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我:15岁少年千里走单骑,义送口罩1.5万只

2020-05-06 06:58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张强
中学时代 2020年4期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张强

我坐飞机运回国

2020年1月18日,赵珺延来到雅加达,开始寒假之旅。然而,到达当地没有几天,就传来国内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家乡温州苍南“一罩难求”。赵珺延的舅舅游和洲心系家乡,火速购买了2万多只口罩。看着舅舅搁置生意,从各地辗转收购口罩,赵珺延被深深感染了。筹集到了口罩,可运输问题让舅舅大伤脑筋:直接货物运输,需要一笔巨大的运费;托人代运,却又找不到人。

眼看到了1月末,国内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已经启动了Ⅰ级响应,怎么办呢?舅舅心急如焚。见状,赵珺延立即做了一个决定:“舅舅,让我来吧。我坐飞机运回国。”舅舅十分吃惊,国内疫情严重,全民积极响应居家隔离,大中小学延期开学,于情于理,赵珺延都可以在雅加达放松旅游,度过一段轻松的时光。但15岁的赵珺延毅然坚持要护送这批物资回国,他联系妈妈购买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千里走单骑”。

然而,这一次回国并不那么顺利。虽然妈妈已经为赵珺延改签了2月10日的机票,但是赵珺延一刻也不想耽误,他告诉妈妈:“我已经是中学生了,我是中国人,这个困难时刻,尽我所能为国家出力,为家乡做点事,义不容辞。”

赵妈妈被儿子的一片爱国心打动了,开始从网上抢机票。2月2日,印尼政府发布通知,2月5日12点关闭印尼往返中国的所有航班。赵妈妈千方百计,终于抢到了一张2月3日23点的机票。后来得知,这是当时印尼飞往中国的最后一架航班——错过了这架航班,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运回这批口罩。

运输途中并不那么容易

1.5万只口罩是如何运输的呢?为了尽可能多地节省空间,赵珺延把口罩外包装撕去,填满了5个24寸的行李箱,这些行李箱平放摞起来有130厘米高。在舅舅的帮助下,赵珺延顺利登机。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独自一人踏上返乡的航班,赵珺延心里只有无尽的牵挂,他知道早一点把口罩带回去,医院的医生、护士就多一份保障。据温州市卫健委通报,截至2月3日24时,温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肺炎确诊病例340例,重症病例20例;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405人。看到这些数字,赵珺延更觉责任重大。

2月4日早上7点,赵珺延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过海关的时候,五只箱子就像被放生的鱼,四下游开。赵珺延经过多次尝试,还是无法灵活地驾驭它们。周围人行色匆匆,本就寒冷萧索的深冬更让赵珺延觉得无助——何况,这是在疫情形势紧张时期。最后,他鼓足勇气求助周围的旅客,最终在热心旅客的帮助下过了“关”。

过了海关,第二关考验马上就来了。赵珺延原本以为快递员能直接来把行李箱拉走,但是当他给快递公司通完电话后才明白,他必须把行李箱运到机场的外来车辆集合地。挂断电话,赵珺延打开导航查看,他还有500多米才能到预定地点。如果是平时,500米的距离一口气就能跑下来,可如今,面对着五只大箱子,赵珺延又陷入了“难关”……

他着急地四下环顾,找来了两辆手推车,把五只箱子码在推车上,鼓足力气推车前进。可没走几步,最上面那只箱子就像泥鳅一样滑落下来了。看来这样不是办法,他便尝试着推一辆走一段,再回去推另一辆……就这样,500多米的距离,他来来回回,足足走了半个小时,终于将这5只鼓囊囊、沉甸甸的行李箱运送到机场外围。

我要看着口罩被运走

多难早成熟,危难早担当。正是对家乡“一罩难求”现状的责任感,打磨着这一副稚嫩的肩膀。如果说“千里走单骑”的赵珺延是一名挺身而出的“逆行者”,那么寒风中照看口罩两个小时的他更是一名“守护者”。

到达约定地点时,赵珺延已经筋疲力尽,六个多小时的飞行,加上一个多小时出站,疲惫、饥饿和寒冷一起袭来,成为他要面对的又一挑战。

其实,家里人早就与快递公司联系好了,赵珺延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他明白,口罩无疑是“紧缺资源”,舅舅四处奔波收集口罩和连夜打包口罩的画面再一次浮现脑海——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因此他坚守在行李箱周围,直到两个小时后,看着快递车把行李箱拉走,他才放心地离开。

和时间赛跑,与疫情搏击。在这位15岁少年的努力下,这批饱含希望的物资飞跃5000千米,终于奔向了温州苍南。

“硬核少年”赵珺延火了!年仅15岁的他化身“口罩搬运工”,上演了一出“千里走单骑”。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纷纷转发其义举事迹。

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的老师说,赵珺延品学兼优,平时乐于助人,很受同学们的信赖。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位勇敢有担当的好少年,这一次只身从海外护送口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少年强,则国强。”感谢少年的你,心系祖国;点赞少年的你,勇于担当。你的样子,就是少年一代的样子;你什么样,国家未来就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