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可 周秀荣
摘 要:本文以《书呆子付文明的传说》为基础,通过分析以付文明为代表的“书呆子”形象,论证了书呆子传说的历史渊源:从神话故事,再到寓言故事,再到清代的书呆子故事,整理出一条书呆子传说发展的清晰脉络。并且以付文明的故事为例,给书呆子故事初步分类。同时,就付文明的性格特征,分析了书呆子性格的可爱之处。并且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了书呆子对社会人生的启示。最后,综合得出书呆子故事经久不息的原因所在。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继承和弘扬民间书呆子故事的建议。
关键词:付文明;书呆子;性格;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03
释义:
“书呆子”,舊时泛指死读书,教条主义;书生气很浓,不谙事故。一般指只读书而不会用书上的知识变通的人。如今更多的用于表示一个人理论知识丰富,接触整个世界的信息的量很丰富,整合了重要的思想,蕴含强大的实际行动准备力量。[1]但常与"及时行乐"之人的哲学观相对立。
一、书呆子传说的历史渊源
书呆子传说是脱源于中国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中的愚人故事,最早可追溯到神话故事《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2]愚公这种固执,认死理的性格与精神,是今后很多书呆子故事的人物形象的基调。
再到后来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是《守株待兔》,《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以《郑人买履》为例: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3]郑人这种刻板和教条主义,已经从愚人故事蜕变成书呆子故事了。
书呆子故事在清代发展到一个高峰期。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不准》:“为官者必用读书人,以其有体有用也。然断不可用书呆子,凡人一呆而万事隳矣。”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言侣白﹞归舟经吴淞江,夜遇胠箧者,乃从容语之曰:‘财物尽尔取,有茄砚一枚,我自少习用,不忍舍也。盗曰:‘真书呆子!因笑而掷还之。”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唐冰溪先生》:“初得中正榜,引见后,以口嘘气,以手拂尘,上以为书呆子。”由此可见,“书呆子”一词正式出现在书面文本中便也是在清代。清代还有一部著作《儒林外史》中也刻画了一些书呆子形象,比如《范进中举》,范进等其他形象都是一生一心只想着读书中举,有的甚至读到头发花白,一生穷困潦倒。
本文民间传说故事中,关于英山《书呆子付文明的传说》中的付文明便也是清末时期的人物,虽为进士,且为教书先生,却实打实的呆劲十足,而关于他的书呆子故事却是在民间流传甚广,让人民大众记住了付文明这个名字。
发展到近现代,书呆子故事同样吸引人,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要数鲁迅的《孔乙己》了。
综上,书呆子故事的发展脉络为:以远古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等为历史源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愚人故事《郑人买履》等的故事发展,使“书呆子”故事基本框架开始成型;再到清代,“书呆子”故事大量产生并发展到高峰期,无论是书面小说,评论,纪实,还是民间传说故事,书呆子的形象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系统。
二、英山付文明的传说
本文书呆子付文明的故事,指的是由余明成搜集整理的《书呆子付文明的传说》,属于《英山机智人物故事》中的一个分支。
余明成关于付文明的人物介绍为:“付文明,英山西河黄林冲付家塆人。清代进士,毕生教书,只知书文,而对社会、生活、农事竟然百思不解,闹出许多笑话,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余明成搜集整理了关于付文明的故事传说有十四则,分别为:
1.树上箍是怎样箍上去的?
2.缸怎么比酒壶还贵
3.看他们怎样出的来
4.总该轻了点吧!
5.这是跃,怎么是跳?
