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说的奇思妙构

2020-05-09 10:20李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老兵小姑娘车厢

李鹏

《在柏林》是美国作家奥莱尔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入选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这篇小说没有直面战争,而是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横截面,描写了车厢中发生的一幕,诠释了对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的感悟。我们都知道,微型小说创作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就是对结尾的处理。囿于篇幅所限,微型小说一般不会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最有技巧的地方在结尾。微型小说总会制造一种突然一转的结尾,造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比如欧·亨利的小说在结尾处理中就表现了微型小说独特的艺术特色——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柏林》这篇微型小说也同样具有这个特点。结尾中老兵的一席话和车厢里可怕的寂静,出人意料,制造一种戏剧性和冲突,将故事推向高潮,产生涤荡人心的艺术效果。可这种效果是怎样实现的呢?只有弄懂这个问题,也才叩开了这篇小说的大门。

那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是如何一步步营造出来的呢?我们可以尝试在创作者的立场,从环境、人物、情节等方面入手去思考和提问。

比如,小说为什么会选择“车厢”这样一个场景呢?为什么不会是公园、教堂,抑或是其他地方?显然,这反映了作家创作的深意。相比较而言,车厢是更容易成为人们聚集的地方,包括老妇、儿童、老人等各种身份的人,而且更容易实现“尽是妇女儿童,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人”的局面。寥寥数语,就把小说锁定在了硝烟弥漫的战争背后倍感凄凉的画面。由此开启的阅读,极易产生一种暗示效应,读者不禁要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健壮的青年去哪了?而这一矛盾的突起,就和小说选择“车厢”这个场景有极大的关联。所以,“车厢”为小说创造了一个矛盾和冲突的磁场。

场景的选择在微型小说中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桥》一课聚焦在洪水中的那座窄桥,才更鲜明地把人深层的情感凸显出来,人性的光芒才熠熠生辉;《穷人》一课在风雨交加的海边渔家小屋里展开故事情节,更能烘托出人物处境的艰难和人性的伟大。阅读小说,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点,对于走进小说深处至关重要。

《在柏林》中还有三处关于“车厢”的描写: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的可怕。

这几次“车厢”场景的出现,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和冲突。“声音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一个虚弱多病的老妇人,声音如何能盖住车轮声?看似不可思议,而其实,作者在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放大老妇人的声音带来的震撼人心的效果,让矛盾和冲突在故事中持续蔓延。除了车厢,还有什么场景能营造出这样的气氛,渲染出如此强烈的矛盾冲突呢?

后两次“车厢里平静了”“车厢里一片寂静”,这又是一个矛盾和冲突点。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怎能平静无声?作者在此有意回避了车厢里的其他声音,而将这“静”在纷乱中剥离出来,凸显在读者眼前,就把对环境的描写提升到了对人内心的刻画。

“车厢”小,拥挤而又嘈杂,集中将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场景中,让不同人物在这样一个相对集中的场景中,展现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并且制造出足够的矛盾和冲突,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吸引力。所以,“车厢”这一小小场景的选择,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助推了小说结局的跌宕和扣人心弦。这也是微型小说惯用的选取生活横截面来表现故事的基本策略。

