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矿资源特征及勘查方向概述

2020-05-07 03:19李景朝王成锡孙克峰
高校地质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秦岭储量金矿

王 斌 ,李景朝 ,王成锡 ,郑 啸 ,孙克峰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100037;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自197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加强黄金地质工作的通知》以来,中国金矿资源勘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11年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小型金矿床,新增金矿资源储量6330 t,比2010年翻了一番,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3 195.56 t(蔺志永等,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18),居世界第二,形成胶东、小秦岭、内蒙古、黑龙江流域、辽吉东部、燕辽—大青山、鄂赣皖、滇桂黔、陕甘川、新疆北部等多个产金基地(韦永福和孙培基,2012)。中国金矿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较高,1995年金矿产量首次突破100 t,达108 t,居全球第六;2007年产量270 t,首次跃居全球第一(韦永福和孙培基,2012);2018年产量401.12 t,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中国黄金消耗量也逐年攀升,2017年首次突破千吨,达1089.07 t;2018年达1151.43 t,比2010年增长1.5倍。我国黄金的产量与消耗量的增长速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按照当前金矿资源开采水平计算,中国金矿资源保有储量开采年限仅4~5年,后备资源短缺已成为金矿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此,大力开展金矿资源勘查、扩充金矿资源储备意义重大。本文在总结已有成果基础上,研究归纳我国金矿床类型及其特征,初步厘定金矿集区,研究金矿资源勘查空间分布特征,探析金矿资源潜力及重点找矿方向,力求更好地指导下一步金矿资源勘查找矿工作。

1 金矿床类型及特征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地带(韦永福和孙培基,2012),由系列陆块、微陆块和褶皱带组合而成,主要包括天山—兴安、塔里木—华北、昆仑—秦岭、川滇青藏、华南五大地质构造单元。经过38多亿年地质构造演化,先后经历前吕梁、吕梁、四堡、晋宁、震旦、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岩浆活动期(程裕淇等,1995),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形成独具特色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成矿地质环境,造就优越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几乎在各地质年代、地质环境、各类岩石中均会富集成矿。中国金矿床类型多样,分类方案多样,如吴美德(1990)提出以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单元分类,Bache(1988)提出以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分类,毋瑞身(1983)、胡伦积和姚凤良(1983)、栾世伟(1987)、朱奉三(1989)、罗镇宽(1990)等提出以矿床成因分类,王秀璋(1987)、涂光炽(1990)、陈纪明(1990)、韦永福和吕英杰(1994)等提出以赋矿岩石组合分类,郑明华等(1983)、王鹤年(1983)、戴瑞榕和刘成刚(1984)等提出以成矿物质来源分类,栾世伟和陈尚迪(1983)、王义文(1983)、陈光远和鲁安怀(1994)等提出以地球化学元素共生组合分类,葛良胜等(2009a)提出以构造环境分类等。本研究以大地构造背景、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动力学背景、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等为依据,以含金建造为主要划分准则,将我国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1类(表1)。

据研究,中国金矿床主要以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卡林—似卡林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为主,其查明资源储量占总储量的85%;砾岩型、风化壳型较少,约占1%(牛翠祎等,2018)。古亚洲成矿域和滨西太平洋成矿域主要分布浅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等;塔里木—华北成矿域主要分布花岗绿岩带型、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陆相火山岩型等;秦祁昆成矿域和滨西太平洋成矿域主要分布浅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卡林—似卡林型、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陆相火山岩型等;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主要分布卡林—似卡林型、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等金矿床(张文钊等,2014)。中国岩金工业类型以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微细浸染型为主,占查明资源储量的90%以上(罗栋和王艳楠,2013)。

