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为我们国家发展培养和输送优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承担着非常重要且艰巨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衡量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时,不仅仅关注到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更看重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具备高尚的人格,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高校必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们成为一名专业能力与人格品质兼具的优秀人才。高校思政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其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角色,才能够为高校思政工作质量的提升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文章将就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实践育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角色定位
当前高校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无论是在形式、内容还是在深层次的理念等方面都与之前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这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学习需求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其必须要认识到各项因素的变化与发展,要积极迎合全新的发展形势来寻找到新的教学方式,要在不断变化的大形势下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故步自封,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与突破。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实践育人的内涵分析
实践育人是高校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工作当中提出的一个新颖的教学理念。实践育人与传统育人理念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其更加看重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会更加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高校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之下,开始不断调整和加大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比重,为大学生争取更多实践历练的机会。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新型育人模式,成功突破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与局限,也大大丰富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内涵。纵观当前我国各类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理念的现状,其基本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的实验体验感受,注重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的教学理念以及全面提升大学生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高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中最关注的四个方面,如果高校能够将这四方面的工作做到位,那么其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将会具备更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更坚定的进取精神,他们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强大力量。
二、关于实践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分析
(一)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
之所以将高校思政工作者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是因为他们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性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负责指导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核心人物。既然是负责此项内容,那么就要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积极自主地去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实追随者。关于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文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第一,高校思政工作者只有成为马克思主義理论的学习者才能够不断提升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政工作者从事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学习马克思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先是为了育人,然后才是为了育己。举例说明:如果说高校大学生需要的是一杯水,那么思政教师就应该把自己变成一桶水,这样他们才能够给予到学生想要的东西。;如果大学生需要的是一碗米,那么思政教师就应该把自己变成一袋米,这样他们才能够将学生想要的米分发到学生手里。高校思政工作者将自己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远的追随者和学习者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高校思政工作者就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角色,在做教师的同时也要最好学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授给学生们的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是迎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教育。
第二,高校思政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自我发展与提升的必然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每一位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他们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自己作为发展的对象,要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促进自己发展。如果高校思政工作者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那么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与影响力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成为大学生可以相信和依靠的朋友与伙伴
高校思政工作者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其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学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着非常丰富和多元化的内容,而且其主要集中在心理和精神层面,其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学生们所学习和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会转化到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上面,会跟随和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高校思政工作者不仅仅是大学生的教师,更应该是大学生最信任和肯定的朋友,伙伴,要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引领者,成为真正关心大学生的人,成为真正在意大学生的人。
现在的大学生与之前的大学生相比,其在思想领域以及个性特征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个性更加自我一些,自尊心也非非常强,因此,思政工作者在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要改变之前的教育和交流模式,下意识地提升自己在某些方面要多加注意,要根据学生们的反应来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式,切忌直接提出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一定要给予大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保护的。还有,笔者想要在这里强调一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或者是一些原则性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拿出自己的专业和技巧,要软硬兼施,双管齐下,要确保学生在接受自己的教育时是心服口服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教师身份而口头承认错误,否则,其很有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甚至极端的后果。这也是为什么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伙伴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和学生之间总会因为角色的差异而产生距离,但是真正交心的朋友就会让彼此都放下防备,都能够真实的面对自己和对方。
(三)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非常少,他们在之前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为他们搭建起的象牙塔里面成长起来的,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更不知道自己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人,他们面对社会、面对未来都是一种无从着手的状态,因此,他们在此阶段最需要得到过来人的正确指导,而思政工作者便是最合适的人选。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要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要和大学生一起去面对他们的未知和恐惧,在大学生所遇到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或者遇见的每一个难关时都给予他们指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理念的核心人物,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起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当代大学生的内在个性特征、心理素质以及外在所面临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都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具有多变性。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时也要考虑到这些现实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随时进行调整和改变。
参考文献
[1] 李娜.基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下的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高考,2018.
[2] 李靓.基于“艺创”文化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智库时代,2019.
[3] 申洋.高校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
[4] 康颖.当代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政人才队伍建设与路径创新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
[5] 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学术论坛,2018.
作者简介:段会增(1978.11- ),男,汉族,河北邯郸人,大学本科,邢台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