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摘 要:社會实践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是锤炼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目前的社会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足与新时代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要求有一定差距。为了真正提升其实践育人效果,大学生应该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呼应时代发展要求、肩负时代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实践;时代担当
大学生社会实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方面成效显著,日益成为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提升专业知识、锤炼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现已日益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从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实施主体、实践效果以及社会实践的内涵与本质等方面来考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立足于社会生产实际、立足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从实际出发、突出实践本质,将认识、理论付诸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而又反作用实践的过程。
从高校教育目的来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的教育目的,也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实践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桥梁,第一课堂的重要支撑和有效延伸。
从大学生这一社会实践主体来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锤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首先,在社会实践中,感知国情社情民意。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能够真正走进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得过国情社情民意的直接感知和感性认识。
其次,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依托社会实践,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认识运用到实践,同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反馈理论教育与知识架构的不足,继而在第一课堂学习中进一步扎实学习、弥补不足。
再次,在社会实践中,锤炼综合素质,养成完善人格。
社会实践的实践主体是大学生本身,社会实践从选题立项、实践调研到实践结果的反馈,整个社会实践过程都离不开个人以及实践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创造性。因而实践过程本身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同时又是实践主体客体化过程,在实践过程中锤炼了组织协调能力、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有助于形成正确世界观和完善人格。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近年来,社会实践因其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得到了教育部、团中央、团省委、各学校团委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在社会实践的推进过程中,各高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自身社会实践特色的育人品牌,并将社会实践的优秀成果进行积极转化,与“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相结合,进一步实现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的转化,真正发挥了社会实践的成果。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和新模式,并日益与重大科研课题和调研项目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的实践品牌、实现了调研的持续性和一手科研资料的客观性、持续性。如山东财经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特色的暑期进千村、千企业、千社区的“三千计划”,实现了社会实践的全员覆盖,并将社会实践的优秀成果进行转化,真正实现了实践育人。
不过,社会实践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实践进行考察,有人认为当前社会实践的不足主要是:参与的价值取向功利化;参与的态度不端正;三是具体的内容及形式缺乏创新;组织管理不科学。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破解思路:一是加强参与各方之间的交流;二是根据学校优势挖掘运用社会实践载体;三是尊重教育规律,创新社会实践教学体制。
有人认为社会实践的问题主要是:思想政治性体现得不够鲜明;与高校教育教学结合得不够紧密;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不高;“形式主义”实践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可以看出,众多研究者都对社会实践进行了反思,并从不同视角给予破解不足的思路。无论是在社会实践形式、内容、体制还是社会实践课程本身等方面的考察和思考,笔者认为这些不足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在实践中的偏差。
三、新时代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适应时代要求,新时代的社会实践应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和时代印记。从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缘起与发展来看,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始终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因而不同时代背景对社会实践提出不同的时代要求,这一要求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实践的本质要求。因而,社会实践要与时代发展同向。
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责任与担当
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担当与作为是时代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角度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社会实践这门必修课与普通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其实践性原则,它与新时代的发展与要求紧密相连,与国情社情民意密切结合。因而,我们不应仅仅把社会实践当作一门必修课,应该从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第二,端正社会实践的态度,强化担当作为意识。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理解社会实践就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对社会的考察和探索。令人欣慰的是,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选题立项已经与新时代的要求、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紧密相连。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下,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主办的题为“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于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调研中。
第三,以专业化的知识,提升担当作为的本领。社会实践的选题种类涵盖了农林医艺等多方面,每位大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投身于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社会实践中。因此,在社会实践立项选题中,一方面要抓住时代关切、社会热点,一方面也要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
只有真正认识和了解了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本质和内涵、内容和形式,才能进一步促进实践的意义,提升实践育人效果,实现社会、高校、学生的良性互动与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姚建军,师蔷薇.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03).
[2]胡 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8(01).
[3]洪晓畅,郑传娟,李鲁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策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06).
[4]周彩姣,林 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09).
[5]姚建军 师蔷薇《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载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 年第 3 期 P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