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爱心捐款该不该收?

2020-05-06 09:32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國悲情抗疫

在全國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媒体频频报道贫困老人、上了年纪的环卫工人、退伍老兵等群体为防控疫情而捐钱的新闻。不少人在为这些老人的善举点赞的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担忧,同时还担心如此接二连三地宣传报道,会不会诱使更多生活本不富裕的老人不顾自身处境而捐钱。

思考角度

一个文明的社会,老人的善意应被理解也应被妥善处理

当前,抗疫一线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国家有充分的资金保障,社会上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也能提供更集中的善款。老人捐款固然能够释放善意,但如果因此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对此,一些地方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态度。比如,对老人来捐款尽可能劝阻,将已经收到的款项退还给老人及其家属等。

实际上,“要不要让老人捐款”的问题,牵涉到现代慈善的理念问题。慈善是为悲伤的人或事作贡献,但只有悲情不是慈善,慈善的意义也不是放大悲情。尽力而为、尽己所能是现代慈善的基本特征。每个人能力不同,“能者多劳”才是符合慈善伦理的日常。正因如此,许多知名企业家同时从事着慈善工作。企业家的财富来自社会,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除了积极履行纳税义务等法定责任,慈善也是其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当然,这并不是说普通人不必参与慈善。人们参与慈善的方式有很多,捐钱只是其中一种。一个文明的社会,老人的善意应被理解也应被妥善处理。分人群、分角色地引导公众参与慈善,企业、名人以捐款或设立慈善基金会的方式参与,有专业技能的人在具体救灾、抗疫行动中发挥突出作用,而作为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就不妨当好家园的守护者。

猜你喜欢
全國悲情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悲情英雄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对学习的启示
全国各价格行情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陈水扁“悲情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