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怡萌
摘 要: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缺乏财务信息化建设专业团队、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管理结合弱且缺乏标准、财务信息化业务安全防护体系差等问题,应采取提高团队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财务信息化标准、完善财务信息化安全体系,并摸清底数、优化内部流程、向外延展等对策来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 信息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1-019-04
随着“双一流”高等院校的蓬勃发展,院校的办学规模与业务量也随之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高校财务管理运作工作量也理所当然呈现出加速膨胀且越来越繁杂的趋势。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和优化财务部门的运作管理,可有效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保证高等院校资金业务安全,有利于保障高等院校健康发展。[1]
一、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财务部门缺乏财务信息化建设专业团队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基本是专职人员,部门领导也往往在财务、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领域有专长,信息化领域存在短板显而易见,这直接导致从部门领导到工作人员都缺乏将信息化和财务工作有机结合的理论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造成了高等院校财务部门往往信息化水平不高,财务运作管理方式繁琐、古板,效率低且人力成本耗损高,缺乏从传统财务工作模式向信息化工作方式意识的转变。面对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传统的财务管理运作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财务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此外,部分院校财务部门也出现工作人员年龄跨度较大的问题,财务人员年龄偏高造成学习信息化知识技术能力较差、学习动能较弱,部分年轻的财务人员虽然接受信息化知识技术的速度较快,但财务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的匮乏直接造成信息化和财务有机结合的困难。[2]
2.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管理结合弱且缺乏标准
由于过往采购的应用软件生命周期已临近结束以及信息化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大部分高校财务信息化软硬件系统已无法满足学校财务管理高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短期的投入与建设后,在原有信息系统新建或者升级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孤岛和信息干扰并存的现象,标准不统一、质量不高的业务数据越来越多,给财务信息化有效运作带来隐患。此外,高校生源来源的多元化,管理难度和服务需求急剧增加,需构建一个完整统一、高效稳定的财务信息化标准系统。
3.财务信息化业务安全防护体系较差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必然短期带来财务业务数量快速增长、边界快速扩张的结果,与以往较为简单的财务信息化工具比较,建设运行复杂度急剧提升,亦应配套相匹配的安全防护体系。然而,往往现状是必要的安全防护机制、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数据保护方式甚至安全设备等均有所欠缺。[3]为了应对当前时期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有效支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构建一个经济适用、覆盖全面、安全可靠的信息化业务安全防护体系。
二、高等院校财务信息化对优化财务管理的作用和挑战
1.信息化手段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利影响
首先,财务信息化手段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及时性,能跨过某些阶段进行流程控制,避免时间、空间差异导致的效率低下,而不拘泥于既定的传统模式,相应增加了高校财务工作运作的时效性。例如,纸介质办公是财务管理工作约定俗成的合理存档留痕方法,但仅仅以此方式进行财务管理会导致效率下降,影响服务水平。因此应针对纸介质控制管理流程进行信息化手段改造,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其次,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可实施性,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查看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合规性,结合各类信息化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管理者可以借用各种IT设备现场或远程查看财务运行状态。第三,更便捷、可视化地呈现高校财务信息状态,降低了财务管理时间、物资、人力成本,提高了管理效能。
2.信息化给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首先,是从人工操作到信息化操作的适应性问题。面对长时间积淀的人工操作方法,以及相关工具(包括人工审核流程、纸介质表格、档案存放模式等),一次性过渡到使用信息化工具完成相应工作需考虑优化、变更、适应等问题,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矛盾、甚至重大分歧,从而无法有效过渡到信息化管控。因此,整个过程需循序渐进,人工与信息化相向而行,彼此优化,最终成功过渡到完全的财务信息化运行模式。其次,因财务人员非IT专业人士,专业信息化运作能力较低,毕竟再有效、优秀的信息化工具也需要人为操作,如若财务人员不能切实掌握相关信息化工具、设备的运行维护方法,则会招致不必要的运行困难。因此,财务部门领导需关注本部门员工信息化相关技术培训提升、赋能相关工作,且在业务切换前期需依赖相关IT专业人员(包含IT产品厂商及校内信息化工作人员)协助,不能低估信息化业务的运作复杂性。第三,作为信息化工具就必须经受网络安全挑战,在业务及内控信息化后,财务部门甚至多部门应协力关注网络安全相关事宜。需优化财务信息化安全防控机制,添置相关网络安全设备,密切配合相关部门的网络安全工作。
三、高等院校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團队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无论是日常办公应用还是收支业务运营,信息化工作已渗透到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这对稳定运营,信息安全和数据支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改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信息团队建设,是财务信息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首先,在业务工作方面,作为业务主体的财务部门团队需积极努力与各信息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完成财务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展开部门相关财务业务职责范围内信息化系统设施的摸查工作,以渐进式弥补快速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针对信息化技术层面沟通衔接、部分应用系统及信息化基础设施老旧等方面存在的欠缺。[4]其次,在学习提升方面,面对快速迭代的新生信息化相关财务业务,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积极跟进,学习业务运行的相关信息化知识,拓展技术知识领域,为满足下一步信息化工作服务要求而努力。做到熟悉业务知识,熟悉信息设备和信息工具的操作技能,使财务部门团队成为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的中坚力量。
2.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财务信息化标准