表1 中国金矿床主要类型划分Table 1 The main gold deposit types in China

中国金矿床成矿年代分布广泛,新太古代到新生代几乎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矿床数量和储量占80%左右,其次是新生代,占10%左右(王成辉等,2014)。中生代是中国最重要、矿床分布最多的成矿期,在大部分成矿区带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贺兰山—龙门山和横断山以东的区域。新生代主要形成于古近纪,其次是新近纪和第四纪,主要金矿类型为陆相火山岩型、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斑岩型金矿床;砂金和风化壳型矿床主要形成于第四纪,主要分布在滨西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古生代主要金矿类型为海相火山岩型、卡林—似卡林型和花岗绿岩带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天山—兴安和祁连造山带。新太古代—新元古代主要分布在吉黑造山带佳木斯地区,成矿作用相对较弱(牛翠祎等,2018),但一些大型以上金矿床在此成矿期也有形成,如古元古代辽宁排山楼金矿(李俊建等,2001)、新元古代湖南新塘冲金矿(陈俊等,2011)。

2 金矿集区划分

中国大陆经历多个大地构造旋回、多次地质构造演化及区域成矿作用等,朱裕生等(2007)将其划分为5大成矿域、16个成矿省、81个成矿区(带)。中国金矿床的形成严格受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演化及成矿建造控制,呈集中分布特征。在陈毓川(1999,2001)、叶天竺(2004)、朱裕生等(2007)、徐志刚等(2008)等成矿区带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考虑大地构造背景、地质演化、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构造环境、区域成矿要素、矿床类型、时空分布特征、金元素异常、资源量以及一些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初步将中国陆地厘定为42个重要金矿集区(图1)。

图1 中国陆地金矿主要矿集区分布(分布图根据白万成和董建乐,2010;牛翠祎等,2018;徐志刚等,2008;张文钊等,2007年绘制.地理底图数据来源为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500万全国地理底图)Fig.1 Key gold ore concentration areas in China

金矿集区主要位于古陆块及基底构造层隆起的边缘、古大陆边缘、地壳断裂带、裂陷槽、板块俯冲带、碰撞带、隆起、坳陷、构造岩浆岩带等地区(张文钊等,2014)。由于区域地壳结构及其发展演化、含金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的差异,中国金矿资源储量受构造控制突出,呈区域分布不均衡、相对集中的特征。岩金矿分布格局受中国大陆古亚洲、滨(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等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胶东、小秦岭—熊耳山、吉南—辽东、燕辽、东秦岭等矿集区查明金矿资源储量较多,约占查明总储量的70%,特别是山东、河南等地区。砂金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边缘地带—黑龙江、陕甘川、新疆北部等地区,约占查明总储量的8%(罗栋等,2013)。伴生金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南岭等矿集区,约占查明资源储量的14%,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甘肃、湖北、西藏等省区,其中江西储量最多,约占12.6%(牛翠祎等,2018;罗栋和王艳楠,2013)。目前中国已发现40多种含金矿物(含未定名矿物)(孙兆学,2009),主要包括自然金、金银矿、金铜矿、金硫化物、金硒化物、金铋化物、金碲化物、金锑化物等,但约1/3的含金矿物资源属于难采、难选冶(蔺志永等,2016;罗栋和王艳楠,2013;席立永等,2011)。

3 金矿资源勘查特征

2013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汇聚集成自建国以来至2016年底形成的地质钻孔数据,建成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依据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成果及其他成果,分析中国金矿资源勘查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指导金矿资源勘查找矿。

3.1 空间分布

据地质钻孔数据库统计研究,自建国以来中国累计部署110568个金矿资源勘查钻孔(表2),分布情况见图2。从表2、图2可知,中国金矿资源勘查钻探工作主要部署在东北、华东、西北三个区域,占全国74.71%,重点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湖北、陕甘川等,其与当前发现和开采的金矿床分布基本一致。一是反映以上地区是金矿资源重要富集区,找矿线索多,资源储量大;二是反映以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地质勘查资金投入到金矿资源勘查工作;三是反映中国中部、西南、西北,特别是西北、西藏、三江等地区,地质勘查钻探验证工作偏少,工作程度偏低,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以上区域部分钻孔未采集入库;二是以上区域矿化异常点、矿点发现较少,不是成矿有利地区,致使钻探验证工作较少;三是以上区域金矿地质勘查工作部署确实较少。据研究,第三种原因占多数。

表2 中国金矿资源地质钻孔数量(单位:个)Table 2 Gold geologicalborehole quantitiesin China(unit:PCS)

