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角度浅谈五四文学

2020-05-06 09:22吴佳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语音词汇

摘  要: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语言运动,它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断裂,也不是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而是受中西文化影响发生的独立、自主的语言运动。五四文学作品受中西文化的影响。在词汇上,五四文学作品以双音节词为主,保留了文言词与白话词,重视口语。同时,五四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借词,这些借词本是汉语中已有的,但其语义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它取义于欧洲,经由日本翻译又重回了中国。

关键词:五四文学;语言观;语音;词汇

作者简介:吴佳莹(1995.10-),女,汉,甘肃人,南通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02

一、引言

1、五四文学与白话文运动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与思想的载体。语言的变革旺旺伴随着文化、思想的改变。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五四文学革命,就得重视白话文运动。陈万雄说,“白话文运动……是燃点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火炬。”[1]也就是说,五四文学革命作为一场语言革命是以白话和白话文运动为标志的,白话(白话文)运动是五四语言革命的关键。[2]

2、研究现状

前人对五四文学与白话文运动的研究较多,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谢应光在《语言学视野中的五四文学革命》[2]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具有元文化性质。五四文学革命的革命性最深刻的是表现在它的语言上。”杨学彬在《<新青年>文言文与白话文词汇对比研究》[3]一文中,统计和对比了《新青年》中文言文词与白话文词的数量与占比。从文艺学出发,朱德发、張光芒在《五四文学文体新论》[4]一文中提出“五四文学文体意识的觉醒经历了语言符号革命、语言符号文学性规范和各种文体形式确立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五四文学作家紧紧抓住了艺术思维方式这一中心命题五四文学文体自觉与人的自觉取得圆满的共振性和同构性,五四文学文体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同时体现了人类情感的彻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刘茉琳在《论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作》[5]一文中,提出“晚清”至“五四”白话文运作的考祭,证明白话文运作在现代语言建设方面的贡献不低于“五四”,并且对“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产生极大影响,是后者的基础与前提,对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的构成与发展有建设性意义。”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前人对人对五四文学与白话文运动的研究角度多样。

二、五四文学作家的语言观

五四文学作为一场语言革命,是以白话和白话文运动为前提和标志的,白话文运动是五四语言革命的必要条件。

白话文运动从开始到结束,大约经历了26年。在此之前有一段使用白话文的时期,在此时期黄遵宪已经开始探讨语言问题与社会发展关系,他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6]中说,“若小说家言,更有直用方言以笔之于书者,则语言文字几几复合矣。”他意识到了“言文一致”的问题。

1897年,裘廷梁在《苏报》公开发表文章《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倡白话。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7],认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此时的白话文已经开始由白话文的使用转化为白话文运动了。一年后,胡适又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一主张。

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六号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8],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他认为“古典文学,铺张堆砌,失抒情写实之旨也;山林文学,深晦艰涩,自以为名山著述,于其群之大多数无所裨益也。”他虽探讨的是文学的问题,但从“铺张堆砌”、“深晦艰涩”等词语中,可看出他对于文章词语的选择是从俗的。

1917年,钱玄同给《新青年》投稿,给陈独秀写公开信,积极倡导白话文。他与陈独秀、胡适的几篇《通信》:《对文学刍议和大学文科中国文学门课程表的反应》、《对文学刍议的反应》、《与陈独秀讨论译音及其书写问题》、《对陈独秀关于世界语复信的反应》、《作者将“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的写作大纲提与陈独秀商榷》、《关于汉文改用左行横排的意见及文学、白话文等问题》和《与胡适谈文学革命问题》等。他在《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的《写作大纲》中提出改革大纲十三事:如用“国语”作文;规定语法之词序;小学课本、新闻纸旁注注音字母;用阿拉伯码号和算式书写数目字;用公元纪事;书写方式“改右行直下为左行横迤”等。钱玄同对于语音、语法、文字、书写方式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详细而具体。

三、五四文学中的词汇

1、双音词

五四文学作品中双音词的使用多余单音词。杨学彬在《<新青年>文言文与白话文词汇对比研究》[3]一文中,统计出文言文单音节词3249个,双音节词10428个。白话文单音节词2420个,双音节词8298个。单音节词占比12.1%,双音节占比69.8%。

现列举鲁迅《狂人日记》[9]的部分词语:精神、今天、知道、义勇、、绅士、研究、摆布、正气、勇气、镇压、凶心、怯弱、狡猾、害怕、可怜、道理、懂得、做事、走路、睡觉、沉静、格外、和气、没有

这些词语都是双音节词语,双音节词语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可以看到语言双音节化的趋势。

2、方言词

重视口语的运用,五四文学中的对话描写保留大量方言词、文言词。例如:鲁迅《阿Q正传》[10]中“困觉”一词,它原是方言词,在吴语、赣语、江淮方言官话、胶辽官话中都会使用。文中这个词出现在对话中。五四时期文学作品,在对话中都会出现一些方言词,这些方言词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人物的说话语气,口语色彩浓厚。同时对于一些文言词,当时的作家也会在文章中适当的应用。例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而已”作为一个文言文副词,其在句尾并不表示任何的实义,去掉它,“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这句话的语义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是却不再有一种遗憾、无奈之感。这些文言词的使用可以增加作者情感的表达,看似“冗余”,其实却更加清楚地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3、借词

五四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借词。这些借词本是汉语中已有的,但其语义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它取义于欧洲,后经由日本翻译又回流中国。这也被称为旅行词。例如:思想,最早出现在《公羊传·桓公二年》:“庙之言貌也,思想仪貌而事之。”这里的思想是想念、怀念之意。日语后用这个词表达“思想意识”之意,后这个意思又被中文借用。这种往返借用的现象决定于两社会接触时文化传播的方向。

五四文学作品中大量双音节的使用,是语言吸收外国语音而做出的创新和改变,它验证了当时语言由“字本位”开始向“词本位”的转变。同时,它对于中国文化中的方言詞、文言词并不是全盘放弃,而是在行文中有所取舍和保留,它将这些词语运用于对话描写,还原了当时的口语,做到了书面语与口语的统一。往返借用现象的产生可以进一步证实当时中日社会接触时文化传播的方向。

四、结语

通过对五四文学作品中双音词、方言词、借词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经历白话文运动后的五四文学,对中国文化是有所保留的,对外国文化是有所借鉴的,它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断裂,也不是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在语言的变革中它反映出“字本位”瓦解,“词本位”出现并逐渐占主流的趋势。在处理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中,五四文学开始注重口语的描写。在语义上,通过词的往返借用现象可以看到当时中日社会接触时文化传播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2页.

[2]谢应光:《语言学视野中的五四文学革命》,《求索》2004年第3期.

[3]杨学彬:《<新青年>文言文与白话文词汇对比研究》,保定:河北大学,2010,10-13.

[4]朱德发,张光芒:《五四文学文体新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5]刘茉琳:《论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作》,广州:暨南大学,2010,106-109.

[6]黄遵宪:《日本国志》第33卷.光绪富文斋刊本.1895年版.

[7]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第2卷5期上.

[8]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6期上.

[9]鲁迅:《狂人日记》,《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5号.

[10]鲁迅:《阿Q正传》,《晨报副刊》,1921年12月.

猜你喜欢
语音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魔力语音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