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情绪贴个标签

2020-05-03 13:45
当代工人 2020年6期
关键词:贴标签失败者犯人

元旦时,表妹在朋友圈立了一个Flag(网络用语,指目标):过去的2019,我真是一个失败者,没有尝试独自旅行、没通过公务员考试、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新的一年,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行动的人,能值得被身边的人爱。2020年,拒绝“废柴”!

我给这条朋友圈点赞,祝她在新的一年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与此同时,我也为她的消极情绪担忧。2019年,她顺利从985高校博士毕业,并塑身成功,还找到了真爱。在我看来,表妹的2019挺美好,可她偏偏只在意那些不如意,给自己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

可歆

聂宏斌  心理咨询师

从你表妹这条朋友圈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她给自己2019年的表现贴了很多负面的情绪标签,如失败者、废柴、不值得被爱、没有理想和追求、缺乏行动力等。

当这些标签促使她对自己产生自我认同时,无疑会做出更多失意之事。生活中,我们身上的每一个标签都具有特定的导向作用,无论好坏,它对一个人“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重要的干预作用。每增加一个标签,我们就会做出相对应的自我印象管理,迫使自己的行为与标签的內容一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增加兵力,让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参战。在此之前,特委派心理学家对犯人进行了“贴标签训练”。心理学家让犯人给亲人写信,表述自己在狱中如何地改过自新、接受良好教育,并提前描绘好开赴前线后,自己如何地听从指挥、勇敢杀敌等场景。结果,这些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人,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真的如同信中所描绘的那样,在战场上勇敢拼搏、听从指挥。

我们身边存在很多负面的情绪标签:没有通过单位考核,所以我是个废柴;没有维护好与同事的关系,所以我是个低情商的人……还记得入选2019年“奔溃时刻”的那位白领小哥,为了工作应酬醉倒在地铁站,面对赶来的妻子哭着说:“宝宝对不起,我真没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倾诉,但从标签效应的角度来看,或许问题的根源就在这句“我真没用”上。

负面情绪的产生不在个体本身,而是类似废柴、懒虫、吃货等标签在作祟。给自己贴负面情绪的标签,会让自己越来越陷入负面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中。

每个人都有很多情绪,为了避免陷入情绪标签的怪圈,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正确地给情绪贴标签。心理学家发现,当人在清晰描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大脑前额叶主管情绪控制的区域活动会增强,这也意味着大脑神经正在帮助个体变得开心,这一做法后来被称为“情绪标注法”。

像那位崩溃小哥,如果将“我真没用”用更加清晰准确的“我感到沮丧和挫败”来标注情绪,或许就会好受很多。正确的情绪标注,实则是让我们学会放过自己。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接纳自己的情绪、承认自己沮丧,才能做出最积极的调整。

最后,给你的表妹分享一个简单的自我情绪管理方法:当感到自己身上有负面情绪的标签时,不要刻意回避,试着提醒自己进行觉知。然后试着去寻找清晰、准确的词汇将这些标签用笔记录下来,例如:同事关系让我变得焦虑。最后对这些情绪标签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例如:我感到焦虑,是因为我初入职场,没有可以亲近的人。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负面情绪的标签是如何产生的,才能毫无顾忌地把它撕掉,正如只有承认和定位情绪的存在,才能够正确有效地控制情绪。

猜你喜欢
贴标签失败者犯人
我没注意
读失败者的传记
我给酸奶贴标签
贴标签
谈对青少年“贴标签”的现状及影响
浅议“贴标签”效应在教育中的运用
谁的错
运气
胜利者和失败者
胜利者与失败者