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20-05-06 09:16曹琼方
科学与财富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共产党建设

摘 要: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其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的在发展、更新,顺应时代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总结和升华历史文明的同时,在展望美好的未来。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积极做出探索,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十八大“五位一体”,到十九大的坚持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同时还将生态文明纳入我国宪法之中,从此便迎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新篇章。

1.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萌芽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长期战乱给我国造成了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从而改善自然环境已经迫在眉睫。由此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逐渐尝试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虽然毛泽东没有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对其却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实践。

1.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探索的道路。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改善的运动。组织民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从而在全国展开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祖国绿化率。有效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

1.2兴修水利,治理水患

水利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命脉,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水患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基于此,毛泽东提高对水利建设的重视,从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在全国全党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兴修水利,保持水土。

1.3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新中国成立伊始,各类资源匮乏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面对资源匮乏问题,毛泽东提高对资源问题的重视,以节约资源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1951年,中共中央党政机关开展“三反运动”,毛泽东同志强调应该以节俭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原则,充分体现出节约资源、勤俭建国思想。另外,毛泽东提倡变废为宝和循环再利用,提升资源使用率,这与当今可持续发展思想相同,这也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雏形。

2.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形成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但同时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开始快速增加,我党便开始将保护环境提上日程,提升到基本国策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2.1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邓小平多次要求以科学技术保护环境、治理环境问题,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另外,邓小平还主张新能源开发和建设,缓解我国资源匮乏问题,利用科学治理环境,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变废为宝。推广具有可操作程度高、应用面积广的防治污染技术。

2.2依法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在党和国家实际进行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在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应该有法律方面的保障。邓小平认为必须采用法律手段作为森林保护工作的有效后盾,大力整治破坏环境行为。1982年我国正式出台环境保护法,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正式拉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序幕。

2.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我国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主要工作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将经济、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阻碍,中共中央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管理中,从而有效协调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还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领导提高对此事的高度重视。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同等重要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到两项工作协调发展。

3.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时期

3.1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20世纪末,工业化进程推进下,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逼近同时,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对我国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基于这种背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中,正式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党章,将其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之一。

3.2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必须树立全球观念。在各国经济增长发展过程中,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应该客观考虑各国实际,从而选择符合国情的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全球各国应该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共同合作协同治理环境问题,要充分发挥发达国家的优势,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问题,履行保护地球环境的义务。

3.3 提出科学发展观,倡导科学发展新理念

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江泽民、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有一脉相承的效果。同时,科学发展观也标志着党中央更加深刻清晰的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3.4 加快构建“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基于我国国情,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其是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细化,因此其主要核心目标仍然是可持续发展。所谓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消耗和破坏、浪费等行为。改变原有以消耗资源求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5 明确生态文明理论范畴

在我国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结合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目标之一。同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从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等多方面展开,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减少污染物排放,树立生态文明社会观念。

4.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成熟时期

4.1 构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民族永续发展的保障,从大局出发,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文明融合,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提出,说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高程度的认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时代发展规律的认识,强化了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4.2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目标,并具体提出改善的指标,特别是作出详细国家公园体制规定标准。习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理论为基础,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其说明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作用。

4.3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当今时代必须依靠法律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从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有了法律约束,官员不再盲目追求政绩,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从而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5.结语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此过程中,其思想连续不断,继承并发展,以汲取经验和教训为基础,与当今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应对新形势中的新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红英.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育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N]. 韶关日报,2019-08-10(A04).

作者简介:

曹琼方(1980-),女,山東菏泽人,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环保、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