图2 中国金矿资源地质勘查钻孔分布(地理底图数据来源: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500万全国地理底图,台湾资料暂缺)Fig.2 Distribution of gold geological drilling wells in China(The data of Taiwan are temporally not included)

从图2可知,金矿地质勘查在各矿集区分布呈不均衡分布,按照金矿地质勘查项目数量和单位面积地质钻探数量,初步将我国金矿集区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工作程度区。高程度区主要包括上黑龙江、哈玛—黑河、吉南—辽东、燕辽、乌拉山—大青山、胶东、小秦岭—熊耳山、东秦岭、海南9个矿集区。中程度区主要包括佳木斯、延边—东宁、五台—太行、鲁西、阿尔泰、天山—北山、桐柏—大别、松潘—摩天岭、西秦岭西段、东昆仑、长江中下游、江南古陆东段(下扬子)、江南古陆西段(上扬子)、闽粤东南沿海、滇黔桂、巴颜喀拉16个矿集区。低程度区主要包括额尔古纳、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准噶尔、西南天山、白乃庙—锡林浩特、祁连山、阿尔金—柴达木北缘、西昆仑、南岭、粤桂琼云开、康滇隆起、哀牢山、三江、班公湖—怒江、冈底斯—拉萨、喜马拉雅16个矿集区(台东除外)。从图2可知,全国金矿集区地质勘查钻探工作分布不均衡,工作程度总体偏低,特别是西南、西北地区,部分矿集区几乎未开展地质钻探验证工作如西南天山、西昆仑等,需要重点部署勘查。

3.2 地质勘查工作程度

依据地质勘查阶段或工作程度,金矿地质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4个阶段。据地质钻孔数据库统计研究,金矿资源各阶段地质勘查钻探数量见表2,分布情况见图3。从表2可知,金矿预查阶段钻探工作量较少,自建国以来仅实施1278个钻孔,占总钻探数量1.16%,但钻探工作量少并不代表地质工作少,有可能已开展地质工作仅钻探验证少,其与实际地质勘查工作规律相一致。普查、详查和勘探阶段钻探工作量相对较多,分别占33.43%、26.36%、39.06%,说明详查是在普查基础上有重点性地开展,勘探是在详查基础上的覆盖和补充。

图3 按工作程度中国金矿资源地质勘查钻孔分布(地理底图数据来源: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500万全国地理底图,台湾资料暂缺)Fig.3 Distribution of gold geological drilling wells according to exploration levels in China(The data of Taiwan are temporally not included)

预查和普查阶段(图3a,b)地质钻探分布广泛,说明中国在大部分金矿集区均有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等工作部署,特别是在东北、胶东、燕辽、秦岭、昆仑、阿尔泰等地区,对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金矿点和矿化异常点等进行了评价研究,圈定一批找矿远景区或靶区。详查和勘探阶段(图3c,d)地质钻探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哈玛—黑河、胶东、小秦岭—熊耳山、阿尔泰、准噶尔、东秦岭、燕辽、乌拉山—大青山、江南古陆、滇黔桂、巴颜喀拉等矿集区,其与近十几年发现的一批中大型金矿生产基地相吻合。通过金矿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分析可知,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金矿集区地质勘查程度偏低,地质钻探验证工作偏少,查明金矿资源储量较少,潜在金矿资源未被发现。这与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地质演化、成矿建造等因素造就的优越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存在不匹配问题。

3.3 地质勘查探矿深度

据地质钻孔数据库分析,金矿地质勘查钻孔数共110 568个,其中,砂金类钻孔45 826个,占总钻孔数41.45%;岩金(伴生金)类钻孔64 742个,占58.55%。中国金矿地质勘查钻探深度情况见表3。砂金矿钻孔找矿深度普遍较浅,主要在30 m以上。对于岩金(伴生金)矿钻孔,经分析,仅11.88%的钻孔探矿深度在500 m以下,其中,探矿深度在1000 m以下的仅占1.82%;探矿深度在300~500 m的占21.98%;100~300 m的占51.58%;100 m以下的占14.56%。简言之,中国66.14%的岩金(伴生金)矿探矿深度在300 m以上,88.12%的在500 m以上,平均探矿深度仅279.85 m,其与国外产金大国探采深度达2500 m米相比差距较大,并且从建国到2016年全国范围内仅部署开展11余万个钻孔的金矿资源探矿钻探验证,说明中国金矿资源探矿钻探验证工作严重偏少、偏浅,大部分探矿工作均未探触第二富金带,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表3 中国金矿资源地质钻孔数量(按钻探深度)Table 3 Gold geological borehole quantities in China(according to drilling depth)

