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最后对建筑施工工程实现安全管理的具体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优化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具备施工工期长、规模大的特点,如果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规范,特别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施工安全事故,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加强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先后出台,国家也进一步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现在,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人员素质和施工专业度也在增强,但依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的范围广、原因多、突发性很强,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还不足,但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加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无论是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是国家的财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安全生产能保证工作人员及施工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幸福度,做到国家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其次是安全事故少发生、不发生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进度,还能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开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 建筑工程施工主体安全责任与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筑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工程外包,将建筑的施工都承包给施工企业负责,施工单位注重经济效益的实现,往往会忽略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处于承包商的角度,这些施工主体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没有履行施工主体应该负的责任。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对于项目的施工过程没有进行全面的监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了工程中存在的突发性事件。另外就是施工队伍中的部分管理人员不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安全教育考核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一些监理方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最后,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都会可能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2 安全施工意识不强
安全意识薄弱也是工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思想认识上也麻痹大意,再加之操作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要求。比如在脚手架工程中,架子工嫌麻烦不正确佩戴安全带;吊篮内作业时不系安全带或未将安全带锁扣正确挂在独立设置的安全绳上等,在未采取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未到位的情况下就违章施工,这都是工人安全意识不强的体现。
2.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缺乏
部分施工单位为压缩工程成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往往采取减少对安全文明措施费用的投入,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舍不得投入人工、费用,抱有侥幸心理、拒不整改。在施工中为降低成本,租赁或采购一些陈旧、老化的机械设备且不能定期进行检测、保养、维护,不能给工人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等都会给现场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2.4 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单位为未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包代管,向施工项目部派驻不具备执业资格要求的管理人员;在施工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或未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组织专家论证;未对特殊工种及分包单位的资质、人员进行审查,未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现场的安全检查、整改流于形式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建筑施工工程实现安全管理的具体优化措施
3.1 完善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
在建设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企业应以国家制定的法规要求的内容标准为基础。除满足行业的普遍发展标准外,公司还必须根据实际项目在经济市场中的特点做好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构建思路清晰的日常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使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体现出易于控制和易于评估的特征,从而使整个安全管理过程能够更加专业化,确保项目的高效性。同时,为了使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有必要针对实际安全管理目标开展详细的分析工作,根据海量的数据优化工作流程,为每位员工设置特定的项目职责,责任细化到人,进而实现整个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标准化安全管理工作。
3.2 普及安全施工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普遍存在对基层员工的安全威胁,为了确保有效实施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标准化安全管理策略,企业需要努力进行安全管理和公共培训教育,以确员工对安全意识的提高,促进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标准要求。同时,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还可以在重要的施工现场放置安全标志,并在员工年度考核中加入安全技能课程。确保所有员工能够关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安全技能并了解其重要性。中国在技术建设方面的一贯政策着眼于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工程作文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成本与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又能从基础上控制成本。
3.3 加大安全施工生产投入
从施工单位的经济角度出发,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就能保证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才能降低企业的机会成本,缩减开支,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安全生产是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的,除了通过驾驭培训的方式,还需要有高质量的安全防护设施作为后盾,因此要确保施工的安全,就需要加大安全施工生产投入,确保这部分款项都用在了购买安全设备上,而不是用在其他地方。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与监理方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数量与质量,杜绝不法分子因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采购不符合规范的防护用品。
3.4 强化对在建工程的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要严格审查施工、监理单位的人员资质、资格与到岗情况,要依法办理各项建设施工许可手续,自觉接受当地政府的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应按规定独立、自主的处理监理工作有关事项,在施工前审查总分包单位(含劳务分包)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分包合同、主要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情况,完善相关手续。施工过程中应巡视、检查关键构造节点是否按专项方案施工、验收,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整改到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定打击和整治建筑施工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在建工程存在严重隐患的施工项目,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制止。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各部门要多举措、齐抓共管将项目安全平稳推进。作为相应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学习和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优化现有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为建筑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保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庆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
[2] 过晨.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9(04)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