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探索

2020-05-08 08:55曹庆傲
关键词:文化认同共同体大学生

摘 要:文化认同是形成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关键,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思想尚未成熟大学生受文化全球化和境外普世价值的影响产生了认同危机:出现了价值观扭曲、民族文化认同弱化、理想信念动摇等现象。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和认同迫切而重要。本文梳理了中外学者文化认同的研究,进一步探索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学生;共同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文化认同作为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影响并制约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加强文化认同的研究及其重要。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再次体现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通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形成对中华民族的真正认同,进而形成并坚定“四个自信”意识。

研究表明文化还是维系爱国情感的重要力量[1]。爱国主义强调各个维度的国家认同,而重点是文化认同。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是对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的最直接体现。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然而,全球化致使多元文化冲击,使思想尚未成熟大学生受文化全球化和境外普世价值的影响产生了认同危机:出现了价值观扭曲、民族文化认同弱化、理想信念动摇等现象。目前仍存在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整体认知、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研究不深、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认同等文化自信缺失现状。经济、文化的全球化正减弱着人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深刻影响民族国家前途命运。在当代全人类面临挑战和问题,都涉及到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学术研究拥有巨大空间[2]。余秋雨曾在《千年一叹》中说过一切冲突的背后都是文化问题。在香港动乱频发边疆形势严峻的今天,加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凸显重要和紧迫,也是维系国家发展与稳定,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

、文化认同研究现况综述

1.国外文化认同研究现况梳理

国外对于文化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有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文化认同最初由弗洛伊德(1921)在《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中作为心理学的概念提出来,形成了对文化认同最初的探讨。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代的到来,文化认同开始受到关注。Ernest Geller(1983)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阐述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Clifford Geertz(1983)在《地方知识:诠释人类学论文集》中主要探究了文化认同的生成机理。此间,主要是文化认同理论的构建和完善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冷战结束后Samuel P. Huntington最早开始了探寻世界混乱的根源,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中提出:文化的差异是导致分裂和战争的根源,文化的相同部分可以促进达成合作共识。20世纪90年代最大的转变是:学者的研究开始从重点关注意识形态和理论构建转向重点关注文化认同与特定群体和时事间的关系方面。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认同不再是简单的国内问题,变成了国际间的竞争性问题。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依托全球化视角展开,代表性的如:Samuel P. Huntington(2005)开始对全球化时代美国文化认同担忧,他指出作为移民社会的美国,“文化同化”是其面临的最主要挑战。Mike Featherstone(2009)在《消解文化一一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文化认同》一书中对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消解与文化认同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Yosef Lapid(2003)在《文化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中指出在全球化时代狭隘文化认同理念不可行。Jonathan Friedman(2003)在《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中系统比较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进入新世纪,研究大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指出文化认同不是封闭的民族文化认同,而是应该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多元文化当中有益的部分,从而建立起新的民族文化的认同。

2.国内文化认同研究现况梳理

国内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涉及到文化认同的是中国台湾学者葛永光(1991)的《文化多元主義与国家整合》。中国大陆第一本关于文化认同研究的专著是郑晓云(1992)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对文化认同进行了理论建构。他们的研究共同构成国内文化认同领域早期文献。进入21 世纪,文化认同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长,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通过整理可知,国内学者对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与构建和对特殊群体文化认同的研究两方面进行的。因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特殊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

第一,文化认同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对文化认同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认同的概念和文化认同的价值与意义两方面的研究。

(1)概念界定研究:国内较早研究文化认同的学者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3]。学者崔新建认为:文化认同是要信奉共同的文化理念,拥有共同的思维模式,秉持相同的行为规范 [4]。吴灿新研究以为:文化认同是生活在一个区域的人们对文化理解、接受、保护和实践过程,并以此文化的价值观引领自己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5]。余晓慧认为,文化认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文化过程,是认识自我、创造自我和回归自我的过程,文化认同具有永恒性、稳定性、主体性和批判性[6]。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关于文化认同概念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核心观点都是价值观的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就是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对于自己所属群体文化的归属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等价值观的认同。

(2)文化认同价值与意义研究:文化认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化认同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稳定。学者郑晓云很早就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增强凝聚力的关键[2]。韩震从历史哲学的视角分析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三者的关系,认为文化认同可以促进国家认同[7]。彭慧、潘國政课题组长期研究得出文化认同有利于海外统一战线的形成[8]。郎维伟研究得出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9]。学者许纪霖是比较早提出文化认同和爱国主义有一定的关系。徐朝亮、周琰培在《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一文中认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有利于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责任心。杨玉玲《文化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工程》,苏尚锋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在于文化认同》一文中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核心在于文化认同。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公认文化认同对国家安全、国家认同、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都有重要作用。有一些学者提出和肯定了文化认同对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但是关于文化认同对爱国主义教育影响的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系统性研究还没出现。

