奶。肖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只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
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这其实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
我们家离小镇大概五公里,步行一个小时。父亲舍不得五块钱的车费,去镇上从来都是步行。
我们劝他坐车,反而总是引来一顿教训。终于有一天,他因此而中暑,住院的医药费够两年的车费。以为他会吸取教训,有所改变。没想到,他因为住院花了钱而变本加厉,甚至有重物在身,也不坐车。
父亲还有一个习惯,有病不看医生。
先是熬着,希望“过几天就好了”。如果熬不过,就根据自己对病情的判断,去小药铺拿药吃,甚至自己根据偏方配草药。直到十分严重,才会去医院看正经医生。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所花的钱已多出几倍。
并不是家里缺车费或是药费。他只是习惯了“坚持节约的传统美德”。而且这种習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父亲。
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这导致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从而因小失大。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
很多老百姓不是绝对缺钱,而是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患于未然。
刚刚摆脱贫穷的我们很矛盾,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边是暴发户式的狂喜,极尽奢侈之能,毫无底线炫富;一边是沉浸在贫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挣再多的钱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钱也得不到安全感。
我们要学习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地适度消费。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
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