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路径研究

2020-05-03 13:52徐萍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东地区手绘中东

徐萍

新时代的地理课堂,以贯彻地理课程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开展立德树人教育为主阵地。近年来,基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我学·我们研为核心的初中课堂变革的行动研究”,构建了“我学·我们研”校本化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在“我学·我们研”探索中,“我”指向学生。“我学”,是学生在课上课下扎扎实实地开展“学”的尝试——读书、判断、讨论、选择、思考、取舍、优化等,以促进项目问题的解决。地理课堂教学中,“我学”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的地理学习,是开展“我们研”的情境基础,也是教师促进教学的知识基础。

而“研”,则指向师生对项目问题的思辨与深入的探求。在课堂教学中,“研”主要指向深入的交流、讨论、切磋、研究、探求等;“我们研”,即“我们”围绕“我学”中生成的地理问题、地理困惑等开展小组研讨。“我们研”是相对于“我学”的较深学习层次。其内容是“我学”过程中生成的、经课堂“求同”的问题、困惑、盲区,通过学生间的互助探求或师生间的共同探求,让学习走向深入的境界。

一、基于“我学”项目:强调大视野阅读以开阔思考空间

当代著名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理论家M.戴维·梅里尔认为,当学习者回忆已有知识和技能,并作为新学习的基础时,才能促进学习。

1.创设项目学习的情景

“我学·我们研”项目学习,希望学生能利用“已有”将可以解决的“项目问题”自己处理掉,从而呈现本真的“我学”意义与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构建真实的学习情景。在“我学·我们研”项目流程中,“我学”的方式多样,诸如自主探索、自主调查、自主讨论交流、自主阅读教材;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照导学案阅读教材、画图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开展地理实验、尝试地理制作、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因此,在“我学”环节,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基于项目问题或项目内容开展自主探索、自主建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东》时,首先以“我学·我们研”的项目学习推动学生将生活阅读与教材阅读相结合、将阅读地图与手绘地图相结合、将个人阅读与集体互动思辨相结合,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课前“我学”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手绘”项目:

如果让你来编写“中东城市手绘地图”,你会编写哪些内容?如果让你来编写“中东饮食手绘地图”,你会编写哪些内容?如果让你来编写“中东资源手绘地图”,你会编写哪些内容?……请挑选一个,完成你的宏伟构想。

“中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遥远与陌生的,没有一定的学习情境,七年级的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通过“手绘地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先认知一下教材、网络、电视、生活中的“中东”,有利于达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东”模块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学生们对于“中东城市地图”“中东饮食地图”相当感兴趣。部分学生还做了课件在课堂上边播放边讲解。在“中东城市地图”上,学生们通过投影“手绘”出埃及的开罗、伊朗的德黑兰、伊拉克的巴格达、以色列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约旦的安曼、黎巴嫩的貝鲁特、阿曼的马斯喀特、 卡塔尔的多哈、 沙特的利雅得、叙利亚的大马士革……这样的认识广度比教材的要宽阔。在学生介绍“手绘”的时候,教师不时提问:“这个城市哪个同学去过?能否介绍一下城市文化?”

学生在介绍“手绘”的中东快餐饮食时,也是边播放边讲解,诸如“鹰嘴豆泥”“烤奶酪”“中东比萨”“阿拉伯沙拉三明治”“西芹叶沙拉”……另一位同学甚至还搜索到“中东菜”的基本特点。诸如以阿拉伯菜为代表,菜的味道十分相似,喜欢用橄榄油烹调,用新鲜的柠檬汁和大蒜调味,用无烟烧烤烹调等;部分同学“手绘”了“中东资源地图”,介绍了中东“水资源”“油气资源”等。这样,基于学情,课堂生成了新的情境问题,便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2.引领项目走向深度学习

有了真实的学习情境,怎样把项目学习引向深入呢?如何基于教材模块生成地理资源、创造地理学习的即时教学情境,以促进“我们研”的“接续”,从而使地理课堂走向深度学习呢?

基于“我学·我们研”项目学习,我们强调要有“当代地理审辨”精神,利用好地图这一教学中介。

各种地图均是地理学科的表述语言,运用各种地图开展地理事物的识读、判断、分析,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当代地理审辨”就是用地理的眼光认识与欣赏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东》为例,教材期望学生们在配套地图上标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清晰地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或者运用配套地图和资料,清晰地指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教材这样设计知识性教学,目的是什么呢?显然是为了“当代地理审辨”奠定知识基础。

有了这样的教学追求,我们对中东开展地理探究才有可能。事实上,历史上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的长期“热点”地区原因就是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独特的石油资源。因此,如果仅仅只是学习简单的中东地理知识,而不建构深刻的“当代地理审辨”,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就不是完整而深刻的“我学·我们研”活动的全部。

教师通过问题“你能否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认知中东的重要地位?你能回答世界关注中东什么?中东为什么战争不断?”,引导学习走向深入。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说说,世界最关注中东什么。学生有的说关注中东地区的资源,有的说关注中东的政治局势,有的说关注宗教问题、领土问题等。学生对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地理性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中东为什么战争不断”的原因。

