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胡日查 副教授 内蒙古艺术学院
黄昏饮马傍交河 蒋艳玲 套色木刻 60cm x 110cm 2017 年
庙会 宝石柱 黑白木刻 43.5cm x 36.5cm 1978 年
广袤无垠的哲里木大草原,不但孕育出了骁勇善战的马背民族,也诞生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哲里木版画便是其中之一。哲里木版画描绘草原人民顽强、朴素、乐观的生活态度,充分表达了蒙古民族的阳刚与自然原始的和谐之美,其内容与形式语言既新颖又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广受关注。哲里木版画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千百年来,先民创造了诸多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语言文化、民俗文化、草原文化,都是游牧文明中民族精神显著的文化类型。它们共同成就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特征和性格特点,造就了蒙古民族共同的精神指向,成为了哲里木版画民族气质存在并传承的精神来源。
哲里木版画发展初期,仅有宝石柱、伊木、莫日根、商华堂、照日格图等民间版画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国庆十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上展出并受到好评,这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其创作热情,并逐渐将哲里木版画发展起来,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版画创作的队伍当中。70 年代哲里木版画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组织了多次版画展览,并出版发行了《哲里木版画选》。哲里木版画在新的审美观念影响下,运用新的艺术表现技巧,积极反映牧区生活,发扬民族艺术特色,赢得了版画界的一致赞誉。李桦先生曾说:“现在我们高兴的看到蒙古族人民的版画,已成为版画的一翼崛起在东方。”
奈曼版画是哲里木版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奈曼版画起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以蒙古族民间艺术家宝石柱为代表,奈曼版画主要表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日常、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宝石柱的作品《庙会》、安广有的《草原酒家》、王爱科的《牧人之秋》等作品都曾在中国美术馆及赴日本等国展出。之后的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奈曼版画虽说表现地域文化的作品不在少数,但基本都是草原风情为主,而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重视游牧文化精神内涵的作品相对少了很多,出现了观念守旧、整体状态原地踏步等不尽如人意的局面,这一点正是奈曼版画人所思考的问题。
赛罕塔拉风情之六月草香 高鹏 减版油套 80cm x 72cm 2020 年
奈曼版画人应拓宽视野,关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当代版画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版种技法和新媒材,更好地表现哲里木人民当下生活状态、生存环境与精神风貌。表现内容、题材要更为广泛,不能仅限于眼睛所看到的表象,应发掘心灵深处的精神内涵,体现多元化的时代特征。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草原游牧生活逐渐淡化,虽说定居在都市边缘的蒙古人民生存环境有了较大改变,但他们对游牧文化的情感依然如故,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所需,处处都体现着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性格特点。在这样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奈曼版画人在以牧民、草原、牛羊、马匹为创作题材的基础上,着眼于民族服饰、饮食、建筑等物态文化符号,以牧民生活为创作原型,或反思主义、或颂扬主义等形式语言来展现蒙古族人民当下的生存状态,展望美好生活、追求幸福家园的现实意义。所以反映当代哲里木人民的生活,更应注重现实与人文关怀,提高精神内涵,使版画创作紧跟时代步伐,上升到文化层面上来。
牧人之秋 王爱科 黑白木刻 32cm x 93cm 1987 年
20 世纪90 年代,社会与时代的巨大变化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学院版画的兴起为哲里木版画注入了新的血液,版画的艺术观念、版种、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2009 年,奈曼旗委、旗政府以“打造品牌、促进交流、培养队伍、丰富生活、发展产业”为指导思想,推动当代奈曼版画的繁荣发展,筹建奈曼版画创作培训基地,于2013 年正式投入使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文艺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奈曼版画自身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大胆探索,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合理配置整体布局,积极创新服务载体,延伸工作手臂,进一步完善、发挥和调动不同领域的专家力量,不定期聘请区内专业院校的老师授课,先后邀请广军先生、李东霞先生、张桂林先生、陈春平先生、布日古德先生、于承佑先生、张敏杰先生等国内顶尖专家为培训基地进行了学术讲座和授课指导,逐步建设成一个团结和凝聚广大美术专家的重要平台,在学术建设、学术引领、专业指导等方面更加完善,把奈曼版画的当代繁荣推向了新的阶段。
近几年,随着版画基地管理日趋完善,版画队伍不断壮大,创作水平在逐步提高。高鹏、蒋艳玲、王秀春等年轻一代版画人脱颖而出,在语言、形式、技法与媒介方面也变得更为丰富,在创作思维的转变、方法的探索及创作理念上也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在版画创作中摒弃以往陈述生活的创作模式,而着力表现一种民族精神、理性情景或对生命的启迪,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创作理念,在艺术创作中更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本质的探索,使其具备了地域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气场。从近几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审美价值,也能透过画面体会出蒙古民族的文化心态,使得现代奈曼版画既可以保持传统的民族特质,又可以博采众长,与时俱进。高鹏作品《赛罕塔拉风情之六月草香》作品以减版油套为表现方法,以科尔沁草原的牧民为原型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一对情侣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深厚的情感,一言一行把草原人的传统美德以及心灵中对生命与自然的追索进行了完美的表达。蒋艳玲作品《黄昏饮马傍交河》概括性的色彩让时间与空间定格在某一瞬间,注重宁静之中版画意境的展现与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留存于刻刀与印痕之中。画面的形式感、造型布局的处理和刀法自由安排都以主题作为支撑点,通过作品去传达某种信息,这里无关乎具象还是抽象,主题设立的方向是对当下生活中视觉图像的哲学思考。
如今,奈曼版画作为科尔沁草原文化名片,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2010 年,40 幅版画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奈曼日”活动中展出;2017 年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先后在中国版画博物馆、呼和浩特美术馆、通辽市博物馆展出,还多次到天津、深圳、西安、黄山、沈阳等地参加全国非遗展示会、文博会等。与此同时,培训基地现已成功举办17 期版画培训班,在中小学校设立少儿版画培训点,培训学生达3000 多人次,作品多次赴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300 多幅作品在国际画展中获奖,保障了后继人才的培养,扩大工作覆盖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全旗版画创作人员达100 多人,创作成人版画作品2000多幅,其中57 幅入选国家级展览,246 幅入选自治区级展览;2017 年奈曼版画五幅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十二届版画作品展览;2019 年三位艺术家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历史新高,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同时,为了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奈曼版画正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和产业化发展之路,全力打造地区文化品牌。计划成立奈曼版画产业协会,注册奈曼旗版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奈曼版画艺术品专营店,开拓版画文创产品和艺术衍生品等项目。这也在地域文化上加大了民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范围,使众多渐行渐远的蒙古族物态文化得以生存和传播。科尔沁奈曼版画的发展和传承,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18 年,奈曼版画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时至今日,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已在所难免,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视觉呈现,奈曼版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沉积,追求生活习俗、生存环境、民族精神的更深层次的综合体现,如今逐渐形成了纯朴、浓烈、高雅的艺术风格,是北方草原文化中一张响当当的艺术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