第二,大学生文化认同现况研究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化认同危机现况描述以及对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探究两方面进行的。

(1)文化认同现况研究:通过对近几年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现况主要有:对主流文化认同趋于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不充分、对西方文化认盲目崇拜等,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存在文化认同危机。代表性的研究如:樊娟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民族文化认同淡化,西方文化模式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淡化,信仰缺失等现象[10]。程为民、熊建[11]、王春江[12]通过研究认为大学生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认知。蔡妤荻[13]、尹旦萍[14]、李从浩[15]等人主要是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主流文化认同问题,他们认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主流文化认同是必须和急需加强的。对于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中,王晓刚(2018)、张雁军、马海林(2012)、万明钢、王亚鹏等(2004)主要是从藏族大学生特殊群体着手,王霞、何欢(2016)、杨海萍(2013)、黄志蓉、常海亮(2013)、龙玉红、段涛涛(2012)等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着手研究文化认同问题。总体上国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较多,但是对普通大学生的研究相对匮乏。普通大学生对国家意义重大,相关研究有待加强。

(2)文化认同危机产生原因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四方面阐述,①全球化影响论。代表性的研究如:杨建义(2013)的《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的多维探析》,张汝伦(2001)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樊娟(2009)的硕士论文《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方铁、何星亮(2006)《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等都认为文化认同问题本质上就是由经济全球化引起的。②传统文化认知危机论。很多学者都认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知识储备不足才引起文化认同减弱。学者桂署钦认为在西洋文化强势的影响下,多元文化的影响给大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带来了挑战 [16]。余秋雨长期考察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优于任何文化,之所以不被国内外理解就是因为我们不注意推广[17]。③主流文化宣传问题论。如卢衍鹏认为主流文化自身定位不准确、文化管理机制落后最终导致了主流文化的市场空白[18]。中国主流文化目前缺失国际需求市场,以至于中国主流文化产品的市场难以与消费者的人文追求和审美取向一致。④教育影响论。代表性的研究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我国填鸭式灌输教育使大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导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厌倦。高校重视理工科轻视人文社科的现实问题仍然存在,功利化的教育模式让大学生人文素养熏陶不够。综上可知,国内学者认为大学生文化认同弱化的原因主要有: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侵蚀、传统文化的缺失、主流文化宣传问题、教育功利化、互联网文化碎片化的影响等。但是,影响文化认同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目前,学者对影响因素的归纳研究不全面且缺乏系统性,如独特优秀的中国近代革命文化、博物馆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文化认同的重要元素,但重视和研究其作用的学者却极少。

第三,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路径研究

李一凡、周德刚在《引导大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法分析》一文中强调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着手。学者秦宣[19]和董海浪[20]都认为,解决文化认同危机,应该用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一些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合作碰撞中形成的。国内学者多数主张用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的引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变文化宣传和教育模式等方面来解决大学生的文化认同问题。总结可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现况的研究主要是从认同危现象、产生原因、培养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部分学者在全球化的视角开展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文化认同研究主要是从理论构建和对特定群体文化认同的研究两方面,部分学者侧重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对国家文化安全与信息传播的研究。对特定群体文化认同的研究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针对文化认同的研究,关注少数民族特殊群体文化认同的研究较多,对普通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研究较少,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普通大学文化认同减弱,形势严峻,对国家影响深远。对大学生的文化認同的研究多停留在问题、现况描述和学理阐析层面且缺乏系统框架。

、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意义探究

1.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受文化认同的影响和制约,没有文化认同更谈不上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就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没有文化认同支撑的文化自信是不牢靠的。文化自信的根基在于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没有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便无从谈起[21]。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情感上倾向中华文化,理性上认可中华文化,并能够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寻找到自己的根和祖,并最终形成文化自信。用文化认同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最终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因此增强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增强文化认同。

