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镓儫
内容摘要 纵观《孟子》一书,尽管孟子有过“春秋无义战”的言论,但是他在书中仍有多处论及战争。将孟子的为政思想与其战争观相结合,可以发现孟子战争观的核心是具有儒家特色的“农战”思想。孟子的“农战”思想在诸子百家的战争观中自成一派,既与诸子的战争观不同,亦与同样持有“农战”思想的法家存在差别。
关键词 孟子 农战 儒家
1 引言
以往对孟子的研究,通常将其为政思想与军事战争思想分开,分别将其归结为孟子思想中“仁政”与“义战”两个方面。这种研究方式固有其合理性,但这是以今天的学科分类方式对孟子的思想进行研究。如果将这两种思想放回到战国时期,那么为政思想与军事思想可以合为“强国之道”。而孟子的“强国之道”,正是农战。
2 孟子的“強国之道”
有部分学者单纯地将儒家归纳为反战派,这是有失偏颇的。处在战国时期的孟子尽管反对不义的战争,但是他并不回避战争,而主张“义战“。齐宣王与孟子讨论与邻国的交往之道时,二人论及“勇”。孟子认为,仁德之君所应具备的应该是庇护天下苍生、讨伐世间不义的“大勇”。他说“《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1]这段话通过列举文王、武王的征战,反映了孟子对战争的看法。他认为,战争不应该是制造混乱的,而是用来获得安定平定的有力手段。面对战国的乱局,孟子赞同通过正义的战争来获得统一与稳定。他反对“不义”战,不仅仅是因为战争中诸侯彼此之间互用权谋、勾心斗角,还因为诸侯强迫处于饥寒交迫、困苦不堪的百姓参与战争。他认为百姓困苦不堪却仍发动战争和“杀人以梃”“杀人以刃”是没有区别的。但如果实行仁政,使人民的生活境遇达到“养生丧死无憾”“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地步,而同时其他的诸侯国却不行仁政,就能实现“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的理想。
在孟子向诸侯提供的仁政方案中,农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甚至其地位远远要高于历来为儒家所重视的伦理教化。在《孟子》的首篇《梁惠王》中,孟子第一次具体阐述仁政的内容,其中对于农事提及甚多。“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但是,对于伦理教化却仅有一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样的表述并非个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在这里,孟子认为伦理教化的学习应该在农闲的“暇日”进行,百姓的主要活动还是以生产为主。可见,在孟子的仁政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是让百姓先能够进行安定的生产生活,这样就能有大量的百姓前来归附,实现“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的局面,自然是无人可挡。
因此,施行仁政的君王首要做的便是鼓励、帮助百姓发展农业生产。当百姓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其他诸侯国的百姓会处于向往美好的生活归附于仁义之君,即“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方面,天下人民归于一国,自然“定于一”,无须征战;另一方面,倘若仍须征伐,此时已经有了足够的民力,定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要求君主实行仁政,固然更多出于道德情感色彩,但是站在政治考量角度来看,施行仁政的目的则是吸纳更多的人民来壮大国家的实力。
3 其他史料中的孟子“农战”思想
3.1 战争频发且造成极大伤亡
战争的残酷化极大增强,带来巨大伤亡,主要表现在战争方式的多样化与战争规模扩大化两个方面。火攻、水攻等大规模杀伤战术应用于战争中。《孙子兵法》中就有“火攻篇”,详细记载了火攻战术使用的条件及兵力部署等问题。《战国策·赵策》中记载了智瑶和韩、魏两家出兵赵氏,围困晋阳而不能下,于是引水淹灌晋阳城的内容:“三月不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2]。大规模杀伤性战术投入使用使各国人口极易产生大规模的减少。而为了能在战争中取胜,各国也纷纷加大兵力投入。这就使国家需要稳定的人口增长来维持军事战争需要。而鼓励小农生产是促使人口有效增长极为有效的方法。此外,频繁的战争需要有足够的社会财富支撑,这意味着要有足够的社会生产,使劳动力与土地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客观的社会财富。
3.2 流民问题日益严重
流民问题的普遍化不仅仅是因为战争,还与剥削阶级的夺田占地有着极大关系。《中国流民史》中记载:“……奴隶,流亡到荒野山林,开垦土地,成为个体农民。”[3]大量的流民脱离于国家的控制,会使国家实力急剧下降,因为其大量存在使劳动力分布与生产资料分布出现了极大的不协调。
3.3 与孟子的师承有关
儒家自孔子始就有十分浓厚的重农思想,“足食、足兵、民之信矣”,着重强调了耕种在国家的重要地位。尽管孟子并非师出孔子,但孟子所处年代距孔子不远,还是较为全面地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4 孟子的“农战”思想与战国时期较为流行的法家农战观的差异
4.1 对待战争的倾向存在差异
法家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发展农业富国强兵以有更强的实力投入战争中。而孟子虽然主张“义战”,但是相较于法家对战争仍持保守态度,更多倾向是借助重农政策招抚四方之民。法家则是一种较为激进的态度,即“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4.2 在“农战”政策上也存在差异
法家的人性论整体上认为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他们会选择逃避较为艰苦的农业生活转而经商,脱离国家的控制。而一旦商人富有,就会倾向于骄奢淫逸,产生危害国家的“岁、食、美、好、志、行”的“六虱”。因此,法家主张通过严刑峻法、奖励耕战来构建一个全民农战的社会;而孟子则从性善论出发,主张要顺应民性,使百姓有恒产,然后再施以教化,即裕民兴教。
综上,无论是从文章角度还是历史条件进行分析,孟子的确有明显的“农战”思想。同时,其“农战”思想具有鲜明的儒家色彩与孟子个人学说的特色。研究孟子“农战”思想无论是对儒家政治理论的研究还是孟子思想的理解都是颇有裨益的。
(作者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在读本科生)
【参考文献】
[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