6.稗草当成秧
7.我放的鞋怎么也被人拣走了
8.杉树到底是多少棵
9.钥匙在我这儿呢
10.麦耶?韭也
11.菩萨不可信
12.尽是朝上叉的
13.看请帖
14.藏钱
在这十四则故事中,大部分故事的情节都有很大的普遍性,与寓言故事,愚人故事等有很强的相似性。例如故事5,就与鲁迅《孔乙己》中的偷东西的情节“"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种咬文嚼字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故事14中,付文明藏钱的情节与寓言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相似度同样极高。其他的故事在其他的书呆子故事中也有大致相似的情节。这说明,民间故事由于是集体创作,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故事情节“串线”,“雷同”等现象,而基于“书呆子”这种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变得单一化,普遍化的趋势。
以付文明的故事为例,“书呆子”故事大致可分为:咬文嚼字型,此地无银型,重与不重型,死搬硬套型,不分麦酒型,不明事理型,忘我型,知识对碰型等几种类型。《书呆子付文明的传说》中的十四则故事,分别对应为:咬文嚼字型:故事5;此地无银型:故事7,故事9,故事13;重与不重型:故事4;死搬硬套型:故事12;不分麦酒型:故事6,故事10;不明事理型:故事1,故事2,故事3;忘我型:故事8 ;知识对碰型:故事11等。
付文明的故事在民间书呆子故事中有很强的代表性,原因有:第一,故事有很强的幽默感,便于休闲娱乐;第二,每则故事都很简短,直白,便于讲述与流传;第三,故事情节与农民大众日常生活贴近,符合农民审美情趣;第四,故事有较强的启示性和说教性,便于农民用这样的故事教育孩子,使孩子聪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付文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不息。
三、书呆子性格的可爱之处
通过对付文明为代表的书呆子的性格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书呆子性格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固执
《书呆子付文明的传说》中故事1《树上箍是怎样箍上去的?》中,付文明为了想明白篾箍是怎样箍到树上去的,“他伫立在树下,凝视着篾箍足足苦想了两个时辰,直到羊角尖山上升起一轮明月,还是想不出个道理来。”这种为求弄明白事理而苦思冥想的固执,在书呆子身上经常体现。但这种固执,正是很多正常人所缺少的,却也是十分可贵的一种性格,一种精神。
大多数人不喜欢固执的人,或者说害怕固执的人,但往往取得成就的人,固执就是其性格中的一个闪光点。固执用到了正确的地方,也就变成了“坚持”,最著名,最熟悉的例子就要数发明大王爱迪生了,我们都熟悉的故事是: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时,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做实验做了一千多次,最终找到了钨丝,从而成就了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白熾灯。试想,如果爱迪生没有固执的性格,就不会坚持实验,也就不会有电灯了。除爱迪生外,还有很多的科学家都具有这种固执的精神,像居里夫人,像屠呦呦等等。他们的固执,让他们挨得住寂寞,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搞实验,最终成就斐然。于是,固执这种性格,在世人眼里,也就变得难能可贵,变得可爱了。
“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天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爱因斯坦的成功等式中,这个“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便是固执的体现;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的“铁柱成针”也是一种固执的体现;而“水滴石穿”,“望夫成石”等等,同样也是固执。而这些“固执”是被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固执。
2.死板,认死理
付文明的死板,认死理几乎在每个故事中都有体现,其中故事11和故事12体现得最明显。故事12《尽是朝上叉的》中,木匠让付文明砍一个树杈,就用板凳腿打个比照,结果付文明却没有砍到,“叉子树是不少,可尽是朝上叉的,朝下叉的一棵也没有。”这种死板只能让人“哑然失笑”了。故事11《菩萨不可信》中“对不出对子,别借菩萨吓人,将我斩为三段又为何?”这种认准死理,对其他不管不顾的性格,真是可爱又可笑。而这种死板,认死理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士人的一种操守,一种忠贞不渝的节气。
中国自古以来,忠、孝的思想对所有人都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而士人最重节气,中国有很多认死理的忠孝之人,他们的民族节气令人敬佩,他们死板,认死理的性格显得也是那么的可爱。就像“首阳山山采薇”叔齐、伯夷,就像“持节牧羊”的苏武,就像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他们都用自己的认死理和死板,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亚圣孟子的至理名言,很好地解释了士人,战士以及“书呆子”他们这种死板,认死理,不变节,一心一意的精神的可贵之处。
