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军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文艺观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最核心的地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素材来源,同时也是文艺的服务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艺相关问题所阐发的一系列论述,思想深刻,观点深邃,对于当下开展文艺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认真研究、自觉领悟,以更好地做好文艺工作,给人民带来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关键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工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9.063
文藝是火炬,是号角,照亮精神的道路,指引前进的方向。自党的十八大召开再到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党的十九大以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发表的关于文艺的讲话,逐渐形成系统完善的文艺观。文艺观中重点突出人民性,即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相关讲话所带来的重要启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当下文艺工作,推动文艺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1 将以人民为中心定为创作导向
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谈道:“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既是对文艺同人民之间关系的深刻阐述也是对文艺作品创作导向的准确定位,在文艺工作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性原则。
首先,人民需要文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方面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开始重视对精神方面需要的追求。对于个人而言,文艺作品能够起到陶冶情操、涵养心灵的作用,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正如《论语》中记载的那样,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另外,文艺作品还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文艺作品无论是电视电影、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还是文学、书法、杂技等,都是以语言、文字或者影像为载体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人们通过欣赏文艺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在思想交流中增强相互之间的情感认同。
其次,文艺需要人民。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作品的创作方法有很多种,但扎根人民才是最根本的。一方面,文艺创作需要贴近人民生活。纵观我国的文艺发展史,无论是千古流传的艺术经典还是时下流行的艺术新品,能够广为人民所喜爱无不是在生活当中挖掘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文艺作品需要人民的检验。在作品质量的好坏与高低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人民,既然文艺以人民为服务对象,那么人民对作品的评判就是最权威的标准。
再次,文艺要热爱人民。这里讲的热爱人民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对人民有感情,对创作有感情,情深而文挚。第一,文艺要为人民放歌。文艺作品中融入人民的喜怒哀乐,反映人民的心声,它给予人民的不只是娱乐消遣,更多的是感奋和动力,引导人民积极面对人生。第二,文艺要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与审美境界。就像对不同层次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一样,伴随着文艺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人民的审美品位与审美境界也是在逐渐地向更高的层级提升,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将以人民为中心定为创作导向,广出精品。
2 用明德来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
“明德”一词出自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指的是光明的品行、品质、道德。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着重要职责,以作品启迪人们的思想,陶冶人民的情操,还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以作品教育人,培养人,要用明德来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
树立家国情怀与崇高理想。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都体现着文艺家的艺术理想,文艺工作者要拥有崇高的艺术理想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在艺术理想上,文艺作品的高度、深度、宽度、厚度与文艺家自身是分不开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不慕荣利戒骄戒躁是艺术家成就经典文艺作品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时,文艺工作者还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使其得以创造性发展,因此艺术家应当具备崇高的艺术理想;在家国情怀上,那些触动人民心灵、深受人民喜爱的文艺作品都饱含着深沉的家国情。以2017年上映的电影《战狼2》为例,故事的取材源于我国曾经在一些战乱国家保护侨民的真实经历,浓郁的爱国主题沸腾着人民的爱国心。
坚守高尚情操和道德底线。做到这一点,广大文艺工作者首先应当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涵养,术业有专攻,从事文艺创作工作,最基本的就是过硬的专业本领。其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定职业操守,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从事文艺工作不能只看到作品的经济价值而忽略其最重要的社会价值,千篇一律的粗制滥造与扭曲经典歪曲历史的拙劣行为都是丧失责任迷失自我的表现,应当坚守高尚情操和道德底线,不忘作为艺术家的初心。再次,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高标准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搞创作,对文艺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可以说它是社会发展的“方向盘”。作为文艺产品的创造者,广大文艺家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神圣使命,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实践中,爱岗敬业,孜孜追求创新并不断服务人民,真正做真善美的传播者和正能量的传递者,个人只有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做到用明德引领社会新风尚。
3 把优秀文艺作品奉献人民大众
文艺工作者应当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角色,进行文艺创作要干实事,不能搞假大空的东西,要让作品成为文化艺术建设精神大厦的基石,用真情回报人民,把优秀的文艺作品奉献给人民大众。
首先,文艺工作者要用心搞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是口头说说就能做得到,提供人民最好的精神食粮需要艺术家持续保持创作活力,深入基层,不断向人民学习,扎根生活、贴近生活,用心去感受最真切的创作素材,激发最真实的灵感并倍加谨慎地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思考,充分考虑到作品能够为人民大众所带来的感受,以传播真善美、传递积极正能量为基本宗旨,以满足人民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其次,文艺工作者要防止错误倾向的侵袭。现实中存在的错误倾向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脱离人民。有个别艺术家只考虑自我的情感表达而忽视大众的普遍文化需求,完全脱离文艺为人民的方向。第二,去价值观。部分文艺工作者缺乏对我们自己文化的自觉,未能做到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立场的坚守;第三,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也就是歪曲历史、颠倒是非、丑化人物,这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文艺事业的不尊重。第四,唯利益化。文艺创作不能成为追逐利益的工具,应戒骄戒躁、保质保量的生产人民真正需要的精神产品。
再次,文艺工作者要勇于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样,创新也是文艺事业不断繁荣向前的强大动力。我们讲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向前进步,人民的精神需求也是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文艺工作者应当做到不拘泥于固有形式,不断更新观念,将创新思路融入作品当中,牢固树立创造文艺精品的思想意识,结合社会实际,紧紧围绕人民潜心研究,开辟文艺作品新路径,让创新引领文艺发展。
4 以繁荣文艺事业助力民族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着我们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强大物质力量的支撑,同时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民族复兴进程中的紧要任务是在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以繁荣文艺事业助力民族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经过五千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历久弥新,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深感自豪与自信。文艺工作者更应当发自内心的认可我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根基创造性的进行转化,坚持文艺人民性的导向自觉践行好群众路线,让更多文艺精品出现在人民当中,进而不断地铸就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新辉煌。
激发文化活力。作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创造活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厚支撑,作为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带头激发文化活力,让文化释放强大力量,以优秀文化提高全民素质,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过程中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进而起到积极地鼓舞人心的作用。
加强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是对我国古代和而不同思想理念的继承,不同的文化孕育着不同的文明,文明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学习有助于丰富思想,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在文艺产品上,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用文艺向其他各国讲述着中国故事,展示着我们民族的思想和审美,给以他们一些精神方面的启示,提供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今时代,我们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各国,我们也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经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点来反观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双向的学习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
[3]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杨水远.习近平文艺思想对文艺社会功能的阐释[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05):25-29.
[6]胡燕春,陈列兢.从习近平文艺思想看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民族文学研究,2018,36(02):5-10.
[7]员智凯,王樱.文化自觉视域下的习近平文艺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9-15.
[8]陈霞,刘海燕.“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9):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