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叠瑶
2020年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的元年,盘点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采取的独创性措施正当其时。
自2017年7月江苏省委正式将江阴确立为全省唯一的县级集成改革试点以来,江阴坚持以“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定位,构建了以党建为统领,以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公共安全为一体的县域治理“1+5”总架构。江阴的集成改革从7大领域、38个方面、356项改革任务全面推开。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以系统集成思维和更高站位促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点、区域特征、江阴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之路。舒适的营商环境正不断激活江阴这一“江”春水。
南山区探索推出“南山创业包”,由串联改为并联审批,做到企业早晨想好名字,下午就能够“拎包”,包里面涵盖企业开办所需执照、公章、税控盘、社保开户以及银行开户五项内容,最快一天就可以办好。此外,南山还推出“电子锣”,如有公司法人敲锣,即可将视频推送到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上,免费给企业做宣传。
2019年8月26日,衢江区第一批55项涉企奖补“即享即兑”政策正式落地,实现了申报材料清单最少、审批流程最简,奖补资金24小时内拨付到位。55项涉企政策中,33项精简到“零材料”申报,由部门直接审批兑现奖补资金,企业“零跑腿”就能享受到政府政策红利。为推进惠企助企政策快速落地,衢江区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对工业政策、服务业政策、电子商务政策、外贸政策、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等六大类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将政策兑现分为“即享即兑”“年度统兑”两大类,全面优化兑现流程,强化兑现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
“亲橙办”是余杭区专为服务保障阿里巴巴集团设立的统筹协调单位,不仅做了大量服务阿里巴巴的工作,还为余杭区探索了一条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子”。在“亲橙办”运行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4月底,余杭区成立服务保障重点企业领导小组,并在该区五大产业平台和18个镇街均设立服务保障重点企业工作专班,简称“亲企办”;设立服务西部乡村振兴工作专班,简称“亲禾办”,专门服务保障该区大径山区域范围5个乡镇的农文旅重点企业。
仁怀市推出“五进一服务”工作模式,真正把“为民服务解难题”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一是进园区经开区,协同名酒园区、经开区,为企业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上门服务。二是进商会(茅台商会、青商会、浙江商会等),携手商会帮助商会会员企业协调,解决在经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维权事项。三是进酒协,听取酒协针对仁怀市目前中小类酒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四是进企业,了解各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五是进老百姓家中,对老弱病残人群,仁怀市采取上门服务措施,由专业包办人员收取办理事件的相关资料证件,待事件办理结束后再将办理结果送返至百姓家中。
利器 如何提高各级政府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改善营商环境举足轻重的一环。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无疑能显著提升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营商环境观察员主要由“两代表一委员”、企业高管、商会(协会)负责人、相关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组成。由荣昌区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择优遴选推荐,在征得被推荐人同意后由区政府聘任,每届聘请20人,聘期为2年。观察员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为:以兼职形式,对改进营商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有损营商环境的行为和问题、民营经济主体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再由政府对收集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安排有关部门限时整改落实。
“企业咖啡时”是成都市双流区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以“咖啡文化”为载体,采取“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搭建的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平台。“企业咖啡时”每月开展1场主活动与N场子活动,活动形式包含但不限于区领导接待日、热点研判、企业推介、企业资源发布对接、投资政策解读及推介、项目展示及融资对接、员工关怀等内容。
近年来,宜兴市围绕“3550”改革目标实施方案,再造企业开办流程,设立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办企业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办理,将申领营业执照、刻制企业公章、开立银行账户、申领税务发票等环节与企业“多证合一”登记合并办理。
自2019年7月起,莱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服务窗口全部实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新理念,即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各项审批业务时,只说“行”,不说“不行”,“只设路标,不设路障”。莱州市要求,对于不属于政务服务中心受理范围的事项,工作人员绝不简单说‘办不了、不知道、不清楚,而是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上,给他们指路、提供建议,明确告知办理的方法和相关部门。对不符合审批条件的,向申请人讲清楚来龙去脉和缺少材料,主动提供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单、申请样表等,必要时可按要求酌情进行容缺受理和延时服务,切实让申请人“一次办好”。
2019年以来,遂昌县税务部门积极推进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落地,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农村电商再迈新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讲师团进驻企业,围绕供应、物流、销售、人力开展全方位辅导,为企业发展做好“后勤保障”。此外,面对农产大户提出的办税路途远、成本高、耗时长三大难题,遂昌县局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增设乡村涉税事项办理点,打通税务干部和试点乡镇工作人员联络渠道,辅导乡民勤走“网路”。
武隆区建立招商企业跟踪服务制度。具体包括建立全区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及时跟进领导拜访企业,落实专人对接联系;建立“旬报”和函告制度,要求招商中心及时通报招商企业的签约情况,同时要求相关审批部门立即跟进服务;建立“项目经理”制度,由分管区领导担当“项目经理”,跟进协调解决影响项目落地的急难问题;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代办制度,为项目审批提供全过程、个性化、精准化的“店小二”式代办服务。
2018年3月以来,龙游县在全国率先创建“无证明县”。龙游县创新推出了取消一批、共享一批、替代一批、代跑一批的“四个一批”模式,通过先后进行3轮梳理,共减少证明228项(取消82项、共享69项、替代58项、保留19项)。其中,保留证明由干部代跑,代办机制覆盖县乡村三级,让老百姓不用提交证明,实现县域体制内“无证明”。
