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蓉榕
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是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于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中的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缺少统一调度和管理等问题,我们提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农村医疗急救体系,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背景
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农村卫生保障事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医疗急救体系作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突发急救事故的现场救治工作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降低突发性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升医疗急救的服务质量,及时地拯救病人的生命。农村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能够维护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改善和保障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前,我国医疗急救资源总体上仍不足且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导致农村急救医疗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依然是国家和社会需要重点关注与发展的的领域。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等的发展,农村急救医疗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 因此,我们将对于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农村医疗急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农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走访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等农村地区,对于其急救医疗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与城镇地区的对比,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农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着城乡医疗急救资分配不均、急救中心建设未形成网络、城乡资源缺乏共享、缺少统一的调度和管理、农村急救设备较为落后,急救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等较多的问题。
(一)城乡医疗急救资源分配不均。整体上,我国目前的急救医疗资源仍较为不足,且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城镇与农村的医疗资源配置呈现出严重不平衡的状态,城市拥有着大约90%的医疗急救资源,市中心地区资源分布最为密集, 而农村地区的医疗急救资源则十分匮乏。 在体制上,农村急救医疗机构普遍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导致在突发医疗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向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急救救助; 在硬件配备上,多数农村地区医疗机构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大大削弱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 在人员配备上,农村急救人员队伍建设不稳定,其中有部分人员未经过专业急救学习和训练,严重影响了急救医疗质量。
(二)急救医疗中心建设未形成网络。首先,城乡之间由于交通水平和地理距离的限制,在实现急救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问题上难度较大;其次,农村在行政区划上较为零散包括较多的县、乡、村,各个地区在分布上呈现条块状分散分布,不利于建立秩序一致的急救医疗网络;最后,由于医疗中心站的分布的零散性,在实现农村的急救设施和人员在统一调度上难度较大。 因此,农村急救医疗体系网络的建设困重重,导致无法实现高效的急救措施,急救力量分散,应急能力较差扥等问题。
(三)城乡医疗资源信息缺乏共享。在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差异重大,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医疗资源弥补农村地区的不足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建立多元化的统一指挥调度急救体系是一个尚佳的选择。
(四)医疗资源缺少统一调度和管理。农村医疗急救流程整体上较复杂、环节较多、各环节实施难度大。若从城市调度一次急救服务到农村地区,需要经过拨打急救电话、了解急救事故基本情况后作出相应的人员安排、农村医生现场急救、城市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前往农村急救现场、交接病人和医疗转运、城市院内医疗救治等环节。由于受到距离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实施这一系列环节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时间对于患者的抢救结果和后期康复具有较大的影响。我国的急救半径分布不均,城市的急救半径一般在7公里—8公里以内,急救呼叫平均反应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但农村地区急救半径距离较长,城市到达需要农村急救地区一般需要2个小时左右,因此,高效率高质量的医疗急救服务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几乎不存在。如何统一高效地调度城镇和农村的医疗资源,提升急救流程的流畅性,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五)农村急救设备爱落后,急救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城镇和农村的急救资源与人员配备也呈现较大的差异。在医疗急救设备上,农村医疗设备资源短缺且陈旧落后,一般来说县级行政单位医院配备的救护车数量为2-3台,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甚至没有配备救护车; 专业的医疗急救设施,例如供氧设备、麻醉机、简易呼吸器等在农村地区更为少见和短缺,只有少数的医疗机构拥有且大部分十分陈旧和简陋。在医疗急救人员上,由于农村整体医疗管理水平较低,待遇条件较差以及日常生活环境不佳,专业的的医疗急救人才难以被吸收,参加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大多急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训练上有所欠缺,实际急救经验较少;农村地区对于医疗急救人员未进行统一编制,大多数仅为短期聘用人员,难以建设成为长期稳定的急救队伍,对于形成统一的管理与调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三、针对农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将有效解决农村急救医疗建设中资源不足、配置失衡、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我们基于新技术的發展针对于目前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医疗急救体系。 由于城乡医疗急救资源分配不均,考虑在城乡间建设一体化医疗急救体系,由县急救指挥中心负责统一调度。一旦农村地区有突发医疗急救事故发生时,首先由县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派出所在地区的农村医生前往突发事故地点进行急救,与此同时,安排所在城镇救护车前往急救地点; 在急救过程中,由120中心负责通过可视电话将农村急救画面传送给救护车的城镇医生,城镇医生知道乡村医生进行现场急救; 当救护车到达时,乡村医生对于病情进行简单交接,城镇医生对于病人进行急救,并由城镇医生根据将救护车内的实时画面进行指导和安排。
(二)搭建城乡远程医疗诊治平台。过去我国的传统的会诊模式往往采用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点对点的模式,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将实现全部下级医院能够与全国范围内的上级医院进行实施对接与沟通,包括人员、技术等方面。因此,我们针对于这一变化,提出了建立城乡医院医疗急救一体化的构想,可以让农村地区在进行医疗急救时借助远程医疗沟通可实时得到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具体的流程为乡镇医院在急救时获得来自县医院提供的医疗技术支持,县医院对于在进行医疗救治时也可以与省级医院沟通。沟通方式包括通过远程医疗诊治云平台进行线上会诊实现随时随地高校便捷的沟通,或者由上级医院专家将相应的影像图片( X-照片、 MRI、 CT等)傳送到上级医院根据相应的影像图片( X-照片、 MRI、 CT等)进行方案讨论。
(三)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急救中的使用率。 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城乡一体化医疗急救体系” 奠定了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农村医院获得了来自全国的上级医院的资源共享与支持;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不同行政级别的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有效地达到资源的统一调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讯网络的全面覆盖为急救中的远程指挥、全城追踪提供了可能。
(四)改善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时指挥急救救助、远程专家会诊,实现了城乡医疗资源的共享,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使农村地区的医疗急救状况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将逐渐形成 “大病大医院、小病小医院”的就医模式,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基层” 的效果,将有效地避免基层诊疗设备的使用率低、浪费严重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大大减轻上级医院的接诊压力 。
(五)解决农村医疗人员不足,设备落后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的服务管理水平,健全和完善农村医疗急救相关配套设备和人员队伍建设变得尤为重要。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对急救医疗设施,建立长效稳定的物资投入机制和体系;采取物质奖励吸引医疗急救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的待遇和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推动改善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四、结语
农村急救医疗体系作为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合成部分,在维护公众生命安全和保障身体健康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我国的公共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农村医疗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医疗急救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与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握农村医疗急救建设的新方向,进一步探索相应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切实有效地改善我国农村急救医疗体系建设,从而推动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事业取得新进展。(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关于健全农村急救体系的研究——以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为例》(项目编号:201810378215)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老师:石怀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