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璐
上海市政府近日公布《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其中明确,上海要做精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做实应用型本科,积极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一次贯彻落实,旨在推动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点打造2-4所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
据了解,《行动计划》着眼于适应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现实需求。
在优化职业院校发展方面,提出到2022年,建设若干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专业设置紧密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重点打造2-4所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建设10-15个具有引领作用的标杆专业(群);新建10所左右新型(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名列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前茅的领航中职学校。
同时,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成80个中本贯通专业,250个中高贯通专业,20个高本贯通专业,完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学位硕士应用型人才培養体系。
在落实《行动计划》过程中,教师、教材、教法将实现“三教改革”。具体指标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总数达到60%,建成50个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0个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和2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一批市级职业教育教材基地和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专业教材;建设500门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
多方主体将参与职业教育
围绕“职教20条”强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三个转变”总体目标,《行动计划》还提出,要推动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建设,尤其是支持区政府举办与区域产业发展密切对接的高职院校。
南湖职业学校校长芦秀兰对此十分期待。在她看来,这次行动计划对今后的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破冰行动。
“政策出台以后,会非常鼓励我们上海各个区的中职学校,特别是办得比较好的中职学校,进一步激发本身内在的发展动力。从区域来说也有积极性,因为从产业的升级来说,它需要知识型、发展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芦秀兰说道。
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与上海城市发展需求
《行动计划》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与上海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并就此提出了4条措施。
今后,上海的职业教育将主动对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战略,增强职业教育对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和贡献度,打造与上海城市地位相适应的高质量职业教育。同时,密切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汽车制造等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