3.钻牛角尖,教条主义以及其他
“书呆子”之所以“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条主义和钻牛角尖的性格所导致的。以付文明为例,在故事5“这是跃,怎么是跳?”中,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教条主义对读书人的深刻影响;在故事1“树上箍是怎样箍上去的?”,故事3“看他们怎样出得来”两则故事中,又充分体现了读书人钻牛角尖的性格。钻牛角尖,教条主义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另别人很难受,很无语的,他们同样会使自己陷入一种无法自拔,不懂创新,是问题复杂化,无法解决的尴尬境地。但却也是他们这种“钻牛角尖”,“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冲动与冲劲,往往给人以最大的启示,从而由他们的失败,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书呆子还有其他很多性格,比如特立独行,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永不言败,永远保持好奇心等等其他可贵可爱的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我们对于“书呆子精神”应该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换一个角度看,书呆子们那些令你无奈,令你发笑,令你驱之以鼻的性格与精神,或许正是你离成功所缺少的那一点点。
四、书呆子的启示
书呆子的性格与精神有其糟粕的方面,也有其积极意义。而书呆子故事的发展,流传却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生选择。
书呆子故事在清代发展到高峰,这是有社会根源的。首先,清代科举制度的弊病。科举作为一种相对公平合理的封建时代取士制度,从隋唐时代一直延续到清朝,到清朝科举发展到“八股取士”,科举制变成束缚读书人精神的枷锁,读书人由关心时政,变成了“读死书,死读书”,于是便出现了“教条主义”,出现了“书呆子”。而,经济制度,农业经济是“书呆子”产生的根源。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小农经济为主,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状态,和“外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清高心理,使得读书人不理农事,厌弃生活琐碎的性格自古至今仍没有多大改变。所以当“书呆子”不分麦韭的事迹,在农民中流传便变成了笑话。同时,在心理层面,读书人的“儒士”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为普通农民大众所理解的。所以,当孔乙己坚持“窃”不是“偷”的做法,普通人认为是可笑的。
然而“书呆子”并不是“八股取士”的“特产”,在现代科技文明发达的社会,“书呆子”依然存在。中国学生与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相比,笔试能力,写作计算的能力占有优势,动手能力却是处于低水平,这种状态何尝不是一种“书呆子”的表现呢?总有报道称学生受不了学习压力而自杀,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书呆子”呢?而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当今时代的“书呆子”,我们所有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制度都需要自我反省。
五、书呆子故事经久不衰的原因浅析
书呆子故事经久不衰的原因,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第一,从故事本身看,书呆子故事有极强的启示性,有很强的可读性,故事风格幽默喜人,篇幅简短,便于记忆。
第二,从故事的传播途径看,农民间口头相传,解闷打趣,愉悦身心。而书面的流传更是老少皆宜,直白但不乏趣味和哲理,是受广大人民喜欢的大众故事。
第三,从听故事的听众方面看,这些书呆子故事大部分在农民之间流传,一方面和农事相对应,另一方面,故事中对恶霸地主的抨击也让农民大快人心,符合听故事人的心理。
当然,书呆子故事经久不息的原因还有很多,社会的,人民的,作者的等等,总之,书呆子故事有很强的生命力,源远流长,成为民间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继承和弘扬民间书呆子故事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所有人认真对待,并不断继承和弘扬她。
书呆子民间故事,我们要坚持收集整理,并不断发现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义。像余明成这样搜集整理《书呆子付文明的传说》就是一种很好的继承和弘扬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注释:
[1]互联网,《形容书呆子的句子》,http://juzi.shuyueliang.com/juzi/100141.html.
[2]列御寇,《列子·汤问》.
[3]凡夫编译,《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漓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