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无常
每当春暖花开,生活在川渝地区的百姓,总会在旅游资讯里看见嘉阳小火车的身影,那一张张小火车穿梭在油菜花海中的照片,令人无限向往。在一个温暖的周末,我来到四川乐山的犍为县,然后坐公交车去三井社区。
三井社区是一个工矿家属区,这里是嘉阳小火车的始发站,当小火车缓缓进站后,人们欢呼雀跃着狂奔而去。随着一声声鸣笛,浓厚的黑烟喷薄而出,小火车开始慢悠悠地向大山深处驶去,每个人的心情也变得兴奋起来。
小火车沿着陡峭的山路蜿蜒前行,发出“哐当哐当”剧烈的声响,时而爬坡,时而下山,小火车在扭曲变形的轨道行驶,仿佛有一种脱轨的危险。当窗外闪过油菜花时,心里的焦虑很快消失不见,那一片片繁盛的油菜花,如同金色的绒毯,层层叠叠铺陈在田野里,小火车穿梭其间,它们便摇曳着纤细的身姿,吐露淡淡芬芳,再配以火车上看去稍纵即逝的民居和农人的映衬,每一帧画面都呈现出春天的美好和温暖。
三井社区到终点一共有6个站,分别是蜜蜂岩、老鹰嘴、菜子坝、仙人脚、段家湾、亮水沱,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菜子坝、段家湾、亮水沱,因为这三站会进行小火车蒸汽表演。
菜子坝是一个巨大的“C”形弯道,游人需穿过油菜花海,然后等待小火车吐着蒸汽从对面驶来。段家湾是小火车蒸汽表演最经典的地方,小火车先倒退一段距离,然后吐着蒸汽行驶在油菜花里,就是这一刻,按下快门,便是一张嘉阳小火车经典的照片。亮水沱在一个高高的土崖上,小火车同样先是倒退一段距离,然后从侧面喷出巨大的蒸汽,如果有阳光照射,蒸汽会漫射出一道亮丽的彩虹。
相较于游人拿着相机对小火车疯狂拍照,我却更关注小火车背后的历史故事。当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号召沿海地区的工矿企业迁往内地,河南焦作的中福煤矿在总经理孙越崎的带领下把所有设备迁到四川。由于川江运量少且只有小轮船,中福煤矿4000多吨设备因此积压在汉口,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紧急制定运输方案,与此同时,孙越崎来到四川乐山考察,发现犍为县境内蕴含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便联合当地士绅和重庆银行家宁芷邨成立嘉阳煤矿,在深山野林里形成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工业小镇——芭沟镇,修建了一条既可通行也可运煤的芭石铁路,于是,嘉阳小火车就此诞生。
三井社区到芭沟镇的芭石铁路,全长19.8公里,隧洞6座,轨距762毫米,是目前国内乃至全世界唯一仍在正常运行的客运蒸汽小火车,享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的美誉。
由于小火车的行驶速度非常慢,短短的路程,用了近1个小时才到达芭沟镇。让人非常难受的是,每当火车头喷出黑烟时,细碎的煤渣就会飘进车厢,空气里不仅弥漫着呛鼻的味道,如果煤渣掉落在衣服上,还有可能烫出一个洞。所以被煤灰覆盖的小火车非常脏,看似文艺浪漫的春游,对我来说,坐一次足矣。
到达芭沟站后,沿着一条陡峭的小坡下到芭沟镇,这个小镇形如一片巨大的芭蕉叶且镇上遍布芭蕉树,故名“芭沟”。芭沟镇是近现代著名的煤矿工业小镇,虽然比不上那些历史名镇,却一点都不缺失古镇的风韵和一段段故事。
在没有来芭沟镇之前,我以为这是一座人声鼎沸的小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整个小镇铺陈在狭长的山沟底部,竹篾或石灰墻修砌的房屋覆盖着层层黑瓦,绝大部分房屋由红色砖石垒砌而成,屋顶露出小小的英式窗台,这是英国人曾居住于此的痕迹。斑驳的墙上绘制着毛主席语录和各种时代标语以及色彩绚丽的宣传画,强烈的代入感瞬间让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红色年代。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些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标语,让许多年轻人只能在长辈口中听闻,如果不是来到芭沟镇,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感知新中国成立时的艰难困苦,而这些遥远的红色记忆,只能永远烙印在长辈们的心中。
临近村口的煤矿博物馆,曾是嘉阳煤矿的办公楼,形如三角,屋顶上方嵌着一枚五角星,下方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里面陈列着许多设备器材,展示了当时的煤炭开采技术和矿井作业的操作过程。
小镇的广场南侧,修筑着一个巨大的“毛泽东思想大舞台”,很多年长的游人会租一套绿色军装,举着鲜艳的国旗,成群结队地站在舞台上拍照留影。对他们来说,这里凝结着岁月的足迹,拥有相似的青春记忆,所以这个舞台显得尤为珍贵和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