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水稻新品种筛选与应用推广探讨

2020-05-06 13:29陈坤李华儿罗秀芳向冬妹符兴铁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应用推广筛选新品种

陈坤 李华儿 罗秀芳 向冬妹 符兴铁

摘要    筛选与应用推广水稻新品种对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受益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泸溪县水稻种植概况,总结了水稻新品种筛选主要措施及主要应用推广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筛选;应用推广;湖南泸溪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03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泸溪县一般采取稻—油轮作、烟—稻轮作模式进行种植,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帮助全县水稻种植农户增产增收,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增效,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全县的粮食生产总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了探索适应泸溪县环境条件的水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挖掘出其生产潜力,更好地掌握新品种的特征特性,进一步大面积应用推广,给全县水稻种植户选种、购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应加强水稻新品种引进,重视种子工程,加大对水稻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提高水稻产量,积极创新种植模式[1]。多年来,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一大批适宜泸溪县种植和生态环境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综合性能较强的水稻新品种,使泸溪县的水稻新品种年更换率达20%以上,优良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达80%以上,水稻单产、总产、米质、效益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为全县水稻产业良性发展及整体农业经济提升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泸溪县水稻种植概况

泸溪县有11个乡镇、147个村(社区),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全县总耕地面积为14 533 hm2,其中稻田面积10 400 hm2。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4 ℃,无霜期278 d,日照时数1 432 h,降水量1 465.3 mm,气候非常适宜水稻栽培[2]。

水稻是泸溪县主要粮食作物,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年来,泸溪县各级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尤其以粮食生产工作为重点,全县积极开展水稻生产工作,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10 200 hm2左右,年总产量均在7.4万t以上。加强水稻新品种的比较筛选与推广应用对泸溪县粮食生产安全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泸溪县每年进行品比试验、品种展示示范的参试品种都在15个以上,多年来筛选出适宜县内各乡镇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累计逾200个,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水稻米质口感,泸溪县积极组织发展优质稻种植产业,泸溪“佤乡米”每年种植面积1 733.33 hm2以上。全县主要推广的是一季中稻迟熟品种和优质稻系列品种。其中早熟品种有株两优4024、湘丰优402等;迟熟品种有扬两优6号、深两优5814、Y两优1号、广两优1128、Y两优900等;杂交优质稻有兆优5455、兆优5431、泰优390、晶两优534等;常规优质稻有玉针香、农香24等。试验示范涉及全县11个乡镇60多个村,筛選出的新品种种植面积达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

2    水稻新品种筛选主要措施

2.1    选择参试品种

根据水稻品种说明的生育期、抗性等性状,选择试验所在地没有种植过或少量、小面积种植过的新品种为参试品种。每次参加比较、筛选试验品种不少于15个,试验点11个;品种展示示范点13个,参试品种均在18个以上。

2.2    试验田设置

试验田选择在地势开阔的平原或盆地,土壤肥力较好,排灌方便,温光充沛,田块呈矩形,前茬是烤烟或油菜,田块面积0.2 hm2以上,适宜各水稻品种的栽培及试验示范。试验田四周距田埂2 m以上作保护区,保护区与试验区间距50 cm。试验区内平均分成参试品种个数等同的小区,每个小区长为20 m、宽3.335 m,保证各小区净种植面积等同,均在0.006 67 hm2以上。试验各小区间隔50 cm,分别将参试品种随机分布移栽至小区内。

2.3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2.3.1    适时适量播种。所有参试品种统一在同一天播种。手插秧按秧田与大田1∶10的比例留足秧田,机插秧按1∶70的比例计划秧田面积。根据泸溪当地的农民种植习惯,一季中稻种植一般在4月5—20日播种。播种前晒种2~3 d,先用自然温度的清水清洗谷种,再用清水+强氯精浸种消毒0.5~1.0 d防恶苗病,然后温水浸泡催芽。根据调查,近年来泸溪境内一季中稻种植用种量普遍减少、栽插密度普遍偏稀,造成栽插基本苗不足,导致单产不高,全县粮食总产量提不上的问题。经过反复多次对广大水稻种植户进行水稻栽培技术培训、宣传,全县人工手插秧用种量15 kg/hm2,机械插秧用种量30.0~37.5 kg/hm2,保证每蔸插2粒谷秧,实现稳产高产。播种实行匀播稀播,加强苗床管理,提高秧苗素质,在秧苗 二叶一心期前,喷施200~250 mg/kg多效唑培育多蘖矮壮秧苗,使移栽时每粒谷秧都带有2~3个以上的分蘖。

