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研究

2020-05-08 08:11姜旭
好日子(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井下作业具体措施施工质量

姜旭

摘要:基于油田井下作业的特殊性,阐述了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研究,总结出提高井下作业管理模式的新方法,提出了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为做好井下作业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保证了井下作业施工质量,降低了作业成本,避免了安全事件的发生,达到安全环保诚信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安全环保管理,施工质量

引言

随着大庆油田老油水井数量的不断上升,井下作业施工已成为油田稳产、上产的重要保障,井下作业工作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保证井下作业工程质量,降低作业成本,急需要建立新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对施工井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必须按设计要求执行,操作按规程、规范、标准执行,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做到安全环保生产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研究,总结出提高井下作业管理模式的新方法,解决了技术水平及工艺水平的局限性对油气田开发与外界发展条件不适应的现状[1]。

1井下作业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

1.1井下作业施工具有工艺复杂性

井下作业施工工较为复杂。常见的施工工艺包括解卡、检泵、冲砂、调整、细分、堵水等。同时也包括压裂、酸化、大修等。在施工井作业过程中,多种工艺相互并存,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

1.2井下作业施工具有连续性

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每个井下作业施工工艺都是有多个单独的施工工艺组合而成,工艺越多,工序越多,井下作业施工时,相互关联的工艺缺一不可,施工顺序也有严格的要求,工序之间要有高度的连续性,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工序,每完成一个工序同时即是下一道工序的开始,每道工序之间连接性强,所以,作业质量监督人员要严格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控,保证每口施工井的施工质量。

1.3井下作业施工具有隐蔽性

井下作业施工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一定的隐蔽性。时间上,每一道工序施工时间较短,造成工程施工之后无法对施工质量进行系统的检查。空间上,由于施工场地的限制,条件不允许对每一口施工井的工艺细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施工后的工程大部分都掩埋在地下,无法在地面对质量情况进行检测,导致工程的质量隐蔽起来。

2.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理论研究

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成为了当下井下作业施工的关键部分,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的根本就是向管理要质量,向质量要效益[2]。

2.1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在建立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则,意识对组织机构进行完善,明确监督管理的职责,建立井下作业队伍的领导小组,和相关厂级监督小组、矿大队的管理小组以及采油队监督管理小组,四个级别共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的责任。对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展开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3]。

2.2创新监督管理模式,细化规范操作流程

要对监督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先做好监管的流程,根据应用的效果对监管方法进行改进,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井进行跟踪管理,避免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注重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完善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环保的管控,提高监管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创新管理模式流程图,如图2.1所示。

2.3提高井下作业安全质量监督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监督员的任务就是对作业质量监督工作的进行监督管理,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要结合提高监督员业务素质来体现,监督安全质量水平取决于监督员的业务素质。各级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监督员的业务素质,提升监督员的职业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取短期培训班的方法,使监督员的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增加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现场经验,监督管理部门与相关技术部门要及时沟通协调,定期给监督员发放相关学习资料,使得监督人员之间可以相互沟通[4]。

3提高井下作业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

井下作业施工人员是石油开采的重要参与人员,提高安全意识是降低井场施工风险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自从《新两法》颁布之后,对安全、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井下作业施工带来更大的挑战,所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至关重要,要将安全环保施工意识贯穿于井下作业施工的各个环节。同时,井场施工人员自身的操作技术水平也是施工风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井场施工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也要加强施工的规范性。

3.2做好全方位的安全监督工作

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监督[5]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工序质量的监督,另一方面是施工的验收环节的安全监督工作。应安排具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监督管理经验的人来当安全监督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监督的过程中,要井下作业技术关键点进行彻底的检查[6],把安全监督工作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避免井下作业的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井下作业施工质量。在对井下作业施工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施工方交流,并对所处显得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进度、效果的跟踪与管理。

3.3加强对井下作业的管理力度,建立安全责任制

井下作业施工环境的安全依靠相关监督管理人员只是一部分,营造安全生产环境的氛围跟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分不开,消除管理低效率、消除扯皮推诿、消除责任真空,最佳的办法就是将所有职责一次划分到岗位,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的责任制可以提高井下作业的施工效率,给企业带来效益。

3.4做好员工安全防护工作

井下作业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达到避免安全事件发生的目的,基层施工单位应切实做好对员工的安全防护工作,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在作业施工区域设立安全防护栏,施工过程按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施工准备工作按标准化做,在危险的区域范围,为达到警示施工人员的目的,设立相应的危险警示牌,避免安全事件的出现,做好员工安全防护工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4.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应用

井下作业施工监督管理模式流程较为复杂,创新的内容较广,它包括的相关管理人员较多,管理的内容较多,应做好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组织机构职责安排的工作,同时,对监督管理模式的建立进行科学的评价,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考核。督管理人员在监管模式之中尽职尽责,避免由职责重叠引起监督管理混乱现象出现,杜绝职责不明确带来产生管理漏现象的出现。

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在基层施工单位的應用取得一定的效果,井场安全、生产、环保问题的出现率有所下降,井下作业施工的整体效率进一步上升,处理生产问题的费用也有所降低。减少了井场施工安全事件发生的频率,同时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解决效率大幅提高,保障了井场施工的安全性,减少了井场安全事件的发生。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能够将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给相关的部门,并对井下作业施工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最佳的处理方式,使得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科学化的监督管理模式有助于相关领导者对各级管理监督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有助于推动监督管理模式的跟踪与完善。

5结语

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可以给基层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实施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不但完善了井下作业生产中的监督管理体系,而且能够解决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同时提升了监督管理人员处理问题的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小丽.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在油田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

[2] 俞克东,王海斌,赵瑞元,等.高效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2).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作业大队)

猜你喜欢
井下作业具体措施施工质量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低压水切割机解决煤矿井下锚索切割的应用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油气田井下作业环境保护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