4 金矿资源潜力及找矿方向

4.1 中国金矿资源储量预测

自1975年以来,中国加快推进金矿资源勘查工作,找矿理论不断丰富,发现一大批金矿产地,金矿资源储量逐年提高,2017年查明资源储量达13 195.56 t,居世界第二,比2007年增加4996.9 t,平均年增长400~550 t,年增长率5%~10%,其中,山东、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南、云南、江西、西藏、陕西等9个省查明资源储量最多,占总储量70%以上(刘山恩,2016)。中国金矿床数量较多,累计发现金矿床达7148个,已查明金矿床2172个,占30.39%,其中,特大型金矿床14个、大型金矿床103个、中型金矿床307个、小型金矿床1748个;其余为4976个矿点(蔺志永等,2016;王成辉等,2014;孙兆学,2009),说明中国主要以中小型矿床和矿点为主,大型以上矿床较少。就矿产地分布来说,黑龙江(800多个)、新疆(600多个)、青海(600多个)、辽宁(300多个)、湖北(300多个)、西藏(300多个)、甘肃(300多个)、山东(200多个)、内蒙古(200多个)、河南(200多个)等地区矿产地(矿点)数量较多,其中,西部矿产地数量较多,说明其找矿潜力巨大。据研究,我国特大、大、中型金矿产地查明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吉黑、华北陆块北缘、华北陆块、阿尔泰—准噶尔、秦岭—大别、下扬子、上扬子、三江、松潘—甘孜、西藏等Ⅱ级成矿省,占总储量的80%以上(蔺志永等,2016;罗栋和王艳楠,2013;孙兆学,200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应用不同的预测模型和方法对我国金矿资源总量潜力进行定量预测。陈毓川等(1999)预测金矿资源量9236.85 t,白万成和董建乐(2010)预测约36 500 t,张文钊等(2014)等预测约30 000 t。由于预测方法、方式以及勘查找矿深度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金矿资源预测总量显著增加。据最新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和金矿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预测,中国金矿资源预测资源量达32 668 t,已查明13 195.56 t,未查明约19 472 t,占59.61%;按预测深度统计,500 m以上18 844 t,1000 m以上25 585 t,2000 m以上32 668 t,未查明资源潜力巨大①叶天竺,陈毓川,王瑞江,等.2014.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总体成果报告[R].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蔺志永等,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18;牛翠祎等,2018)。当前,中国金矿资源探矿深度主要集中在500 m以上地层,据近几年深部找矿成果以及国外金矿探采经验等,中国大部分金矿集区在500 m以下应该存在第二甚至第三富金带,如果探矿深度达到2000 m,中国金矿资源储量有望翻番,预计达60 000 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7)。

4.2 金矿集区资源潜力分析

综合考虑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以及陈毓川等(1999)、王世称和陈永良(1999)、牛翠祎等(2013)、张文钊等(2014)等金矿远景区、成金带等研究成果,依据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当前金矿资源勘查状况等分析,按金矿集区统计,未查明资源储量由大到小分别是胶东、小秦岭—熊耳山、西秦岭西段、哀牢山、滇黔桂、吉南—辽东、东秦岭、粤桂琼云开、阿尔泰、天山—北山、松潘—摩天岭、海南、乌拉山—大青山、巴颜喀拉、江南古陆西段(上扬子)、长江中下游、燕辽、西南天山、闽粤东南沿海、祁连山、东昆仑、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江南古陆东段(下扬子)、南岭、五台—太行、延边—东宁、喜马拉雅、佳木斯、班公湖—怒江、桐柏—大别、康滇隆起、冈底斯—拉萨、阿尔金—柴达木北缘、哈玛—黑河、上黑龙江、准噶尔、三江、鲁西、白乃庙—锡林浩特、额尔古纳、西昆仑等矿集区(牛翠祎等,2013;张文钊等,2014)。据研究,胶东、小秦岭—熊耳山、西秦岭西段、哀牢山、滇黔桂、吉南—辽东、东秦岭、粤桂琼云开、阿尔泰、天山—北山、松潘—摩天岭等11个金矿集区潜在未探明储量均在1000 t以上;海南、乌拉山—大青山、巴颜喀拉、江南古陆西段(上扬子)、长江中下游、燕辽、西南天山等7个金矿集区潜在未探明储量在500~1000 t;闽粤东南沿海等19个金矿集区潜在未探明储量在100~500 t;鲁西等4个金矿集区潜在未探明储量在100 t以下(牛翠祎等,2018)。

