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苑,王志泰
(1贵州大学 林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大学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3贵阳云岩贵中土地开发基本建设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4)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生态和文化的冲击,在生态园林城市导向下的山体公园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1]。山体公园即以山岭坡谷地质为形体,以园林景观为内涵,赋予绿色生态和科普教育功能的城镇公园绿地,具备峰、岭、坡、谷的地貌特征和公园开放属性,在山区或丘陵地带的城镇建设中广泛应用。山体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文化教育、游览休憩的公共设施和场所,向全社会开放共享。山体公园的建设要求植被景观丰富,与依托的城市景观交相呼应、挥然一体,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城市中的绿宝石[2]。贵阳市是典型喀斯特地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现代大城市,定位发展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新城市发展试验区、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国际生态文明交流合作平台[3],山体公园建设对保护自然生态,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绿色共享环境质量及海绵城市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贵州)试验区的探索与示范途径。本文立足于贵阳地区实际,引入新时代的发展理念,研究了贵阳市南垭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及功能作用,评价了其提升城区开放共享的功能作用和生态效益,可为有关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及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南垭山体公园项目建设地位于贵阳市南垭路的东南面,北临观山东路、南接市北路、西至南垭路、东靠宅吉社区,占地面积为42.40 hm2。所在城市贵阳,具有较明显的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特点,水热资源丰富,年相对湿度80%,年均气温15.3 ℃,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 ℃,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4.9 ℃,全年无霜期270 d左右,年均降水量1200 mm,水热同季,地带性黄壤占46.9%,石灰土占 36.8%,紫色土占13.7%,水稻土占1.9%,潮土占比为0.7%,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4]。具有山谷、台地、坡地等环境地貌特征,便于构筑丰富的空间体验,土地均为国有林业用地,以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为主,山体植被大部分保存完好,植被覆盖率70%以上,植物多样性丰富。
采用文献综述、实地查勘、归纳比较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凝练分析出山体公园规划设计及相关生态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深入实地调查其资源本底和需要解决的设计科学问题及其根本原因,以及各生态要素对山体公园规划建设目标的限制与影响,以达到满足实现使用功能和视觉景观功能的目标。在收集原始分析基础上依据现代山体规划设计的生态学方法[5]开展优选方案设计。数据统计采用Excel软件图表法,绘图采用CAD制图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共享的规划设计理念,立足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地域优势,依托贵阳市总体规划格局,融合现代社会的人文需求和都市元素,构思设计出贵阳市“千园之城”的示范性公园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要保留城市原有地理风貌,而且要在山体的缓坡、陡坡营造各种不同景观及休憩功能的层次空间,在不改变地质构造的基础上,设计打造“叠翠谷、叠彩谷、观景平台、文化娱乐广场”等一系列新颖、独特、时尚主题的游览园区,既要能够有效提升环境质量和城市绿地价值,也要突显差异化的城市公园景观特色,以及与周边其他公共绿地形成优势互补,项目建设目标要能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保持植物多样性和增加植物群落景观, 完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提升城市公共绿地效能,促进现代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植被以马尾林(PinusmassonianaLamb.)和岩溶灌丛植被类型为主,次生性较强,部分地区有少量阔叶林留存。按照《中国植物区系地理》[6]、《贵州植被》[7]、《植被生态学》[8]的分类系统,采用随机样地调查方法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10个群系(组合)及群丛组合植被类型,如表1所示。自然植被以阔叶乔木林和灌木林为主,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主要植物区系成分有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 Li)、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Linn.) L'Hér. ex Vent.)、荚蒾(ViburnumdilatatumThunb.)、悬钩子(Rubussp.)等小乔木,藤草类植物有细柄草(Capillipediumparviflorum(R. Br)Stapf.)、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 Beauv.)、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Thunb. ) Berhn.)、荩草(Arthraxonhispidus(Thunb.)Makino)、沿阶草(OphiopogonbodinieriLevl.)、黄背草(Themedajaponica(Willd. ) Tanaka)等。
表1 南垭山体公园建设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情况Tab.1 The main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Nanya Mountain Park
