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飞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的建筑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造型独特、高耸入云的大楼拔地而起,这说明了我国的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時代。在看清这是一个大机遇的同时,也要明白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建筑的建设过程也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切实提高建筑水平,完成建筑任务,就要想办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文章针对这个内容做出了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是为人们打造生产、生活所赖以活动的建筑物和设施的工程,它是包涵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等等多学科多层次的系统性工程,工程难度大大。而建筑工程又有连续性这个特点,意味着工期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以出现问题,这就要求项目负责人需要有很高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安排与管理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作业的开发进展,从而确保最后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一、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建筑工程是一个大工程,这个“大”不仅体现在它包含的内容复杂庞大,有力学、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等等方面,还体现在它的耗资巨大。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地价等各种物价的不断上升,建筑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企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盈利,想要盈利就得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下手,在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方面,就需要有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来实现。
施工技术管理能够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实现对工程的成本控制。因为成本控制设计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层面,每一个细节都与其它细节息息相关,做好一个地方的成本控制,也会对其他地方的成本控制产生正面影响,反之亦然。成本控制关乎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衡量建筑工程施工的水平高低,并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成本 投入相关内容。增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抑制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减少了反攻、质量问题所新增的支出,从源头上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地实现当初的工程预算,将工程建筑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施工技术管理,看到这个字眼一开始便会让人想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实际上二者确实关系紧密。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工期,因此这里把它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来分析。
前期阶段,需要重点控制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准确把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力解决。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和相关的工程人员联系沟通,尝试各种解决措施,确保后面工程能够顺利按照图纸进行无误。图纸把控方面,要抓好设计、技术交底等方面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不可急于求成或者过于慢条斯理,还要有一定容错率,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可以有所缓冲。确认完图纸内容后,才可以正式开展施工。
在实际的施工中,要结合图纸的要求,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工艺、材料、技术、人员的审查方面也不可以掉以轻心,确保材料质量过关、人员素质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施工按时按量完成。
后期工程接近竣工阶段时,要根据图纸内容再次比对工程完成情况,确保工程按照图纸要求完成,严格结合建筑工程施 工合同的要求开展质量安全检测,保质保量完成建筑工程,真正从各个层面上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质量。
(三)有利于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安全是施工的底线,也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准则。安全事故带来的后果影响重大,有的安全事故甚至会毁了一个家庭。而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控制安全问题,引导施工人员减少安全事故,即使杜绝安全隐患。在施工的时候,要像“人人讲安全 安全为人人”等标语那样把安全放在心上,如果有发现或注意到危险情况,要即使汇报或处理;在平时,工程领导也要做好安全意识强调工作,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在检查的时候,要重点排除安全隐患、针对可能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把控。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奖励认真工作发现安全漏洞的员工,严格处罚违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准则的技术人员,并加以警告,从严监督。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才
不可否认,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都是专业的工科人才,但是施工技术管理人才是不仅仅是专业的工程人才,还是管理人才,这是完全不同的。而实际情况中,一个项目的工程人员众多,鱼龙混杂,好的项目老手难找,好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更难找。施工技术管理人才难找,原因有三:
建筑工程需要人长期呆在工地,和城市生活有所区隔,和家人朋友相处有所区隔,这样特殊的工作环境久了,就容易导致员工的离职率偏高,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也就意味着不容易找到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傅胜任这一岗位,这是其一;而工程的项目人员多是工科专业出身,不具备专业的管理才能,更不用说是兼备了工程施工才能和管理才能的人员,这是其二;而一个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往往要负责许多工程的监督审批工作,还要负责工程的问题担责,一旦出现问题,即使是其他施工人员的错误,也大多是由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承担上级的批评,这是其三。
这些原因导致了工程项目经常缺乏管理人才的情况,但是一个好的管理人才又是一个项目不可或缺的,直接影响了整体的 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力不足
一个工程的施工图纸是工程的技术倚仗和成败根本,但是由于是前期作业,工期又往往较紧,导致许多工程项目组在施工图纸的审核力度有所不足,不愿意多花时间做好这一点。施工图纸的纰漏,可能会导致项目无法深入开展,各个环节无法正常衔接,计划缺乏可行性,最后导致工期不确定,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因此,要舍得在审核施工图纸这一工作上花时间花精力,做好这个前期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三)施工用料质量不达标
质量是人民在工程中最关注的问题,但是如果提起这个话题,人民往往想到的是“豆腐渣”工程。这并不是人民的可以往坏处想,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或者贪污腐败而不计后果地选用廉价不达标的材料,结果大大地影响了建筑质量,造成安全事故。没有好的材料,再好的图纸、再严格的施工都无济于事,在施工用料这个问题上,一定不能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不要为了节省一点成本就做出违法乱纪、危害生命安全的行为。
(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而成熟的制度是人才发挥本事的必要条件。想要实际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就要建立相关的制度。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建筑工程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就使得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时束手束脚,处理问题是没有标准的规范可以依靠,就会导致产生问题的双方推卸责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发生,没法有效地展开工作。
(五)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
监督是工程项目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许多工程项目普遍的薄弱环节。许多工程项目组在施工技术控制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管理者就不能及时地掌握施工情况、人员状态等,也因此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影响了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是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工程项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监督体系,才能让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和处理,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保证整个施工正常有序的进行。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
(一)明确技术管理任务
每个施工人员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不同部门也有擅长的部分和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每個人的特点特长,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任务,从认知上保障部门之间的高效配合,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明确自己的任务。为了做好管理任务目标的实现,可以考虑成立相关的管理队伍,集体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提高整体认知和专业水平。然后再由小队负责,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座谈会等方式,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落实各项技术管理策略。
(二)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图纸审核力度不足、部门之间沟通困难、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实际上都是管理制度的问题。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是进行正确的施工技术管理的保障。因此,建筑企业或者施工项目组应当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立即着手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每个部门执行落实,发挥应有的水平,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施工质量达标。
(三)建立建筑施工技术监督反馈机制
工作疏忽是难免存在的,这时候,有效的监督管理就是防止工作疏忽造成严重后果的最好手段。一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筑施工的根本目标,但是在施工的工作人员往往专心于手头的工作,没办法照顾到每个细节,因此就需要监督反馈机制,需要有人从旁提醒,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做好完美。同时,监督反馈机制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施工项目潜在的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追本溯源,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四)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是一项传统行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也能在这里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实施全程和实时的工程监控,还可以对工程项目的各项施工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机能够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率,减少人工审核带来的精准度不够的问题,为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建筑行业面临新的挑战,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能够更有底气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工程质量的保障。施工技术管理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好好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好好处理。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就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蓝岳,李波.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图书馆,2017(01):145.
[2] 徐虎.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138.
[3] 杨飞飞.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