2.文化认同有利于爱国主义的培育

爱国主义就是爱自己祖国的山河湖海,爱祖国的历史文化,爱国家的政体制度等。核心是认同和爱自己国家的文化,因为不管是历史还是政体等都是文化的堆砌。对祖国的爱和情感都源于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本质,文化认同强调民族成员身份的归属和意义的探寻[22]。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没有文化拴结的爱国主义是不稳定、不坚实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爱国主义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加强文化认同有助于厚植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认同把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仅仅连在一起,文化认同的团结力量得以让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屹立世界之林而不倒,文化认同是我们国家合法存在和发展的主要话语权依据。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精神产品,它是人们的心理寄托、情感归属,是实现其他认同的内在基础。文化认同构成“我们是中国人”的集体认同,是培育人们国家统一意识的基础,它既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也是国家认同的核心要素,国家认同的首要体现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和重点就是培养人们具有理性而坚定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价值认同,它是所有认同里面最重要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意味着认同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革命文化,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认同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文化认同强化了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导致爱国主义萌发,文化认同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基础,是维护国家繁荣统一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都蕴含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加强文化的认知、认同教育必然会让人们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文化认同的削弱必然导致国家认同的弱化,失去文化认同的国度也难以称之为国。国家只有通过强化文化认同来实现国家的发展与稳定[23]。另外,爱国主义反之又可以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爱国主义有利于强化对国家政治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强大动力,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领会与认知,最终使我们对中华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真正的认同。因此,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强大动力。

3.文化认同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在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观点,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当务之急。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中华各民族和睦团结的基础,有了文化认同,国家才能够保障长治久安。2017 年10 月中共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的政治理念和民族工作指向写入报告,并载入党章。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作一个“文化体”,中国文化是“一体多元”的格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国家之间更是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和交往,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是在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无法回避的事情。文化认同是凝结文化共同体的基础,文化的认同带来心理上的归属感,带来价值观的肯定和认可,文化认同最终会让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形成。文化共同体让全国人民拥有相同的价值追求,有着一样的文化理念,有着理想信念,无需外力强迫,他们紧紧铸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荣俱荣、一损皆损。因此,只有积极培育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9]

高校加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具体措施

1.加强中华文化通识教育的力度,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1)重视人文学科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爱国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世界大同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知行合一的思想,以德立人、以德立国的思想,诚实守信的思想,大公无私的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等等。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是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国家,中国文化必然有它的绝对优势和长处。很多大学生之所以错误的认为国外的文化比较先进,就是因为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文化不自信主要是因为文化不认同,不认同主要是因为不了解造成的。中国人是因为生活在中国文化的圈子里,天天都能够接触到中国文化,太容易触碰到中国文化了,所以不懂得珍惜中国文化,余秋雨说这是人类的通病。余秋雨在1999年底,亲身经过三个月的艰险考察,对比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以及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对比后才真正读懂中华文明。考察结束踏入中土地的那一刻,余秋雨说:我离别之后才读懂它[24],包含着对中国文化的检讨和愧疚。

市场经济时代,中国长期人文教育的轻视,功利化的加重,让很多大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较少、较浅,对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文化也只是了解皮毛。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只一味追求实用性的技能学习和证书考试,很少人愿意把时间花费在阅读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甚至越来越多人已经对视频和网络中播放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内容也不感兴趣。结果导致很多大学生至今都未意识到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认同。《文汇报》记者在上海高校做过一个调研:当代大学生50%以上的课外阅读时间都是阅读应用型书籍和娱乐休闲型书籍,大学生越来越不喜欢阅读一些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书籍。了解文化是认同文化的基础,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美国、欧洲等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很久以前就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提出学校和教师应该设计一套以人文教学为中心的新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这个呼吁当时震撼了美国的教育届。麻省理工学院一直要求大学本科生必须系统学习社会学、艺术学、人文学等方面的课程才可以顺利毕业。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强调: 理工、自然学科的教育大纲要融合人文学科的知识,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学识的知识面。中国高校加强和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科学设置人文课程,增加人文素养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

(2)强化中国古代史、历史意识的教育

学者费孝通曾经说过:历史和传统相当于文化的根和种子,文化是不能脱离历史和传统独自成长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都是在历史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巩固的,历史意识是国家意识、爱国情怀的一个最基础的承接面,没有这个承接面,其他一切教育将因这个承接面的缺失而落空[25]。因此,强化大学生中国历史和传统的教育,使之脑海中形成完备的中国历史文化画轴,是其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历史观扭曲,从根本上讲还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不熟悉。中国古代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26]。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古代史教育,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最终形成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在台湾问题悬而未解,香港局势动荡不稳的时候,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中国古代史教育,使交流频繁的两岸三地大学生都能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国历史、认同中国历史,守住祖国的稳定和繁荣。

2.多样化宣传中华文化,强化大学生多维度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化认同是我们的根,不了解认识本过的文化就等于丢掉了自己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我们的价值和精神追求,之所以不被年轻一代理解和认同,主要在于我们不懂的宣传和创新。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的这6个月时间,余秋雨教授走遍欧洲26个国家的96个城市,对96个城市的文化进行考察和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之后感慨道: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在其它文化群落不被了解和难于了解,主要在于我们自己不重视领会和推广引起的。因此,坚持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宣传和推广中华文化尤其重要。