根据公园性质和规划布局原则,兼顾主要功能要求、资源分布特点、建设用地安排、地域空间完整性程度、各地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相互协调,依托原有地形地貌将公园分为以下5个板块进行规划设计,即入口景观区、林下景观区、登高览胜区、文化娱乐区和森林休憩区(图1),其5个板块的主题功能及其面积比例如表2所示。
图1 南垭山体公园总体及功能分区图的设计(来源于南垭山体公园初步设计文本)Fig.1 The overall and function zones design of Nanya Mountain Park
表2 南垭山体公园的主题功能设计及其植物配置与分区比例Tab.2 The design, vegetation layout and proportion of the function zones
续表2
功能分区面积/hm2占公园总面积比例/%植物配置主题功能森林休憩区23.4755.4鹅掌楸、黔灵冬青、银杏、麦冬、沿阶草、山茶、菖蒲、火棘、月季等多彩观花、观叶、观果的景观植物。森林野趣游览与休憩
(1)入口景观区(图1①、②)。由公园南侧、东侧入口组成,占地面积2.19 hm2,其中,北侧是人行主入口,占地面积0.55 hm2,东侧是车行入口,占地面积1.64 hm2。利用公园入口处优先区位和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考虑到对山体的自然保护和入口形象的展示性,设计建设北入口广场和东入口广场。其中,北入口广场是城市空间延伸与融合的中间体,是进入公园的缓冲地带,占地面积1080 m2,布局文化宣传墙、地方特色商铺等内容,营造符合场所特征、具有人文内涵的景观,使之成为公园重要的形象展示,与公园内景观实现功能互补[9];东入口广场占地面积1460 m2,以广场的形式连接市政道路,以台阶形式作为登山步道,两侧以自然石砌墙做分层台地处理,从而形成丰富变换的叠层台地景观,广场的边坡采用本土民间刺绣、挑花、剪纸等文化艺术进行装修,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景观墙体,让游客了解贵州本土独特的传承历史文化遗迹。
(2)林下景观区(图1③④⑨)。位于公园中部,占地面积6.56 hm2。根据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打造彩色林带和林下花谷景观,四季鲜花不断,山水秀美,风光迷人,主要建设内容有叠翠谷、叠彩谷、休闲广场。其中,叠翠谷占地面积11200 m2,依山就势,以钢板艺术宣传墙的方式展现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和贵州省会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谷地依地势叠层种植贵阳市市花兰草(Cymbidiumsp.)、市树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混交多种本土植物形成贵阳地理植被景观[10],山谷内则林荫蔽日、枝叶如织、青翠欲滴。游客穿梭于台地绿野,在感受公园自然生态氛围的同时,也感受到贵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叠彩谷位于林下景观区南侧的山谷,占地面积13400 m2,结合现场地貌,借鉴贵州山区的梯田处理手法,利用当地的石材,把杂乱的缓坡处理成谷地景观,并种植不同的彩叶植物和宿根花卉,形成丰富的森林景观。休闲广场位于林下景观区东侧,占地面积1850 m2,结合贵阳市地域文化与自然历史等元素,建设旅游纪念商铺、文化景墙、条石景观、雕塑小品等,为游客提供休憩娱乐的生态空间[11]。
(1)入口景观区。在北入口区域种植色彩绚丽的观花、彩叶树种,营造热闹的氛围,同时丰富植被季相变化。在南入口区域补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桢楠(Machiluschinensis(Champ. Ex Benth.) Hemsl.)、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Hemsl.)、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 Presl.)、樱花(Cerasusspp.)、紫薇、含笑(Micheliaspp.)、美人蕉(CannaindicaL.)、红叶石楠(Photiniaspp.)等,营造良好的休憩环境。
(2)林下景观区。在生态较好的大自然森林景观的背景下,成片栽植槭树(Acerspp.)、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樱花等彩叶树种,同时利用林下错落有致的山谷地,成片种植鸢尾(Irisspp. )、二月兰(Orychophragmusviolaceus(L.) O. E. Schulz)、波斯菊(CosmosbipinnataCav.)、百日草(ZinniaelegansJacq.)、一串兰(SalviafarinaceaBenth.)、杜鹃花(Rhododendronsp.)、菖蒲(Acorussp.)等花卉植物。形成娇艳、生动、壮观的谷地花卉景观,增加公园的观光亮点。
(3)登高览胜区。对天然常绿阔叶林进行适当改造,补植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Oliv.)、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Laxm.)、红枫(AcerpalmatumThunb.)、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Wall.) Blume)、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 Sarg. )等彩叶和观花乔木树种,营造季相变化明显的植被景观[12],让游客感受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快乐,享受世外桃源的惊喜。
(4)文化娱乐区。在保护自然野趣和生态植被的基础上,展示原汁原味的森林生态环境特征及其自然历史的科学内涵,科学种质贵阳市市树紫薇、市花兰花、活化石银杏(GinkgobilobaL.)、以及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 Nakai)、羊蹄甲(Bauhiniaspp.)、樱花、碧桃(Amygdaluspersicavar.spp.)等观花树种,并挂牌展示植物科普知识和文化故事,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环境。
(5)森林休憩区。在保育自然植被的基础上,合适配置本土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及其特征表现,强化森林经营和抚育措施,培育森林林分和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自我更新和演替能力的提升,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结构稳定的常绿阔叶林植被。在游园道路旁和休憩地带种植鹅掌楸、黔灵冬青(IlexqianlingshanensisC. J)、银杏等乔木遮阳,配置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inn. f.) Ker-Gawl.)等地被绿化,相间栽培山茶(Camelliaspp.)、菖蒲、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 Li)和成片月季(Rosaspp.)等多彩花卉植物,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停留休憩,分享大自然的馈赠。
