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连强
核心提示 随着全球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已从高度技术化与学术化逐步向外延伸,形成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化新时代。随着信息化建设新的浪潮的到来,人工智能即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颠覆性影响。国有企业审计如何抓住历史机遇主动应对,有力推进审计技术向人工智能方向迈进,是当前值得深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文章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对人工智能审计的发展应用进行研讨。
人工智能对审计带来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如火如荼地发展,不少国有企业实现了入门级人工智能审计,审计智能化程度得到了提升。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开发应用了ERP环境下的辅助审计信息系统、ERP环境下的审计抽样系统、审计智能预警系统和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尤其是审计智能预警系统的开发和成功应用,使人工智能审计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得到了初步实践,大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智能化程度。
相比传统的审计,审计业务范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而不断扩大。国有企业传统审计的业务范围大多是审查会计报表及会计资料,着重审查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较少涉及其他环节,缺乏应有的深度。使用人工智能审计技术后,国有企业可以借助电脑强大的计算能力对各专业管理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化的深度检查监督,解决跨专业知识瓶颈局限,尤其是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安全环保等细分专业管理方面,直至达到审计的全覆盖,并精细审计工作,优化工作程序,增加企业效益,使审计的监督、增效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人工智能审计结果的无差错特性将大幅提高审计质量。人工智能审计突破了传统审计固有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为基础,实现审计数据分析能力几何级增长。人工智能审计的工作过程其实就是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也就是基于0和1的二进制运算,在计算机程序本身没有错误的基础上,计算结果出错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计算机程序运行得到的审计结果出错率同样如此。因此,相较于传统审计方法,人工智能审计结果准确率大幅提高,审计质量必将得到保证。
当前人工智能审计的瓶颈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利用人工智能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对内部审计应用人工智能进行审计相关内容未做明确规定。现有的审计工作准则、相关法规及规章制度存在滞后现象,不能详尽地指导人工智能审计实践。人工智能审计作为一种先进的审计方式,尚未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其地位、适用范围、操作方式和方法。我国开展审计的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尚没有明确地将人工智能审计手段正式列为审计方式之一,其立法存在滞后性。人工智能审计的法律地位(即合法性)是审计立法中应当予以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了人工智能审计的合法地位,确认人工智能审计所形成审计证据、审计分析等的法律地位,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规范、安全的环境和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有的企业网络仍不稳定,甚至出现信息拥堵、服务器瘫痪的事故。同样适用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审计数据库还有待开发,数据库要存储海量的数据信息,对于存储的数据应该怎样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应采用文件管理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类存放、管理。由于很多数据源会带来大量质量低、价值密度低的冗余数据。因此,要对数据源进行相应的清理,在导入时做一些简单的清洗和预处理工作,最后导入质量高、价值密度高的有效数据。对于审计部门而言,什么数据需要保存,要永久保存还是暂存,应当根据数据的价值和所需的成本来决定。加强建设人工智能审计平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审计能力、审计质量及审计效率的基础保障,更是提升审计监督范围和力度的需要。
人工智能时代,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人。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部审计虽然得到了很多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认可,但由于目前人工智能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时间不长,加上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审计时习惯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人工智能的接触和了解较少,以及存在还不会使用人工智能审计技术等问题,造成内部审计人员还难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下内部审计对具有信息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人工智能审计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应用综合体,现有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技术能力还不足以保证人工智能审计的正常使用,只有通过各种渠道拓宽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学习使用人工智能审计发现数据线索、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内部审计团队,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人工智能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审计发展途径与展望
审计的前期需要大量企业经营管理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人工智能审计同样如此,并且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读取、转化、格式化操作,转变为人工智能可以识别的数据形式。目前,通过ERP等各种软件,国有企业各类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等已经基本符合处理要求。数据的收集整理是人工智能审计的前提,也是目前难度最大的一步,数据处理同样需要目前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平台将各类数据处理加工后,进行储存,以待人工智能审计系统进行调用、审计分析模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审计线索,明确审计重点。
如今标志性特征“出差+加班”将不复存在,在5G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远远比飞到某一城市现场审计来得划算,工作中最占用时间的重复性劳动也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工作空间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审计工作将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能够释放工作潜能所需的信息系统、移动办公、网络连接和资源,让他们无论在什么地点工作都富有成效;通过数字设备,在任何地点都能实现无缝协作及联系;确保敏感数据的收集满足严格的信息安全标准,建立可以跨设备和平台运行的数字化平台。
首先,被审计企业建立具有统一接口的数据平台,将企业所有的經营活动、决策过程、各种管理方面等业务资料数据化,数据标准化、格式化,存入数据库中。其次,人工智能审计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安全认证后与该数据库建立连接,根据实现导入系统内的企业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准则、内控等条条框框,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扫描、监测、梳理,整个过程类似目前的电脑杀毒程序,对全部数据进行监测,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全覆盖所有数据,避免审计风险。最后,智能程序根据扫描出的违规业务、风险缺陷等编写底稿并整理好所有附件,并根据底稿自动出具审计报告,形成一个详细的具体的审计结果压缩包,并自动下载到相关计算机内,供审计人员参考。该过程的实现存在两个难点:一是数据的标准化、格式化;二是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系统需要高度智能化。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随之攻克。
人工智能审计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审计的人工智能建设亟须站在一个更高的战略性高度,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当然,人工智能审计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人工智能审计的发展之路还很长。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敢于面对各种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更新理念,勇于开拓创新,实现人工智能与审计业务的有机融合,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审计的纵深发展。
(作者系中石化齐鲁分公司审计处 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