(1)重视网络平台的文化传播作用

现在是网络自媒体的时代,大学生长时间都是在网络上面学习和工作,重视网络上面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宣扬是必由之路。网络新媒体的文化宣传也应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委和学工部门可以下达一些和宣传中华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纳入年底学院考核范围。让班级结合主题班会和党日活动相应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网络知识竞赛、网络读书分享活动、网络诗词接龙等,以此来激发大学生参与网络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潜移默化的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播,让中华优秀文化入心、入脑。

(2)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化校园的文化感染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参与最多,最直接、最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是时代的大背景,随着西方的电影、文创产品等不断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视觉神经,同时也让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影响了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因此,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引领,是高校文化认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校应該丰富文化校园活动,增加宣传手段,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吸引更多年轻的血液加入。如开设人文讲座、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开展戏曲戏剧进校园活动、开展红色革命年代话剧展演活动、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竞赛活动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裹上时尚的外衣,结合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让其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轻松愉快的了解认识中国古代、近现代及当代的国情,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3)加强文化实践活动,现场体悟文化的震撼

我国自古提倡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精髓。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现场给心灵带来的震撼,是课本上学习的知识和校园活动中感知的文化不能比拟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现场考察走遍欧洲大地写出了《宇宙大系统》,尽显对古欧洲文化的喜爱和认同;司马迁历经十四年踏遍中国历史古迹,实地考证之后心中才形成完整的中国通史脉络,用《史记》展示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余秋雨几乎走遍每一处中国文化历史遗迹现场,感受到文化的震撼才形成对中国文化深深的爱和认同,《文化苦旅》处处展示他对中国文化的重新阐释。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带领和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亲临文化遗迹现场、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基地等切身体验民族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与脉络,用事实支撑,强化教育效果。另外,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活动,切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

3.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让大学生形成文化自信、内化于心

(1)对比它国文化是深刻认知中国文化的基础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让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既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毫无批判的认可、接受,也不是对西方文化毫不了解的否定,应该是基于理性客观的比较、思考和选择的结果,在对比中逐步建立起來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余秋雨穿越数万公里实地考察了其它文明遗迹,通过和中国文明对比才真正读懂我国文明,通过对比才更加理解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优越性,进而对产生更加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中华文化认同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让大学生在认知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了解它国文化,才能够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形成坚不可摧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学者乐黛云曾说过: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的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27]。教育当代大学生就要让他们学会主动地鉴别、比较、反思来加深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比较中形成的文化认同才是自觉的、坚不可摧的文化自信。

(2)了解它国文化是自国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文化也存在着多元共生的关系,任何文化都不能够脱离其它文化而独自存在,文化的自我独尊只会造成文化的迅速落败。坚持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吸引其它优秀文化可以让自己的文化变得更加炫灿多彩,北魏时期中原汉族文化融合了拓跋家族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让中原文化多了一股马背上的豪放和大气,造就了大唐文化盛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要在客观比较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让本国文化变得更加优秀和完美,从而让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加坚定的拥有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李琼.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4):143-147.

[2]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我们的时代[J].云南社会科学,2018(06):178-179.

[3]郑晓云著.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4]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02-104+107.

[5]吴灿新.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建设[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3):49-53.

[6]余晓慧,张禹东.文化认同的世界历史语境[J].东南学术,2011(02):134-140.

[7]韩震. 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4):70-74.

[8]彭慧, 潘国政.新形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与海外统一战线工作[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6)。

[9]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12-21.

[10]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9(07):36-42.

[11]程为民,熊建生.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基于国内十余所高校7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4):68-71+87.

[12]王春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7(08):104-106.

[13]蔡妤荻.汉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文化适应现状调查——感知文化距离中介效应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8(03):82-88.

[14]尹旦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Z民族大学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6):41-45.

[15]李从浩.少数民族大学生“四个认同”与公民意识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1):95-99.

[16]桂署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7):77-78.

[17]千年一叹[M].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余秋雨, 2012.

[18]卢衍鹏.主流文化的解构与文化研究的重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32(04):134-137.

[19]秦宣.分化与整合——谈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J].教学与研究,2012(02):5-11.

[20]董海浪.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1]郝桂荣,李本智.大学生文化观现状及树立文化自信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3):31-34.

[22]赵丹.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引导研究[J].民族学刊,2018,9(03):84-89+126-128.

[23]杨海萍.全球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黑龍江民族丛刊,2013(05):10-15.

[24]曹庆傲,朱佩伦,唐艳秋.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措施研究——读余秋雨系列著作想到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02):94-96.

[25]张素蓉,张明秀.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教育评论,2013(02):60-62.

[26]聂甘霖,陈纪昌.加强中国古代史教育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J].人民论坛,2018(25):126-127.

[27]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方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9.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共同体大学生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