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

2020-05-08 08:46李旎
今日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基层

李旎

新形势下国家财政的政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改革,基层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的财务环境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显露出来。影响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不利于基层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分析好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将面临的形势特点,做好财务管理中问题的应对策略,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新时期的到来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新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经济环境,财务管理创新面临着诸多的障碍。为了推动基层事业单位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发展,就需要更新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解决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内控制度,引进专业人才,成立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提高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新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特点

(一)决策信息的不对等性

会计信息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问题,在财务决策上呈现出了集权性,这是财务管理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导致财务会计和决策者存在决策信息的不对等性。

(二)成本核算的规范性

由于市场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为了使基层事业单位,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才会到市场竞争中,就必须建立一套标准规范化的财务体系,开展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提交符合规定的成本核算报表,才能推动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在成本核算上呈现出规范性的特点。

(三)预算管理的复杂性

由于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复杂多样,因此资金的使用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包括基本的财政拨款、其他形式的支出、自行組织收入所形成的支出等等。预算管理是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在新的时期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下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制度上还不够完善,管理模式比较陈旧,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环境的变化。首先是部分领导并不重视单位的财政管理工作,在这方面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足,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在工作中缺乏创新。其次是缺乏规范的负债会计制度,财务报告体系落后,固定资产消耗不明确,在财务报告中重视财务的支出,但是忽略了一些非现金交易,并不能准确的反应基层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真实的情况。

(二)预算管理薄弱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预算管理薄弱的情况,有时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管理指标并不清晰,在开展预算编制时,他们很容易被忽略,导致预算编制的数据并不详细,难以对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精确的监督,影响了预算监督机制的建设。

(三)内部监督机制并不完善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管理机制相对应的,还需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但是在部分基层事业单位中,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并不完善,部分领导机构并不重视内部审查机构的建设,导致内部监督缺乏足够的权力,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其次是由于在财务管理中,工作人员并不明确自身的职责,导致管理工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规范工作流程,导致内部监督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

(四)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及时做好账目的登记,因此很容易出现账目和实际支出不符的情况。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职责并不明确,导致资金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导致资金浪费严重。

(五)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来说,在我国基层事业单位中,人员流动性不大,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但是在事业单位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关系化的情况,一些专业能力并不达标的人员,通过关系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在财务管理方面,这类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难以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整体来说,财务管理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财务管理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难以及时应对,导致各种漏洞的出现。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确保财务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事业单位若想在新时期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现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精确的会计核算流程,完善预算管理的过程,确保其规范化和准确化。做好主要的分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金交接制度、材料管理制度、收入合同管理制度等等,并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避免出现形式化。要求各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开展工作规范管理流程,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中直接代表收支情况业务范围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强化预算管理。首先要规范预算管理的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编制单位的预算草案并提交审核。审核通过后,需要监督各个预算单位的执行情况,根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需要根据预算支出和调整需求,提出预算调整方案,制定预算考核方案,开展对各预算单位的全面考核。其次需要加强预算管理体制的建设,建立监督机制,做好对预算编制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预算的规范化。此外还需要建立预算管理小组,针对部门的预算工作进行全面的编制调整和考核。

(三)建设完善的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的监督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管理的流程,确保财务管理中各项制度的落实。因此在基层事业单位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内部的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充分发挥内控的职责,做好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其次要注重内控制度中各项机制的完善,使得工作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工作中形成相互制约,避免内部控制出现形式化。需要规范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开展高效的监督工作,推动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创新财政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基层事业单位进行财政管理的工作改革,需要认识到改革工作中的重点和方向。首先要求管理层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会计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好财政管理工作。其次推动财务管理工作职能的转型,从传统的核算功能转为新时期的监测预算控制决策等多个功能于一体工作职能。再次应当针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地建设和改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行全面预算的财务管理观念,规范财务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流程,从根本上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份保障。首先要严格把关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确保其专业能力符合岗位要求。其次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工作水平专业素养等各方面的培训,逐步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引入,为工作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思路,学会创新,促进工作队伍的与时俱进,并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当注重奖惩制度和考核机制的建立,将工作人员日常的表现归纳到考核当中,以此来激励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也将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基层事业单位要想在新形势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更新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创新财管管理的工作思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的内控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才能有效的确保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基层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贵阳学院)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基层
浅谈35kV总降压变电站运行管理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浅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