2.3.2    规格移栽,合理密植。播种后22 d左右,秧苗叶龄在3.5叶左右开始进行叶龄标记,移栽前进行秧苗素质抽样考察等苗期调查记载。手插秧的秧龄控制在30 d左右,机插秧龄控制在16~20 d。移栽前4~6 d施药,减轻大田病虫害的发生。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度,所有试验品种一律严格按照株行距16.5 cm×30.0 cm的规格,扯索标记点高标准移栽,每蔸栽2粒谷带蘖秧,确保做到每个品种的移栽蔸数保持在19万~20万蔸/hm2,保证每个品种移栽时的基本苗为90万~100万株/hm2。所有参试品种统一在同一天全部插完,各品种秧龄控制在30 d左右,叶龄在6.1叶左右。移栽密度基本原则是瘦田、砂田宜密;肥田、泥田宜稀。

2.3.3    科学管理肥水。试验示范田施肥按“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方法。在大田施人畜粪15 t/hm2左右的基础上加施复合肥750 kg/hm2、碳铵300 kg/hm2、磷肥300 kg/hm2作底肥,在最后一道犁耙之间全部施下。移栽后7~10 d,追施尿素150 kg/hm2,促早生快发。水分管理实行浅水勤灌,秧田期二叶一心前厢面有水,二叶一心后薄水灌溉。移栽后只留浅水,促生根分蘖,当苗数达180万~200万株/hm2时迅速进行排水晒田控苗,减少无效分蘖,增强植株抗性,晒田的程度以脚踩不陷泥为度,一般是在移栽后20 d左右开始,采取干干湿湿晒田,促进根系深扎。晒田12 d左右后开始复水,之后的水分管理以浅薄水灌溉为主。收割前5 d断水,不可断水过早,以免影响水稻的粒重和稻米品质。

2.3.4    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县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及时采用足量对口农药进行病虫防治。泸溪县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稻曲病防治,于抽穗前5~7 d用井冈霉素与10%井冈蜡芽悬浮剂或43%好力克喷雾。纹枯病防治,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 000~2 500 g/hm2兑水1 200~1 600 kg/hm2连续施用2~3次,每次间隔7~10 d。稻瘟病防治,在发病初期即中心病团出现时,用75%三环唑300~375 g/hm2或稻瘟灵500~600 g/hm2喷雾。水稻“两迁”性害虫都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同一地区的上下两代之间,应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相互抗性的杀虫剂进行防治,避免连续、单一用药。可通过轮换交替使用扑虱灵、吡蚜酮等药剂来有效延缓稻飞虱抗药性的发展,用杀虫双、杀虫单、乙酰甲胺磷等双酰胺类、有机磷类等药剂来有效延长稻纵卷叶螟等螟虫类抗药性的发展。

2.3.5    适时收割。进入成熟期后看天气及时收获,过早、过迟收获,对水稻的产量、整精米率都有不利影响。选择在晴天露水干后或阴天收割,脱粒后晒干、烘干后进行储藏。

2.3.6    田间调查记载室内考种。试验从播种开始对每个品种进行田间调查记载,自三叶起标记叶龄,单叶标记。田间调查要求每隔3~5 d对各品种进行调查记载。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播种期、出苗期、秧苗素质、移栽期、基本苗、返青期、分蘖期、分蘖盛期、最高苗数、成穗率、幼穗分化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等,绘制全生育期调查表。在成熟期每个品种要求“梅花式”五点取样,每点取2蔸,每个品种取10蔸进行考种,测出各品种有效穗数、叶龄数、株高、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等,绘制经济性状考查表。根据田间生育期调查情况和经济性状考察表作好对各品种的分析,得出结果,做出总结。

