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

2020-05-09 10:44朱文苍
理论与创新 2020年4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儒家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并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近读《儒家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性研究》(邱君帝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从契合的角度探讨以儒家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研究的新视角。

众所周知,儒家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中华文明绵延5000年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虽然过去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争论,但并不能改变历史事实和儒家优秀文化通理古今的意义,否则就会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不能离开儒家优秀文化,要深刻认识二者的统一性,并正确对待儒家优秀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儒家优秀文化与之有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与前进性,其价值目标、思想基础、思维方式与方法途径等都是统一的。二者都坚持人民中心论,并由此而形成了相同的使命、一致的态度、共通的措施,还有着近似的理想蓝图,这为具体实践的契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与儒家“为生民立命”的民本思想一致。进而,两者形成了对人民群众的一致态度,那就是公仆意识和“民贵君轻”态度。在国家治理中强调仁政或善治,其本质是一样的,而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也是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初级阶段。同是积极入世的文化,儒家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勤劳敬业、顽强进取与包容万物,这是一脉相承的。

过去,由于受错误思潮的影响,对儒家文化曾经进行了不加分析的批判与打倒,造成思想混乱和文化虚无主义,虽经几十年扭转但并未完全肅清其影响,所以正确对待儒家文化并非无的放矢。作者认为儒家文化虽有历史局限性、封建扭曲性,但积极方面是主要的,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够为当代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同时引用严复的名言指出“古人微言大义,后人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才是儒家文化未能跟上世界形式发展的问题所在,我们要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J].党建,2014,(03):4+6.

[3]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J].孔子研究,2014,(05):4-8.

[4]邱君帝.儒家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性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118-123.

[5]邱君帝.儒家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性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48.

作者简介:朱文苍(1969──),山东外国语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儒家中华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知命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茶道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