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经开区(图/红网)
“我在园区工作了十余年,园区改革搞了很多次,可以说2019 年改革是最彻底的。”醴陵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黎平如是说。2019 年,醴陵经开区开展了自成立以来最为大胆的综合体制改革,从行政体制、行政审批体制、财税体制、人事和薪酬体制、园区平台公司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破釜沉舟式的改革,最终实现园区管理放权、独立经营,告别过去“输血式”被动发展,走上“内循环”自强道路。
近年来,醴陵经开区全力推进园区改革,目前已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基本形成了以陶瓷、玻璃、新材料、交通装备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特别是陶瓷产业,已经形成了集日用瓷、电瓷、艺术瓷、特种瓷以及陶瓷机械、色釉、窑炉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醴陵经开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陶瓷出口转型示范基地”“省新型陶瓷材料特色产业园”“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正朝着千亿园区和创建国家级开发区阔步前行。
活力激发,效能提升,醴陵经开区发展“换挡提速”正当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促进园区和当地政见畅通,工作推动顺畅,减轻园区社会事务。”黎平说。
2019 年9 月,醴陵市委、市政府《关于湖南醴陵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拉开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大幕。
对乡镇采取托管的方式,只托管园区有需求的。醴陵市委、市政府对国瓷街道和东富镇的部分管理权限委托经开区管理,包括征地拆迁安置、施工环境维护、拆违控违、土地执法、信访维稳、统计等。委托管理事项由经开区进行考核评估,市直有关单位和部门对国瓷街道和东富镇的考核评估直接采用经开区的考核评估结果。
人事管理权首先下放,让园区在人事任免上有更多发言权,园区内打破身份“尴尬”,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赋权,意味着责任上肩。黎平感慨,以前是“站在岸上”,现在是“下在水里”,只能自己拼命往前游。压力就是动力,2019 年,投资额70 亿元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醴陵经开区,园区共引进项目31 个,引资额123.27 亿元,同比增长近300%。
行政体制框架有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园区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此前,醴陵经开区每年获得2000 万元醴陵市财政支持,用于支出的费用包括机关运转费用、项目咨询费用、部分“园区招商十条”政策奖励等。
“园区改革,必须自己‘造血’,形成良性循环。”醴陵经开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何泽华说。在这次醴陵经开区的体制机制改革中,建立独立财政体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该园区已搭建了管理构架,明确了相对独立的税收征管机构,完成了设立金库的基础工作,且已报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审批。建立了财政结算机制和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支出体系,制定并实施园区财力增长计划。
财政体制改革激发了园区立足自身、培育壮大财源的积极性,这也促使园区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醴陵经开区对醴陵高新集团行使出资人权利,与优秀民营企业合作以及投资优质的产业项目就是其中妙招。2018 年,园区招商部门对江苏昆山一家智能制造公司进行考察,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给醴陵传统陶瓷制造企业赋能,相中这一点,园区高新集团入股与民营企业合办了三创智能科技,将项目招进了醴陵经开区。
醴陵经开区已开始由园区建设方向园区产业运营商转型。截至2019 年12 月,醴陵高新集团已完成了对碲化镉发电玻璃、科一环保、三创陶瓷机械智能制造等8 家企业项目的2 亿元股权投资,现有地产开发、建筑施工、会展营运、自来水公司等实体经营企业7 家,实现了2 亿元自主经营收入。
在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中,醴陵经开区还承接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等104 项市本级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权限,新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把过去分散在政府职能部门、与园区企业事务相关的办事项目,集中到企业服务中心受理、服务,真正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中盐红四方湖南100 万吨复合肥生产基地项目正加紧建设,2019 年3 个建设标段的审批事项全部在园区办理,提交资料后2 个工作日即办结。“放在以前,企业得来回奔波,顺利的话也要跑5 个部门、10 个工作日才能办完。”醴陵经开区项目推进办执行主任杨新星介绍。
项目落地时间越少、建设周期越短,园区的发展也越快。企业服务中心可以帮园区企业跑腿、代办,提供咨询等各项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通过企业服务中心代办的形式,集中审批,大大缩减项目审批的时间,加快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据红网、《中国经济时报》)
醴陵经开区一隅(图/红网)
瓷彩中国项目(图/红网)
温馨而有地域特色的企业服务中心(图/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