当前中国金矿探矿深度在500 m以下的,仅占全国总探矿工作量的6.96%,其中胶东地区最多,占45.69%,其他的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延边—东宁、东秦岭、祁连山、小秦岭—熊耳山、阿尔泰、滇黔桂、西秦岭西段等矿集区。以上说明我国金矿探矿深度偏浅,各矿集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部分金矿集区资源潜力简要说明如下。

(1)胶东金矿集区

该矿集区地处山东半岛,位于胶辽隆起之鲁东隆起区,以三山岛、焦家和招平三大断裂带为主要控矿构造,区内广泛出露新太古界、元古宇基底变质岩系,混合花岗岩和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是该区主要成矿矿源与热源(王成辉等,2012;张苏江等,2016;赵一鸣等,2004;牛翠祎等,2013)。该区是我国最大的黄金产地,是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自2011年实施深部找矿以来,发现大中型以上金矿70多处,累计查明2000 m以上的资源储量达4000 t,占全国约30%。其中,资源储量达1000 t以上的有三山岛、焦家和玲珑3个金矿田;100 t以上的特大型金矿床有三山岛北部海域、西岭、纱岭、腾家、水旺庄、新立村6个;50~100 t之间的金矿产地近10个。据研究,胶东金矿探矿深度3000 m以上资源储量有望达6000 t,5000 m以上有望达10 000 t,加强其深部和空白区找矿勘查,资源潜力十分巨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7)。

(2)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区

该矿集区位于华北陆块豫西断裂南缘,太古群中深变质岩是该区主要成矿矿源,主要包括熊耳山、小秦岭、崤山3个金矿田,是中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发现大中型金矿床20多个,查明资源储量761.3 t(王成辉等,2012;河南省人民政府,2010),探矿深度主要在400~500 m之间。秦岭金矿深部查明资源储量27 t;大金湖金矿脉延深到1050 m,深部新增储量5.7 t等,均反映该区深部存在第二富金带。同时,该区发现上千条含金石英脉的断裂构造但经过勘查的不到一半,潜在资源储量达2400 t,深部和断裂或裂隙构造部位找矿潜力巨大。

(3)燕辽金矿集区

该矿集区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中段隆起带,岩浆活动强烈,受密云—青龙、丰宁—隆化、崇礼—平泉、康保—赤峰等断裂带控制,主要集中在金厂沟梁—二道沟、排山楼、金厂峪—峪耳崖3个地区,太古宇绿色岩系是该区主要成矿矿源,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之一,发现岩金矿床近百处,查明资源储量200 t(张苏江等,2016)。该矿集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如金厂峪金矿深部新增储量28.74 t(罗栋和王艳楠,2013),潜在资源储量有望达700 t。

(4)西秦岭金矿集区

该矿集区处于陕甘川交界处,主要位于西秦岭—南秦岭华力西期—印支期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是卡林型金矿床产地之一(张苏江等,2016)。该区发现金矿床(点)100余处,如阳山特大型金矿(308 t)、寨上特大型金矿(108 t)等(罗栋和王艳楠,2013),潜在资源储量可达2200 t。

(5)滇黔桂金矿集区

该矿集区位于上扬子地块南缘,受穹隆、短轴背斜、弧形断裂、破碎带等控制成矿,二叠系粘土和凝灰岩层是该区主要成矿矿源。成型金矿有100余处,发现一批百吨以上特大型金矿床如水银洞、烂泥沟金矿等,已查明资源储量600 t以上(王成辉等,2012)。据研究,该区地质勘查程度偏低,找矿远景巨大,特别是黔西南、田东—德宝、乐业—巴马、南盘江—古江、广南—那坡等区域,潜在资源储量可达1700 t,找矿前景较好。

