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论在民族地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20-05-09 09:47王旭
青年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民族地区

王旭

摘 要:绿色发展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的继承和发展,是顺应历史客观规律、世界发展方向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文化。绿色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更是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遵守的客观自然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绿色发展理论的实质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这对长远的发展具有帮助作用,更是对绿色发展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实践作用。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坚定绿色生态理论的坚定不动摇还要将绿色发展理论视作一项长远的计划进行学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绿色发展理论已经缺一不可,究其原因是因为绿色发展理论包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对人类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坚持绿色发展理论对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更是可以指导民族地区的生产实践活动。

关键词: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成果,里面包含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支持。人与自然不是分裂的关系,而是整体的关系。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相反,将自然视为一种单方面索取关系,只将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对自然进行过度开采,那么最后必然会影响人们自身的环境。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着科学的认识、生动的实践经验,它可以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人类社會的进步。生态文明思想利得智慧结晶是有着深刻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作为支撑的,它经历了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过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为人类今后的发展道路扫清了障碍。

生态文明思想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的内容符合我国的发展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生态文明理论的学习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这些深刻的、区别于其他文明理论的特征要素决定了我们必须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将其作为理论指导,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保护中将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们最强大的理论武器,这就要求我们需要长期学习这个理论体系。

一、绿色发展理论在民族地区的理论意义

绿色发展理论源于生态文明发展观念,融入了马克思主义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一)绿色发展理论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是单一的结构形式,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结构,因此需要全面的系统思想来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论继承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念可以引导我们在各个地方的具体实践。很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位于祖国的边疆地带,生态环境问题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文化渊源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深入到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中去发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指导我们实践,因地制宜的进行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另一个方面现代社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的富足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需要用绿色发展理论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

绿色发展理论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学习得到的,不是人们凭空发挥想象力幻想出来的,它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发展性。绿色发展理论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基础上的实践积累得到的,因此绿色发展理论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持。

(二)绿色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的继承发展

绿色发展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价值规律、发展理论和发展内容。绿色发展理论利得客观规律性是以尊重自然发展为前提,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绿色发展理论是经过人们长时间的实践方式总结出来的,不是突发奇想、一蹴而就的得到的理论。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即人与自然都相互影响,自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反过来自然也总是留下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各种印记。绿色发展理论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现在行。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遵循并且合理运用自然的客观规律,不能无视和践踏自然规律,这就需要我们用绿色发展理论武装我们的思想。

绿色发展理论支持生态换件保护,主要体现在我们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用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人与自然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自然的客观性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绿色发展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价值

绿色发展理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在新的发展时期,对民族地区的环境改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绿色发展理论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坚持绿色发展理论的实施需要我们将生态环境的发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且伴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将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完全不顾长远的发展环境,只看中短期利益和眼前的利益,为了发展经济水平而牺牲自然环境,这无异于竭泽而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的千年大计, 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应该正确把握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民资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所以需要将绿色发展理论放在重要位置。生态资源一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一方面生态资源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人民从消耗自然资源中得到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根本原因是因为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可供开采的物质资源,人类的衣食住行或者其他的物质生活资料都需要自然资源的支持和给予。另一方面在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中自然系统占据着重要位置,自然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帮助,因此人与自然不可分割。他们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在我们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主义让自然环境健康有序的发展,人民需要自然资源提供各种物质帮助,自然资源也需要我们给予保护。 所以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绿色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二)绿色发展理论是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思想保证

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人们追求的只有物质温饱,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因此人们不再局限于对于吃饱穿暖的追求,对自己身处的生活环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社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也应该得到关注,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培养践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形式丰富多样,绿色发展理论也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支柱。

绿色发展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延伸与升华,可以引导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民族地区因为其獨特的条件,就更应该借助绿色发展理论来建设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地区也迎来了新的形式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因为民族地区有很多位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收入差距都很大,环境问题也相对复杂。马克思说过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只有真正维护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难题我们更应该实事求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的解决各项难题。虽然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非常复杂,但是我们仍然要时刻保持着开拓进取的精神、披荆斩棘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克服我们遇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务必将绿色发展理论融会贯通,做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既艰苦又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发展下,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追求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稳定发展,民族地区要实现这一价值追求,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坚持和发展绿色发展理论。改革开放发展了几十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是很多欠发达地区则利用本身的自然优势来换取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和改善,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而民族地区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则无法避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绿色发展理论的学习,应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生活化、大众化。绿色发展理论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深刻思考形成的,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律的最新认识,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人民检验的科学真理。从而使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向正确的道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党的十九大报告[R].北京,2017.

[3] 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 方时姣.绿色经济思想的历史与现实纵深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6).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绿色发展民族地区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