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芬
男人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信,没有署名。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渡河”。
河?家乡没有河,只有一条浅浅的小溪,温柔地环绕着那个宁静的村庄。村庄太小,小到快要从男人的记忆中掉落,碎成一片片月光。男人这才想起,自从高中毕业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乡了。或许是被信纸上那熟悉的字迹拨动了心里的某根弦,男人捏着那张薄薄的纸,一夜未眠。第二天,他决定回家乡去看一看。
家乡的天依旧那么蓝,只是仿佛变窄了、低了。男人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小溪边。他低头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其实男人不过三十来岁,脸上却透着在大城市里奔波的人所共有的疲惫。水波粼粼,恍惚间男人仿佛看见了一张十七八岁的年轻面庞,那双眼睛里,似有什么在热切地燃烧着。男人呆呆地看了片刻,转身离开了。
男人继续漫无目的地穿行在一条条街道间,仿佛想重拾待在家乡的那十八年里,飘逝在家乡每一个角落里的童稚与青涩。男人突然想起那封信,准确地说是那两个字。他连忙向母校跑去。
时间仿佛还停留在十八岁那年,男人似乎看见一个男孩正坐在校园的大树下安静地读书。那个男孩热爱文学,爱浪漫而短暂的美好,梦想着写出触及人心的文字,可这终究只能是梦想,选择与文字为伴,就基本上选择了一生清贫。那个时候,只有他的语文老师支持他。
男人走进教室,教室里空无一人,但他似乎听见了语文老师的声音。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老师,他为什么要渡河?”“这个嘛,答案你自己去找吧。”老师笑意温柔,清瘦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男孩并不懂,连浪涛滚滚的急流也阻止不了的脚步,究竟是要奔向何处呢?渡河的人悲壮地点燃了自己,只为照见彼岸的一角。一条河究竟见过多少这樣的故事呢?男孩一直想弄清这些问题,也因此格外偏爱这两句。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男人轻声呢喃。人生无常,就像他最终还是慢慢松了手,转向其他更有前途的专业。蝴蝶和梦被一个个奔波的日子压碎了,他也逐渐忘记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男人苦笑着,余光瞄见讲桌上有一本书,是《诗经》。他走上前去,翻开书,里面夹了一封信,是和他收到的那封信上一样的笔迹:
从前,有一个女孩,她成绩很好,大人们都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她将来能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但女孩不想,她爱文学,所以她不顾劝阻,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很多人都认为她浪费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但是她并不后悔。那个女孩就是我。看到你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我不确定你眼中的光还能燃烧多久,就像我也曾想过放弃,去过安逸的生活。
还记得那个渡河而死的人吗?尽管他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但他那义无反顾、甘为追求献身的背影,不是很动人吗?我想,牵住一个人脚步的,不是眼前汹涌的河,而是胸中摇摆的心。人生苦短,不要丢弃去彼岸看看的心。
男人那颗被城市的钢筋水泥层层桎梏的心猛地一颤,似乎一下子苏醒了过来。他仿佛看见远方有一条河,并隐约听见波涛汹涌澎湃,像在一声声呼唤着他的名字。是啊,渡河!是该去河的彼岸看看了。男人郑重地收好那封信,迈出校园,坚定地向远方走去……
(指导老师:柴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