事实上,当下中东地区最让世界关注的就是战争。那么,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这恰恰是学习“中东”这个专题的地理性。课堂上,教师反问学生:中东地区战乱频繁,你能结合材料分析一下原因么?教师带领学生围绕投影的电子地图,主要从地理位置、资源分布、文化冲突等方面分析。这样,中东地区地理的重要性就被突出出来了——“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区资源对世界的重要性显现出来了——石油的储量、生产和输出影响世界经济。

从这个教学片段看,“我学·我们研”中的“我学”,是教学的情境创设,也是教学基本内容的自主“占领”。有了这样宽阔而深刻的“我学”,“我们研”才有了深厚的知识基础与情境铺垫。因此,地理教学起始阶段,我们一般强调“我学”的热烈而广阔、深刻而富于思辨,这样课堂教学才能走向深入与持续。

二、基于“我们研”项目:注重项目研讨以增强学习深度

“我学·我们研”中的“我们研”,是在“我”已经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一些尚未理解的问题或者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开展生生、师生间的项目探究、项目研讨。这是地理思维深化和地理素养形成的关键。

基于“我学·我们研”教学流程,开展项目学习,强调以项目完成或者解决的方式开展深度学习。就地理学科来说,这种学习方式,直接冲击传统的以知识讲解为主的地理教学,也冲击着传统课堂上师生的“教—学”关系。

基于“我学·我们研”而设计的“我们研”,一般要求课堂上有真实而富于挑战性的地理问题,以引导学生开展持续的地理学科问题的研究,并生成自己的地理感受、地理认知和地理发现,最终呈现创造性的地理问题研究成果。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什么强调使用项目学习的方式拓宽地理视野、地理学习呢?我们认为,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不只是三尺土地、几条河流,也不是一座庄园、半座高山;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整个地理文化。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凝视地图上的一河一山——读懂河山的版图与意义,又要怀抱地球——关注人类前行中的坎坷,以更好地改善人类生存,建设命运共同体。只有在这样广阔的地理思考天地中,学生才能尽情地展现他们自由的地理精神所应有的品质与特点。

在教学“中东”模块时,在学生对中东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了一定了解后,在備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我们研”项目:

1.“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这些战争被分为“石油战争”“水源战争”“国土战争”“文化战争”……请阅读历次“中东战争”,从地理学科的层面探究战争的起因。

2.根据讲义材料,从地理层面看,2003年美国为什么发动伊拉克战争?2020年初,当伊朗军队领导人被斩首后,为什么伊拉克又掀起了“驱美”活动?

3.从经济层面看,我国为什么反对任何形式上的“中东冲突”“中东战争”?

在“我学·我们研”的地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始终是教师考虑的核心。在运用“我学·我们研”流程时,教师将思考的重心放在“我们研”的创意设计上,重点思考好如何引发学生们热烈而宽阔、持续而深刻的学习兴趣,如何基于教材模块生成地理资源、创造深度地理学习项目,以促进“我们研”的“接续”,从而使地理课堂走向深度学习。

基于“我们研”,上面的这个项目学习就相当典型。这三个问题,均建立在扎实的地理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是“我学”环节的深化与跟进。从项目问题设计上看,教师打破了地理学科“门户”,大胆地引进了历史学科资源和近期新闻资源,用“讲义支持”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基于“我学”的“中东战争”探因、“驱美”原因探寻等活动,从而强化“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让地理学科的学习走向了宽阔的历史情境与现实情境。

历史上“中东战争”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时是源于宗教文化,有时是源于石油资源,有时是源于水资源,有时是源于土地资源等。而当下,中东冲突仍然在持续。中东地区是世界的长期“热点”,地理位置及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主因。

这个设计的第二个问题仍然是基于中东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石油资源的理解,灵活运用“我学”的成果开展学习探究活动。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就是控制石油资源,从而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而2020年初,当伊朗军队领导人被斩首后,伊拉克掀起的“驱美”活动,就是为了中东的和平与稳定。这样的学习将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活结合、与时代结合,学生渐渐地就学会了“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这样学生视野的地理就是活的地理,就是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

在“我们研”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地提供资料来推动学习一步步走向深入:中东地区国家分布图,中东地区矿产分布图,中东地区石油产量、储量、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图,中东地区石油运输路线图等。在这个“我们研”环节中,学生们在真实有挑战性的问题里有了持续的地理学习体验,对问题的思考形成了系统而有深度的结论,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品质得到了培育与迁移。

“我学·我们研”是基于提升中学生学习素养而设计的科学流程。能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好这个流程,意味着尊重不尊重学生的探索期待。从地理学科来看,我们只有认真设计真实而富于挑战性的地理探究项目,才能促进地理学习活动的持续深入。因此,在“我们研”的环节,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情境设计和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讨论分析、交流,来解决相应的地理问题。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基于“我学·我们研”的课堂教学探索,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审辨多元的地理信息,感受多元的地理文化知识,自主、积极地建构本体化的知识体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我学·我们研为核心的初中课堂变革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E-c/2016/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徐 萍   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高级教师。秦淮区地理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中东地区手绘中东
手绘精彩《追梦》创刊等
创意动物手绘
中东政治伊斯兰运动与教派权力冲突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手绘
手绘二十四节气
基于证据理论的中东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演化分析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