内隐家庭教育问题是指没有通过可感可测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和当下还没有表现出现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年轻父母要特别用心去检视内隐的家教问题。

(6)冈底斯—拉萨金矿集区

该矿集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崔立伟等,2012),地质构造复杂,喜马拉雅期花岗岩是该区主要成矿矿源,以伴生金形式产出,以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为主(王成辉等,2014)。近几年在矿集区南部先后发现驱龙、冲江、吹败子、厅宫等大型—超大型铜金矿床;矿集区北部找矿勘查虽刚起步,但已发现日那铜金矿床、甲岗雪山钨钼铋铜金多金属矿床等;矿集区中段发现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床,已探明金资源储量120 t,远景储量有望达500 t(葛良胜等,2009b;罗栋和王艳楠,2013)。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地质勘查程度低,并且存在大量空白区,找矿潜力较大。

此外,哀牢山、吉南—辽东、东秦岭、松潘—摩天岭、粤桂琼云开、阿尔泰、天山—北山、松潘—摩天岭、海南、乌拉山—大青山、巴颜喀拉等金矿集区找矿资源潜力十分巨大,潜在资源储量均在500 t以上,甚至上千吨,在此不再陈述。

4.3 找矿建议

近20年来,中国金矿资源勘查取得重大成果,但也存在金矿成矿理论研究不够、金矿集区勘查工作程度低、探矿深度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聚焦找矿重点区域和方向,现提出以下建议。

4.3.1 创新找矿理论、技术和方法

一是创新金矿成矿理论研究,不断更新找矿理论和认识,丰富找矿预测理论,由“经验主义”向“科学理论”找矿转变,加大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控矿条件、分布规律、矿床类型、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等研究,建立不同类型金矿床成矿模式和成矿预测模型,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如山东胶东金矿勘查提出的胶东型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和阶梯式成矿模式、“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等理论,实现胶东地区深部找矿重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7)。二是创新勘查技术和方法,综合利用地、物、化、遥、矿产评价、钻探等现代金矿勘查技术和方法,提高攻深找盲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如河北金厂峪金矿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地震等技术发现新的金矿体。三是创新钻探、选冶等技术,为深部找矿、隐伏矿和盲矿勘查、呆矿开采等提供技术支撑,如山东胶东金矿部署实施的4006.17 m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贵州地矿局和紫金矿业提出的常温常压催化预氧化处理—氰化浸出选矿方法等(王成辉等,2012)。

4.3.2 加强中东部深部和外围找矿

当前,中国88.12%的岩金(伴生金)矿探矿深度在500 m以上,其与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产金大国探采深度已达2500~4000 m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世界上最大的南非兰德金铀砾岩型金矿探采深度已达4100 m,以及印度3500 m、澳大利亚1900 m等(寸圭和鞠毓绂,1999;周少平,1999)。近几年,中国深部金矿勘查也取得一些重大突破,胶东金矿集区探矿深度达2000 m,新增查明资源储量2400 t,并且其部署的4006.17 m岩金深钻在其深部也探测到新含金矿带(蔺志永等,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18);小秦岭、夹皮沟、金厂沟梁等金矿在1000 m以下发现第二富金带和金工业矿体(罗栋和王艳楠,2013)。据最新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全国未查明金矿资源量达32 668 t,其中,500 m以上金矿预测资源量约 18 844 t,500~1000 m 约 6741 t,1000~2000 m约7083 t(蔺志永等,2016)。以上说明我国深部金矿资源潜力尚未发挥,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并且可行。下一步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中东部现有金矿产区的深部、外围空白区和远景区的探矿评价,其将是老矿山的重点找矿方向,有望发现重大资源储量。