2.6.1 设计元素及其功能作用
山水之象、气势相生,山体公园、悦人即达,多彩则神韵、装点赋气质。坚持以人为本、立意在先,借自然之物、仿自然之形、引自然之象、依自然之理,创造出能够传情表白自然之神韵的园林艺术[13],是注入设计元素的前提和依据。南垭山体公园新建安全景观道路漫步道1358 m2、木栈道712 m2、游览步道4527 m2,辅助建设现代建筑景观服务设施10500 m2,地被植物及多彩植物装点的绿化补植353600 m2、特色植物种植及绿化改造62400 m2。在整个园区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其生态环境的优美性和独特性,要以山体公园中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为原则,要注入地区代表性的山体特征及其特色植物元素,适当种植多彩植物元素装点景观,采用自然混交森林和特色纯林种植相结合的形式注入生态科学元素,突显出喀斯特山体公园建设设计的科学性和创新特色,充分展现出山体公园建设中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及其新时代的风貌特征。
2.6.2 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显著。在优先保护山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适地适树种植景观植物,点缀性建设观光景点和游览道路,人工修缮设施与自然和谐共存、挥然一体,通过人工森林培育的环境整治和生态美化建设,有效维持南垭山体公园的生态稳定性。通过设计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增加了植物多样性成分及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有利于维持山体公园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景观功能的发挥,起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绿化美化环境和城市“氧吧”生态效益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林地的水资源和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赋予海绵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2)经济社会效益突显。南垭山体公园规范的安全设施、完备的人行步道及交通道路、丰富的景观系统,既具有防灾避险功能作用,又能为游客及周围居民提供登山赏景、户外娱乐、游览休憩、体育运动的空旷场所,也可为周围居民及游客提供接触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领略珍奇植物的乐趣和获得科普知识的教益,增加人们对林业与绿色文明的认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获得感,增强建设多彩贵州新未来和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赋予多彩景观绿化为主体的立体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了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良好形象和投资环境,可不断推动和辐射带动相关旅游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贵阳地区旅游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其他公园绿地建设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1)目前在一些山体公园的规划建设中,旅游线路设计偏多,景观打造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对自然山体资源的有效应用,对应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或不协调配套,使得整个山体公园的绿化效果较为单一,和谐受阻、美观性不强。游客较难感受到良好的体验,这也成为限制山体公园发展设计阻碍[14]。贵阳市南垭山体公园在总体设计和空间布局上体现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在植物配置、建筑艺术打造和景观设计上体现了生态科学的内涵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艺术外延,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偶联效应和生机盎然、多彩纷呈的时代风貌,已成为贵阳市“千园之城”之典范,全天候对外开放,现已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活动空间,提升了城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绿地价值,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可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贵州)试验区、建成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把贵阳建成全国生态又明示范城市提供基础支撑,也可为有关喀斯特山区城镇山体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2)南垭山体公园是集公共绿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公园设施建设为一体的工程性建设项目,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适宜多元化考虑,既要结合《城镇山体公园化绿地设计规范》,也要考虑山体公园本身的实际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文需求,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来统筹分析南垭山体公园建设成本、生态成本、生态效益、社会公益价值、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等关键指标,综合评判山体公园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该研究主要是针对其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讨论的,尚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深入调查研究,趋于客观准确地设计评价,尚需更广泛地参考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要素、城镇土地利用、城镇环境的赋能、文化正能量作用等开展科学评价,并辅以目标值法、专家咨询法、随机问卷调查法等措施,使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评价和建设方案的优选更趋科学合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