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
摘要:在现如今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导致一些信息模棱两可,由此逐步导致大众传播对舆论走向的冲击和关停制度的缺失现象频发,使得新闻反转频繁。探究新闻反转现象产生的原因,反思新闻深度报道的内涵与意义,对构建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反转新闻;新媒体;舆论
一、新闻反转现象
反转新闻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它有“新闻反转剧”“逆转新闻”“舆论反转”等表述。反转新闻是指针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后期报告的内容和媒体报道的内容存在大的差异,随着报道内容不断深入与完善,新闻内容变化较大,与原先相比向着相反的方向改变,受众的立场基于报道内容快速两极分化转变的新闻传播现象。
二、反转新闻原因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的消减
目前的商业取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媒体的取向。收视率、广播收听率、热度追求成为部分媒体的首要目标。在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大量出现,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分散化”无形中削弱了“把关”的作用,新闻不能将把关机制的触角延伸到每个人身上,这为一些错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反转,满足了信息传播速度的公众需求,真相不断更新带来了新鲜感,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从而带来可观的阅读量和经济收益。然而,这样的新闻运作方式也造成了新闻报道的碎片化、情绪化,很可能对媒体的公信力、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一定的伤害。
(二)事件呈现标签化后的不良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逐步向快餐化、碎片化过渡,为了满足这一逐渐演变的趋势,媒体倾向于“标签”间的对抗,简化事件让大众更容易理解,但如此的“标签”显然没有办法充分涵盖复杂的新闻现实,一些重要的事实,有意无意地,在这样的过程中被忽视。媒体和受众在遇到“标签化”的事物或人物时,往往基于过去了解的基础,习惯性地进行归类。以无锡高架坍塌事件为例,事故发生后,微博平台上迅速传出坍塌视频,点击量飙升。苏交科很快遭到全体网友的质疑,一时激起网民的全体议论。长期以来,伴随着一些大型建筑有关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得“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贪污受贿”这样的标签深深扎根于网民的心中。道路工程的问题即是质量问题和施工偷工减料的印象“标签”成为社会新闻和舆论的常规逻辑。
三、关于减少新闻反转现象的思考
(一)媒体层面:建立多层把关的新闻生产流程
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坚持多层次把关的新闻生产过程。突发事件面前,媒体应当保持冷静,新闻线索仔细谨慎挑选,增强新闻源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信息自我审核机制,监督把控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第一关;记者尽量试图实地采访,多角度再现真实情况,客观、全面地撰写稿件,以避免选择性、情绪化报道内容的产生;编辑审稿也应做好审稿工作,提高审核力度和效率。
(二)大众:加强理性思维、提高媒介素养
新闻逆转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不可逆转的因素,如未完成的真相调查、信息的零散碎片化传播,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公众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加以辨别的难度。公众不仅需要识别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中的失真信息,甚至需要有能力对大众媒体和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辨别。
受众媒介素养的核心在于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即保持质疑和警惕,不盲目从众。通过提高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使日常生活领域的话题能够基于常识和逻辑来独立思考。同时,需要增强知识储备,形成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解,遵循网络语言规范,不要在网络上肆意宣泄暴力、极端情绪等。
(三)政府:主动发声、化堵为疏
经过一些突发事件后,一些新闻媒体没有条件立即调查事件事实,并告知大众。出于对事件真实过程的渴望,大众很可能会在网络上掀起一股探寻真相的舆论浪潮。对此,政府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有效发挥引导公众舆论的作用。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要从源头上引導正确的舆论导向,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化堵为疏,确保新闻事实客观、公正、准确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