4.3.3 加强西部勘查找矿

据研究,中国大部分金矿集区开展了金矿资源预查工作,但普查、详查和勘探工作相对较少,钻探验证更少,特别是在西北、西南等地区。下一步工作中,一是在西部金矿集区的低程度区或空白区,部署开展金矿资源预查和普查,研究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圈定金矿床远景区。二是在西秦岭西段、哀牢山、滇黔桂、粤桂琼云开、阿尔泰、天山—北山、松潘—摩天岭、巴颜喀拉、西南天山、祁连山、东昆仑、喜马拉雅、班公湖—怒江、康滇隆起、冈底斯—拉萨、阿尔金—柴达木北缘等中低程度金矿集区,重点性地开展金矿资源详查和勘探,评价其金矿资源潜力和工业价值。在西部金矿资源普查、详查、勘探地质工作中,应对金矿化脉体投入一定的钻探验证工程,以致获得有效资源评价:有矿或无矿结论。三是对已勘查过的金矿集区应结合金矿资源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对其进行重新研究,评价其资源潜力。西部地区独特的区域大地构造和成矿地质环境,具有优越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但由于当前地质工作程度偏低,潜在资源未发现,因此该地区将是未来金矿资源勘查的重点区域,找矿潜力巨大,但需要投入较大的人财物和智力,提高勘查工作程度,才能发现隐伏矿体或盲矿体,获得找矿突破。

4.3.4 突出重点金矿床类型找矿

中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中国大地构造环境、地质演化息息相关,构造控矿十分突出。从多找矿、找大矿的角度,中国金矿资源勘查找矿要重点寻找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卡林—似卡林型、浅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金矿床等。其次是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花岗绿岩带型金矿床,以及共伴生型、铁帽型金矿床等。对于陆相、海相火山岩型金矿床需要加强研究,重点突破。同时,要加强新类型、新矿种矿床金矿资源勘查找矿研究,如铜铅锌等矿区发现大中型金矿床等(席立永等,2011)。

5 结论

中国特殊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地质演化等,造就优越的金矿资源成矿条件,无论东部金矿资源勘查工作程度较高还是中西部较低地区,均有巨大的深部、外围、空白区找矿潜力。进一步加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勘查程度等研究,对于指导后续金矿资源勘查找矿意义重大。

(1)从矿床类型角度,将中国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1类,其中,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中深成侵入岩体内及其外接触带型、卡林—似卡林型、浅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陆相和海相火山岩型、花岗绿岩带型等金矿床是我国重点勘查找矿类型。

(2)中国金矿床成矿年代分布广泛,但80%左右金矿床集中于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10%左右为新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是我国金矿资源勘查找矿重点。

(3)依据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初步划分了42个金矿集区。胶东、小秦岭—熊耳山、西秦岭西段、哀牢山、滇黔桂、吉南—辽东、东秦岭、粤桂琼云开、阿尔泰、天山—北山、松潘—摩天岭、海南、乌拉山—大青山、巴颜喀拉、江南古陆、长江中下游、燕辽、西南天山等金矿集区,是未来金矿资源勘查重点找矿地区,潜在资源储量均在500吨以上。

(4)依据金矿资源勘查单位面积钻探数量,将我国金矿集区地质勘查程度划分为高、中、低程度区,分别包含9个、16个、16个金矿集区(除台东外)。全国金矿地质勘查钻探程度总体偏低,钻探验证工作偏少,特别是西南、西北的金矿集区,部分矿集区地质工作几乎未开展,如西南天山、西昆仑等矿集区。中低程度区在未来需要加强地质工作投入。

(5)中国88.12%的岩金(伴生金)矿探矿深度在500 m以上,仅胶东、小秦岭—熊耳山等金矿集区探矿深度超千米,并在500 m以下发现第二富金带。中国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如果探矿深度延伸到2000 m以浅,金矿资源储量有望翻番,达6万吨。

(6)当前中国金矿资源勘查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西北、西南金矿资源勘查工作程度较低,钻探验证较少,查明资源储量较少,甚至有大量空白区,限制了金矿资源勘查与评价。需要加强西部基础地质工作,其将是下一步金矿资源勘查重点方向,找矿潜力巨大。

致谢:感谢审稿专家和编辑部老师给予本文的宝贵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诚挚敬意。

猜你喜欢
秦岭储量金矿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好忙好忙的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