通常意义上,信息标准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标准、编码标准、接口标准和应用标准,其中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主要涉及数据标准和编码标准。优化财务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关键是处理好财务数据,其中是应建立好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标准。此处我们所关注的财务业务信息标准是指各类财务相关应用在访问、收集、处理、传输、存储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信息,是实现高校财务数据共享的支撑,是各类财务应用系统及相关业务彼此协作发展的基础。
需要关注的是,建设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财务信息标准,需涉及各类具体的财务信息子集,这要根据高校实际情况,随各种应用程序的构建和更新来修改和补充。未来的信息子集应被开发以涵盖高等院校的所有财务业务,代码集包括参考标准代码子集(国家标准、部级标准、行业标准、学校标准)和执行代码子集(应用参考标准和自定义标准)。在构建业务应用系统期间,所涉及的编码标准还必须基于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行业标准和现有的学校校准,并考虑到各种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一致性和适当的可扩展性,结合自身的业务和财务数据特点,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财务业务应用标准和编码规范,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财务信息标准”。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与矛盾,信息标准建设亦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标准的兼容性。该“标准”的实施对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数据的收集、分析、发布,需采用的信息标准必须和国家标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等信息标准相兼容。(2)标准的可扩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信息标准也必须是一个及时更新、不断充实的动态系统,应能提供能够灵活调整信息标准的管理和维护工具。(3)标准的规范性。即在一个信息编码标准中,代码的结构、类型以及编写格式必须统一。(4)标准的唯一性。即虽然一个编码对象可有很多不同名称,也可按各种不同方式对其进行描述,但在一个分类编码标准中,每一编码对象仅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唯一表示一个编码对象。(5)标准的适用性。即代码要尽可能反映分类对象的特点,便于应用。[5]在此基础上,可通过财务数据开放标准,帮助学校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实现业务、数据松散耦合、相对分离,引入更多在各项高校财务应用领域各具所长的系统开发商,一定程度上促进应用系统多样性、专业性,推动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良性发展。除此以外,基于标准化的接口,可以实现对仪表盘、标签、用户视图、指标等数据查询及封装甚至适当的流程互通操作,进一步实现与其他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实时互动,体现数据价值,减少数据冗余,保证数据安全,强化数据的一致性。
此外,为了便于财务信息化相关手段的发展,还应建立完整的财务数据中心,其应具备IT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安全设备、网络设备)、云计算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存储中心、ETL平台、数据清洗平台、数据质量检测平台、数据分析服务等。完善的财务数据中心可以承载数据提取、数据加载、数据再生产、数据存储、数据分发、数据挖掘工作,从而实现数据标准化、集中化。
3.完善财务信息化安全体系
完整的财务信息安全体系需由技术、管理有机结合。做好财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需靠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安全,结合高校财务部门现状实际操作中需管理为主,技术为辅。技术方面,总体信息化建设安全需与高校信息化部门相互配合,细节方面应适当添置必要的网络安全设备,有针对性地为各个财务业务应用提供多维度的安全防护,从而形成相对独立但与整体信息化安全紧密耦合的完整财务信息化技术安全体系。在单纯数据保护方面,应添置独立的数据备份设备,定期留存财务部门重要数据,避免因数据损坏、丢失而造成的业务中断甚至其他不良后果。管理方面,有必要根据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制定和组织财务部门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明确财务部门内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规范财务部门所涉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业务,切实做好与高校资金相关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建立财务信息管理领导小组,为其他各业务部门、学院、系部财务管理人员赋予财务信息化安全管理职能,且由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与财务信息有关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应用、管理和维护。[6]建立财务信息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应用管理责任制,明确主管,落实责任,履行职责,不断把握和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制度,认真履行财务信息安全责任。
4.摸清底数,优化内部流程
财务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审批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审核,耗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如遇到紧急事物常常还会出现程序不合规的情形,为后期工作埋下隐患。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能,优化内部流程可以从申报、核实、审批三个方面入手。在资金使用申报之前,就要切实摸清实際情况,借助信息化手段预先了解资金使用实际需求。严格现场核查,有关审批部门必须在报告阶段进行核查,确保申报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如果在申报阶段可以有效解决一些问题,审批流程将能够快速简单,并且可以保证相关工作的质量。简化审批流程并使用信息化方法,仅在每个审批步骤中执行一次需要处理的流程。拥有了标准化审批清单、列表,申报者只需向各部门提交相关报告和附件。[7]业务审批将能在一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审批部门只需盖上电子印章。此举将有效减少审批流程所需的时间。
5.向外延展,提高服务水平
在落实了必要的财务信息化工作后,亦需对接其他各类涉财、涉金业务,进一步打通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推广电子支付平台,升级转移收益报告制度,进一步开发在线报销系统,优化转换综合财务核算软件,并重点关注在线报销系统的开发概念和系统架构,以进一步探索和改造。其中,网上报销是服务师生在信息技术建设中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财务部门需要整理报销业务,重新创建业务流程,增加内部控制审批模块,并使用电子签名技术来指导和标准化,从而做到随时随地报销,及时连接学校的各种系统,实现数据互联,共享信息资源,改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瑞,任军利.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与规划[J]. 教育财会研究, 2015, 26(4):61-71.
[2]张强.财务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控制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8):7-7.
[3]周瑞,任军利.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与规划[J]. 教育财会研究, 2015,26(4):61-71.
[4]柯明,王润统. 浅谈大数据对财务信息化的影响[J]. 财会研究, 2014(9):58-59.
[5]袁婉铭,刘宝龙.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管理分析[J]. 科学与财富,2017(21):20-20.
[6]解飞,赵伟,李萃.新形势下财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16):11-13.
[7]陈轲.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 会计之友, 2009(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