再者,我们也可以围绕人物向创作者提问:为什么选择老兵和老妇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老头和两个小姑娘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把老兵和老妇作为主人公呢?在他们身上,表现了几个特征:年龄大,体弱多病,失去孩子,而且老兵即将上前线。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集中反映在了两位老人身上。仅仅从两位老人的遭遇,不禁让人去反思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老兵的一席话,更值得细细品读。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品析语词,体会语气是文本解读常用的方式。我们籍此方法分析老兵说的四句话。第一句话突出了两个信息“可怜的夫人”“我的妻子”,告知了两个小姑娘他们的身份关系,才会让她们有所收敛,“大概不会再笑”。而“可怜”则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句话,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刚刚失去三个儿子”,尤其是把“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放在句后,强调了“战争”这一关键要素,读起来异常沉痛。第三句,老兵也要上前线了。这一句是四句话中最简练的一句,但却是言简而意无穷。这一句和第二句连贯起来阅读,不禁让人对老兵的命运增添了无尽的担忧。老兵意识到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极有可能会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一样,“在战争中死去”,油然生出的是一份凄凉和无奈。如果说前三句情绪潜藏在文句中,那第四句就是最明显的情绪表露。“总得”一词尽显老兵的无奈,语气词“啊”的使用强化了这种情绪,读来有揪心之痛。这句对老妇的称呼没有顺承第一句的“我的妻子”,而变成了“他们的母亲”,为什么不说“把我的妻子送进疯人院”呢?显然,作者有意强调孩子和母亲的身份。“他们”已死,“母亲”已疯,这样的阅读冲击力是巨大的。综合分析四句话,你会发现,一个命运多舛、形象丰满的老兵形象跃然纸上。而这一丰满的艺术形象,却是靠几句看似平淡的话来塑造的。小说中人物语言对形象的构造的至关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阅读小说,不能对人物进行贴标签式的鉴赏,而应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打开思维空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再进一步思考,与老头“狠狠扫了一眼”的举动不同,老兵作为被嘲笑的当事人,为什么在接连失去亲人,妻子疯癫,甚至自己性命也将不保时,遭人嘲笑却没有一点激愤情绪,也没有任何神态动作的表露,语气显出的只是平静。是心灰意冷,百念俱灭吗?“小说的结构在于多元情感的交织和冲击”,在同一情节下,老头和老兵这两个人物的对比引发认知冲突,造成“错位”,人物的情感深层才会暴露出来。

人物形象的感受与理解在小说阅读中,是极容易被误读的。很多小说的阅读,容易把人物读成扁平化的形象塑造。孙绍振教授认为:小说则是把人物打出常规,突破常态心理结构,把潜在的意识、人格挖掘出来,在情感的失衡和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揭示人性的奥秘。在这篇小说中,老兵的表现都被“打出常规”,也就凸显了人物形象的丰富多样性。

“老头”“小姑娘”形象的意义在哪呢?

老头和两个小姑娘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老头只出现一个镜头,粗心的同学甚至都把他和老兵混为一人。老头的“狠狠地扫了一眼”,将老头内心的愤怒情绪刻画得淋漓尽致;两个小姑娘有两次出场,表现分别是“不假思索地嗤笑”“傻笑”,表现了两个小姑娘对战争的无知,或者是麻木。老头为何有如此反应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猜想老头的身份,以及他有可能经历过什么。只有他那番经历,才会让他感同身受,这样的举动也就更容易理解了。一老一少,两相对比,更容易产生对战争的叩问和反思。

而在情节设计上,老头与两个小姑娘的交锋是小说的一个转折,把读者的视线带进人物之间的冲突中。随即發生的老兵与两个小姑娘的对话,将故事推向高潮。虽然老头仅一个镜头,但这一人物的短暂的情节描写,为后面老兵的描写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直击人心。

假如小说中没有老头这个人物,把关于他的描写去掉又会怎样?读读试试,故事也流畅,但是人物之间没有了冲突,认识上没了错位,情节上少了起伏,故事就不吸引人了,魅力就会大大削弱。其结尾所造成的震撼人心的效果也就荡然无存。所以,不要看老头是个次要人物,但他发挥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角度看,何为主要人物,何为次要人物,也不能仅从着墨的多寡来判断。

一个优秀的小说作品,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应该是立体的、纵深的、多维的。(孙绍振语)正是由于这些人物之间的交锋,多元情感的交织与冲击,才会触发情感深处的动荡,才使得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小说,不能只关注单个人物,要把人物放在多个人物的情感网络之中,在合作与对抗、顺承与冲突中发现小说的美。

从以上粗浅分析,可以看出,正是场景的选择,不同人物的设定和交锋,营造一层层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起伏的故事情节,才会产生这样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老兵小姑娘车厢
春天小姑娘真好
春天的小姑娘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老兵
采蘑菇的小姑娘
一朵
采蘑菇的小姑娘
第9车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