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始指异之”解

2020-05-09 10:20张干严馨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永州西山柳宗元

张干 严馨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有句言“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苏教版高中语文解释“始指异之”为“才指点西山并感觉到它的惊异”[1],将“指”释作“指点”,为“用手指示”之意。整个句子中,“指”与“异”两个动作具有承续性,即先“指”,然后感觉到惊异,二者应紧密衔接。在此处译文中,“指点”为一种行为动作,“异”则是一种心理感觉,两个词的关联性不强。此种释义并未突出文言语境应有的衔接性与承续性。

《柳宗元集》載,“始指异之”之句,“指”一作“抵”。[2]可见,“始指异之”有传本作“始抵异之”。其中,“抵”为“到达”之意。“始抵异之”的文意为“才抵达西山并感觉到它的惊异”,指柳河东此时已身处西山。法华寺今名高山寺,位于永州东山之上,与西山尚有湘江、染溪之隔。所以,就地理位置言之,法华寺与西山并不属于同一范围,柳河东此时身处法华寺所在的永州东山。故从传本选文来看,苏教版《语文》选文无误,此句确实应做“始指异之”。

法华西亭,即建在法华寺西厢房之外的亭子。柳宗元作有《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一文,记叙此事。在法华寺西厢房之外,生长有茂盛的竹林,还有陡峭的山崖,其处杂草丛芜,遮碍视野。柳宗元命仆人铲除杂草,取己之俸禄建盖西亭。由于法华寺居于永州最高处,故剪伐杂木之后,该处视野豁然开朗,可直视远方无碍,将四方景观尽收眼底,“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焉茫焉,天为之益高,地为之加辟;丘陵山谷之峻,江湖池泽之大,咸若有而增广之者。”[3]《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正为“望西山,始指异之”。所以,“指”之意应与“望见”这一视觉动作相关。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四“指”条注引顾野王云“指,谓意之所指”。[4]此处“意之所指”即为“注意”之意。顾野王为南朝梁陈时人,精研文字训释,著有《玉篇》,其与柳宗元时代相近。“指”释为“注意”的训释在史家典籍中仍有保留,《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承圣指”之句胡三省注“指”曰“意之所向为指”。[5]可见,解“指”为“注意”这种释义符合传统经典注释的语用特征。从《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来看,“注意”不仅承接“望”这一视觉动作,是其由外在到内在的深化,更是引发“惊异”这种心理知觉的有效开始。所以,“始指异之”应解为“才注意到西山并对它感到惊异”。

综上可见,对照《柳宗元集》传本,苏教版《始得西山宴游记》“始指异之”之句所选文句无误。参合传统语词训释,“始指异之”之“指”应释为“才注意到西山并对它感到惊异”。此种注释不仅贴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本语境,亦符合经典注释的语用特征。

参考文献:

[1]丁帆,杨九俊.《语文》(必修一).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64.

[2][3]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762.750.

[4]慧琳.一切经音义.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253.

[5]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947.

猜你喜欢
永州西山柳宗元
永州的雪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西山公园
江雪
睡仙亭
李晖赴东航对接航线迎来突破性进展
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