上城区开发了企业营商服务“一件事”自主点餐式导办系统。系统“政务菜单”范围涵盖企业开办、证照联办、员工招聘、不动产登记、用水用气、网络报装、获得电力等各个领域,包括了企业开办中所需的各类经营许可证,覆盖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把所有“企业一件事”都纳入“政务服务菜单”的范畴。该系统最核心功能是办事企业可根据实际办事需求任意组合“点餐”,充分发挥其信息集散功能。并结合线上“企业一件事”协同联办平台,建立办事全流程的跟踪督办机制,实时查询和监督每个办件的进度和效率。
2019年初,洪泽区开始运行推广全省第一家江苏政务服务网嵌入式项目帮(代)办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无差别、全流程、精准化的无偿代办服务。该平台立足于“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的创新理念,围绕“让群众少跑、不跑,代办员360度全程代办”的工作目标,整合客商群众的需求与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资源,巧妙地将洪泽帮办代办服务平台融入到江苏政务服务网的体系中运行,打造“实体政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移动政务手机客户端”的立体式服务格局,创新投入运行全省首家帮办代办“智能”服务平台。
2018年初,宁海县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22条新政,其中包括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充分发挥先进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即重点在文具、电动汽车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浙江制造”标准制订工作,掌握标准话语权。同时推动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鼓励团体标准及时吸纳专利等创新成果,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标准化+”政策支持,对主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浙江制造”标准的企业,承担省、市块状产业标准化重点项目的企业,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来安县持续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具体措施包括健全每月企业家座谈会制度和企业帮扶网络平台,针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限上商贸企业,不断完善联动推进、分办交办、协调调度、挂牌督办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一企一策”“一题一档”,按照“帮办不包办、到位不越位”的原则,着力帮助企业解决一批难题;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摸排用工需求,在县政府网站、人社局招聘专栏、来安论坛广泛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开展“四送一服”招聘月活动,信息每月更新一次。
玉门市政府以上率下,将需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的和政府市长签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15项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到各部门;各部门将572项审批权限授权给本部门“首席代表”;职能相近的部门将26项审批事项进行交叉授权;各部门审批服务办公室负责人即为“首席代表”,全权负责进驻市民中心的人员管理和进驻事项的审批,做到了“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章终结”。
柯桥区聚焦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集成式改革省级试点,于2018年6月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竣工前“最多跑一次”。 柯桥区坚决推行职能集成、系統集成、要素集成、制度集成等“四大集成”。 职能集成,实现“一章审批”,将分散在9个部门的78项审批事项与权限集中划转给区行政审批局,并承接省市两级下放的25项审批权限;系统集成,实现“一网办理”;要素集成,实现“一站服务”,首创“中介超市”,强化中介规范管理;制度集成,实现“一诺即办”,建立以政府政策引导、企业信用承诺、部门有效监管为核心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新模式。
电白区设立重点项目导办台,企业所需办理一切事项均通过1个窗口集中入件,全程为投资者提供 “一站式” 免费代办服务;从全区企业中遴选25家重点骨干企业,由区领导担任重点骨干企业服务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按月按季度收集存在的痛点问题,通过部门协调,跟踪落实;实施建成茂名首家跨境电商清关监管中心,设海关查验作业区、监管仓库、海关监装施封区域、配置物流区等,可提供24小时内完成B2C跨境电商、个人物品进出口快件的清关服务。
淮安区采取一系列措施破解“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包括:筹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协调完善民营和小微企业信用征集体系和外部增信机制。建立融资担保风险分担合作模式,通过风险分担,提升担保公司、商业银行的风险忍耐度,缓解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困难。开展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大走访、大调查、大落实”活动,对有开票、有纳税、有社保等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进行“户户到”走访调研,充实区掛牌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建立区融资综合信息资源库。
2019年4月,黄埔区试点上线“商事服务区块链平台”,成功发出全国首张“区块链+AI”企业营业执照。通过创建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式“登记网”,提供7×24小时随时随地“一网通办”服务,率先开启“全天候、零见面、一键办”企业开办新模式。平台上线后,只要材料充足,通过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式“登记网”,只需要半天就可以申办到企业营业执照,与世界领先的新西兰相当。
2019年以来,上虞区已推出“百名行长走千家民企”等10余项金融服务。通过开发“虞信宝”App,缓解信用优质小微企业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贷款难问题。除了缓解企业融资难外,人才招揽难、排污用能指标紧缺等都成为政府着力排解的问题。2019年以来,上虞区推进“百名局长联系百家创新成长型企业”等活动,到一线主动对接联系乡镇(街道),走访属地企业。同时,上虞区通过开展一对一“法治体检”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大厂县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精简审批环节,深化建设项目环评改革,加强项目用地保障,为项目在大厂落地打造“高速路”。大厂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通过压简要件、压减重复件、压缩时限,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及前置要件开展“大瘦身”。将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时限缩减至“1331”(即项目建议书审批1个工作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3个工作日、初步设计审批3个工作日、下达投资计划1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立项实现了2个工作日办结。
自2019年8月10日“赣服通”南昌县分厅上线运行以来,南昌县首批推出了2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12种县本级电子卡证,不动产、公积金、社保、医疗等百姓日常涉及的高频事项实现“零跑动”。同时,该县打造的智慧南昌县平台,已经上线了智慧环保、智慧工地、智慧公厕等项目,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监测空气水质、工地扬尘等数据,即时搜索、查看周边公厕位置、使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