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孙宏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铁岭市清河区聂家满族乡西老谷峪村党支部书记张铁军,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带领全村满汉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张铁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书写了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深的爱。
张铁军(中)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走进铁岭市清河区聂家满族乡西老谷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一座座干净整洁的院落、一面面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墙,还有让村民增收致富的千亩林果产业园……好一幅生态优美、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西老谷峪村能有今天的模样,村民们都说:“这一切发展变化离不开村里的‘当家人’——村党支部书记张铁军。”
30年来,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坚定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2019年,张铁军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西老谷峪村四面环山,满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0%,是典型的满族聚居村,也是贫困村。一年到头,土里刨不出多少食。今年57岁的张铁军出生在西老谷峪村一个普通的满族农民家庭,儿时的梦想就是“吃得饱、穿得暖、走出山村”。
1981年,张铁军参军入伍。3年后,他退伍来到开原市,自己创业做起了服装生意。短短几年,凭着在军营里锻炼出的吃苦耐劳精神,张铁军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
正当张铁军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大时,村里四组几名老社员的到来,让他改变了“人生轨迹”。
几名老社员含着泪拉着张铁军的手说:“铁军,钱是挣不完的。你看看我们村里的情况,需要有本事的人来搞。你当过兵,有见识,生意又做得好,回村里干点事儿,帮帮大家吧!”几位老人真诚的话语打动了张铁军。“大家信任我,我绝不能让大家失望。我也想为乡亲们做点事,不枉我当兵受党教育一场。”张铁军说。
在朋友和家人的一致反对声中,张铁军回到了西老谷峪村,担任四组组长。当时,村组集体管理非常混乱,别说发展产业,就连陈欠多年的提留款、农业税都收不上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铁军首先拿自己的亲属“开刀”,让他们率先交款。对“钉子户”更是“软磨硬泡”,天天和他们交心谈心。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仅用了5天时间,就一分不差地收完本组的提留款和农业税,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由于在四组工作业绩突出,1995年,西老谷峪村选举村委会主任时,张铁军高票当选。2003年,张铁军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西老谷峪村全面发展的“掌舵人”。
整治村容村貌,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张铁军上任前,村里的环境可以用“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来形容。道路不仅七扭八歪、坑洼不平,有的路段甚至窄得只能过一辆马车。走马上任后,张铁军决定给村里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修路。
然而,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钱从哪里来?翻开村里的账本,除了一堆村民欠账的白条,村集体一分钱也没有。刚开始,张铁军也没有信心。但是,军人出身的他有一股韧劲儿:再苦、再难,也要为村民把这件事办好。
张铁军从清理陈欠款开始,连续几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办法、制订计划,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趟趟上门说理,一家一家地做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了半个月时间,村里就收回陈欠款3万多元。
张铁军还抓住城乡共建的契机,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天天往乡政府各个部门跑,争项目、要资金,讲村里的优势、讲村民的期盼,终于争取到资金。
钱的问题解决了,张铁军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在巷道规划范围内,有些村民盖了仓房,还有些村民修建了宅院大门,说什么也不愿意把地方腾出来。于是,张铁军挨家挨户走访,反复跟村民讲重新规划巷道的好处。最后,村民终于全部同意了。那段时间,张铁军每天早出晚归,和村民们一起清运垃圾、搬石块、抡大锤。有张铁军带头干,全村人也有了干劲儿,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历经半年多的奋战,西老谷峪村户户通上了砂石路,修建石砌边沟6500延长米。
在张铁军的带动下,如今的西老谷峪村,处处充满安定、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百姓安居乐业,进进出出非常方便,特色山货、新鲜水果很快就可以运输出去,过去私搭乱建、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的脏乱现象也一去不复返了。
经济发展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石。因此,如何让全村百姓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成为张铁军最挂心的事儿。
致富根本靠产业,选准产业是第一步。“西老谷峪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优势,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果树生长。”通过实地调研,张铁军得出这一结论,提出了“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的发展思路。
选准了产业,可一家一户如何发展?张铁军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谷峪果树专业合作社,引导全村果农入社,并且积极协调上级部门,申请资金、技术与政策扶持,实现了全村林果产业技术与服务共享。
2018年,张铁军又争取到24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新建了选果厂、水果冷藏库与产业作业路,使西老谷峪村的果树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目前,西老谷峪村已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大部分村民的口袋鼓了,张铁军却常常看着满山的果树发呆。原来,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村里的21户贫困户。这21户贫困户大部分是满族,“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张铁军琢磨着如何让他们脱贫,过上好日子。张铁军提出让这21户村民以自家山林入股,到年终卖果时可以分得林果利润的30%。不到两年时间,21户村民全部实现脱贫。
“是党的好政策和张书记的帮助让我的生活好起来。”满族村民李双荣说。李双荣今年51岁,双侧股骨头坏死,丧失了劳动能力。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后,不但实现了脱贫,并且通过医疗救助政策换上了新的股骨头,现在可以正常行走,还能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了,幸福生活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让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张铁军利用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了深挖满族优秀传统文化,他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整理本村人文历史与故事传说。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西老谷峪”独有的乡村文化体系。
多年奔波忙碌、风吹日晒,张铁军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已是两鬓斑白、满脸风霜,唯有那铁打的脊梁一点未曾弯下,眼神还依然那样坚定。每当有人问起他:“为西老谷峪村付出那么多,值吗?”张铁军总是斩钉截铁地说:“为了家乡,为了父老乡亲,不管付出多少都值得。只要人民需要我,我将一如既往地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让全村人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