2.3.7    新品种展示示范。根据品种比较试验得到的结果和结论,筛选出的优良新品种、优质稻,在全县各个乡镇及主要通道、主产区域,多点式进行新品种展示标牌示范,邀請县内各大种子经销商、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周边种植户共同观摩、交流,让所有水稻种植户亲眼看见,亲手摸着,能根据牌子标注的水稻名称找到各自喜爱的优良品种准备来年种植。在品种展示示范过程中,将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种纳入来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的主导品种。

3    主要推广应用措施

3.1    加强领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多年来,泸溪县一直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财政局、农业局等10多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泸溪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泸溪县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领导与协调。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农技站长及农口各单位成员每年参加全县农业生产会议,成立乡镇级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及时部署当年的农业生产工作,将水稻试验示范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头,纳入年度岗位责任制,作为一项年度考核内容。

3.2    加强宣传,提升品种优化意识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要提高认识,建立优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和宣传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主导品种宣传力度,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品种更新保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水稻主导品种,农技员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将主导品种信息送进千家万户,提高广大农户对主导品种的了解,能够科学、正确选择到优良的水稻新品种。

3.3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良种成果的转化应用

各级农业部门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根据主导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习惯,科学推广优良品种,通过各种技术培训和发放资料,积极将良种和良法相配套宣传推广应用,引导农民选择使用主导品种,切实提高农户选用优新品种的能力和种植水平,提高优良品种的贡献率。不断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供基层技术员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累积、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要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力量支持水稻新品种推广工作,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合作交流,加快新品种成果转化、应用[4]。

3.4    加大種子质量及市场监管力度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品种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严厉打击未审先推、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根据种子市场的需求状况,及时做好主导品种种子的余缺调剂,引导种子企业备足主导品种种子,确保泸溪县农业生产的用种数量和质量。

3.5    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种植水平

一是农业技术员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等方式了解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种植管理技术,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加强新品种引进,建立健全科学的引种机制,加强开展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和展示示范。三是加快新技术应用推广,通过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办点到各个乡镇,组织农户、合作社、种粮为主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现场观摩讲解,使种植户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从内心接受新品种。运用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发放资料、开展“农民田间学校”活动等方式,让农户更好地了解掌握科学种田技术,懂得在同一丘块,水稻连续种植同一品种会造成品种退化、粮食减产的现象,必须2年改换新品种才能稳产高产的道 理,从而培育了水稻种植户自觉地养成了更换新品种种植习性,达到稳固粮食安全生产的目的。

3.6    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在进行一系列的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和展示示范过程中,足够的资金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泸溪县长期高度重视水稻新品种系列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每年拨付试验示范专项经费30万元以上,保证了水稻新品种筛选及应用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多年来,泸溪县切实抓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每年全县落实粮食三项综合补贴资金1 500万元左右,水稻种植的农业保险280万元以上,解决种粮户对新品种不认知的担忧及自然灾害的后顾之忧。同时,对种粮大户倍加激励,种植水稻2.001 hm2以上的定为种粮大户,每0.066 7 hm2奖励按100元计算,以资鼓励。

4    参考文献

[1] 何建平,吴绮嫚,何志劲.优质水稻新品种新丰占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J].南方农业,2018,12(21):7-8.

[2] 李华儿.‘油研2013在泸溪的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7,31(1):79-81.

[3] 李华儿,符兴铁,陈坤.Y两优900在泸溪的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6,30(2):197-199.

[4] 何张伟.大理州水稻新品种推广[J].云南农业,2014(8):55-56

猜你喜欢
应用推广筛选新品种
看禾选种
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技术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浅谈OA系统对医院的作用
晋北豇豆新品种鉴定筛选与评价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推广探析
核电厂电仪设备的老化评估筛选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